Dang Gui Si Ni Tang Syndrome

經方「當歸四逆湯證」(吳茱萸生薑)的症狀及應用時機!

- 最後更新:2021-11-21

當歸四逆湯證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厥陰血虛寒鬱血虛寒厥

當歸四逆湯之組成

「當歸四逆湯」有兩種組成,體內寒氣較重,累積時間較久者服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1. 當歸四逆湯之組成是: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剝)。將這七味藥煮後去渣,以溫熱時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2.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之組成是: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剝)、生薑(半斤切)、吳茱萸(二升)。將這九味藥以水六升,酒九升的比例煮後去渣,以溫熱時服用,分五次服用。

當歸四逆湯其實就是「桂枝湯去生薑」,倍用大棗,加當歸、細辛、通草而成。方中當歸辛甘溫,養血補血。桂枝辛甘溫,散寒通脈,二藥相須為主。配合芍藥益陰和營,助當歸補血通痹。細辛直入三陰,助桂枝溫經散寒。甘草、大棗補益中氣,通草通利血脈。

此方以養血,溫熱為主,以通為要,有利血脈以散寒邪之功,調營衛以通陽氣之效,因主治「血虛寒凝」,故名當歸四逆湯。

體內寒邪深重且時日過久之人,則在本方的基礎之上,再加上「吳茱萸」溫肝散寒,再加「生薑」去寒,鼓舞營衛以助血行。加酒與水合煎,更增溫運血行之力,是驅除體內久寒的良方!

當歸四逆湯證之《傷寒論》原文主要內容與解釋

當歸四逆湯的運用時機,主要出自於以下《傷寒論》條文: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351)。

本證的辨證要點是「脈細欲絕」,因為脈細是血虛、厥陰肝血不足,血虛寒郁,脈道失充,運行不利,所以脈細欲絕。四肢陽氣不足,所以四肢冰冷,同時伴見四肢關節疼痛、身痛、腰痛...等等寒邪凝滯經絡的症狀。

當歸四逆湯證位於厥陰階段
當歸四逆湯證位於厥陰階段

既然血虛、體寒、氣血凝滯,經脈不通,治療方法就要養血散寒,溫通經脈,主要使用「當歸四逆湯」。如果是陽虛體質,寒邪久伏臟腑,或寒凝子宮導致月經不調、白帶清稀、宮寒不孕。

或是寒滯胃腸而導致腹痛、嘔吐、腹瀉,或是寒積下焦而導致下腹部冷痛,疝氣...等等,可在當歸四逆湯的基礎上,再加入吳茱萸、生薑,藉以溫中散寒,煎煮法以清酒扶助藥力,驅散久伏在體內的陰寒之氣。

當歸四逆湯證之症狀辨別

當歸四逆湯就成分組成而言,其實是「桂枝湯類方」,主要功能是溫經散寒,養血通脈,外可助衛固表,內可溫臟散寒、通調血脈。此方卻位於《傷寒論》之「厥陰病」,可見這是太陽病傷寒傳變,寒氣深入體內之後所產生的一系列症候群

雖然《傷寒論》針對此方只有短短幾個字,所有太陰、少陰與厥陰的相關症狀都可以輔助辨證。由於血虛寒凝、陽虛臟腑寒冷,會出現脈細、手腳冰冷、暈眩、憂鬱、疲勞且精神不佳、肚子痛、腹瀉、女性子宮寒冷相關一系列症狀(痛經、不孕、白帶...等等)。

現代人體質因含
當歸四逆湯可改善現代人體質陰寒之症狀或疾病

由於經脈不通,主要是陽經不通暢(膀胱經、膽經、胃經、三焦、大腸與小腸經),主要出現:頭痛、脖子痛、肩頸酸痛、背痛、腰痛、坐骨神經痛、膝蓋痛、腳踝痛...等等。

只要是因為體內短期或長期因為陽虛、血虛、經脈不通所造成的症狀都可運用此方,所以可以治療的疾病可謂無所不包!

歷代醫家皆在辯論當歸四逆湯應該是「四逆湯」加當歸,然而,這其實是不同的治療方向。四逆湯偏重於「腎陽虛」,是大辛大熱之藥,是著重於快速提升的療法。而當歸四逆湯藥性溫和,養血通脈、溫經散寒,意在緩慢改善體質,並不在急攻!

現代中醫運用當歸四逆湯之疾病

  1. 循環系統:現代運用本方加減,用以治療動脈硬化、大動脈炎、畢夏氏綜合徵、Q-T間期延長綜合徵、病態竇房結綜合徵、陳舊性前壁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無脈症、心動過緩、高血壓、腦血栓形成、冠心病、心絞痛、雷諾氏病(末梢血管痙攣性疾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病症時,均以手足厥冷,脈細欲絕為辨證要點。
  2. 呼吸系統:現代曾運用本方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證屬陽虛寒凝、痰飲內阻者。
  3. 消化系統:現代曾運用本方於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霉菌性腸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痙攣、胃神經官能症等病證。以寒邪久積,氣血不暢,脾胃運化失職為病機要點。
  4. 精神、神經系統:現代曾運用本方用於運動性癲病、神經性頭痛、坐骨神經痛、未梢神經炎、多發性周圍神經炎、急性感染性神經炎、尺神經麻痹、偏頭痛、頑固性頭痛等病證時,以血虛有寒、經脈瘀阻為病機要點。
  5. 運動系統:現代曾運本方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肥大性脊柱炎、肩關節周圍炎、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僵硬症、頸椎綜合徵、頑固性排腸肌痙攣症、下肢肌肉痛、骨衙炎及骨缺血性壞死、骨折愈合遲延、腰椎間盤突出症等,以血虛寒凝、筋脈失養、關節不利為病機特點。
  6. 泌尿生殖系統:本方常用於精索靜脈曲張、精索鞘膜積液、睪丸炎、附睪炎、輸精管結扎後遺症、腹股溝斜茄、前列腺肥大、外傷性陰襄腫大、陽痿、縮陰症、精液不液化等病證,以下焦虛寒、少腹冷痛為辨證要點。
  7. 婦科:本方可用於痛經、閉經、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子宮下垂、妊娠腹痛、妊娠甲下衄淤、月經週期性水腫、產後腰腿痛、產後腹痛、產後旁等病證,以寒凝胞宮,氣血淤滯,絡脈失用等為病機特點。
  8. 皮膚科:本方可用於治療凍瘡、蕁麻疹、進行性指掌角化症、局限性硬皮病、結節性紅斑、寒冷性脂膜炎、老年性冬季皮膚懂癢症、老年性黃褐斑、風寒型銀屑病、多形紅斑等病證。
  9. 兒科:用本方加減曾用於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新生兒硬腫症等。

現代實驗室對當歸四逆湯之研究

據現代藥理實驗及臨床研究,當歸四逆湯調整血液循環、改善末梢循環障礙的作用最為突出,鎮靜、鎮痛作用亦較顯著,並有促進消化功能、緩解胃腸痙攣及調節子宮機能、緩解子宮攣痛等多種作用。

日本學者西澤芳男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投與10名健康人,年齡18-26歲,性別男女各5名。服藥後進行深部體溫測定和兒茶酚胺代謝產物測定。實驗結果表明:本方劑激活全部兒茶酚胺代謝產物,通過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的增加使深部體溫上升。並用兒茶酚胺代謝產物的全數店化多巳胺等擴張未端血管,起到改善四肢寒冷的效果。

近代針對吳茱萸湯研究發現,此方可以強心、升高血壓、抗休克、改善微循環,具有鎮吐、止瀉、抗潰瘍,增強免疫力作用。

造成當歸四逆湯證的4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當歸四逆湯證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淡薄白

脈相

細脈弦脈澀脈

當歸四逆湯證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白腹瀉子宮下垂皮膚搔癢手腳冰冷腰部冷涼背部感覺冷氣喘眼睛癢夜間盜汗小腿抽筋月經稀少月經不調上肢手部麻木頭痛男性勃起障礙(陽痿)腳踝外側前側痛膝蓋外側前側痛肩痛(肩關節)腰痛背痛媽媽手腳跟痛(足底筋膜炎)腳內側痛手肘外側痛手肘內側痛腹痛四肢關節疼痛月經腹痛支氣管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五十肩冠狀動脈疾病蕁麻疹子宮發炎坐骨神經痛異位性皮膚炎睪丸炎前列腺增生腕管綜合症扳機指大腿前側外側疼痛小腿前側外側痛

當歸四逆湯證的相關證型


改善當歸四逆湯證的常用方劑


改善當歸四逆湯證的常用穴道


當歸四逆湯證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由於「當歸四逆湯證」屬於三陰病,因此陽虛經絡型態必然離不開此證,只要一年四季都呈現「陽虛經絡型態」者,都是屬於陽虛體質,高機率符合「當歸四逆湯證」,由其是肝經虛證者更為適合,在此列出幾種常見的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當歸四逆湯證的相關典籍


本文參考之現代書籍

  • 熊曼琪主編,中醫藥學高級叢書《傷寒論》,人民衛生出版社
  •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歷代註解原文

  • 成無己:手足厥寒者,陽氣外虛,不溫四未,脈細欲絕者,陰血內弱,脈行不利,與當歸四逆湯助陽生陰也。《註解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 汪苓友:此條乃寒中厥陰血分之證。手足厥寒,與厥逆厥冷略異。逆冷者,寒深入髒,故手足不順利而如冰,斯為厥逆厥冷。厥寒者,手足厥而自覺畏寒之甚,乃寒中於經。《傷寒論辨證廣注.中寒脈證》
  • 柯韻伯:此條為在里,當是四逆本方加當歸,如茠芩四洩之例。若反用桂枝湯攻表,誤矣。既名四逆湯,豈得無姜附。《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四逆湯證下》
  • 錢天來:四肢為諸陽之本,邪入陰經,致手足厥而寒冷,則真陽衰弱可知,其脈微細欲絕者,(素間.脈要精微論)雲,脈者,血之府也。蓋氣非血不附,血非氣不行,陽氣既已虛衰,陰血自不能充實,當以四逆湯溫復其真陽,而加當歸以朵養其陰血,故以當歸四逆湯主之。《傷寒溯源集.厥陰篇》
  • 章虛谷: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厥陰氣血兩虛,故主以當歸四逆,養血以通經脈。若內有久寒,再加吳榮萸、生薑辛溫散寒。蓋肝以酸為體,以辛為用也,若少陰手足厥寒、脈細若絕,必兼下利,以腎為胃關,關閘不固也,必用姜附四逆等湯。若厥陰屬木而挾相火,其下利由邪熱下迫,或寒熱錯雜,致陽明不間,故熱利用白頭翁湯,寒熱錯雜者烏梅丸,寒多者加吳萊萸、生薑足矣。若過用大熱,反助相火以焚木也。柯韻伯不明此理,言既名四逆湯,豈得無姜附,吳萸配附子,生薑佐乾姜,久寒方能去。而不知少陰寒厥,方用姜附四逆湯,其熱厥用四逆散,又豈可用姜附乎?其四逆雖同,而有寒熱不同,豈必用姜附,方可名四逆湯乎?何不思之甚哉!且如同名承氣,而有大小調胃之不同;同名瀉心,而有五方之各異,法隨病變,因宜而施者也。若憑粗疏之見,而論仲景之法,非但不能發明其理,反致迷惑後學無所適從。每皆王叔和編輯之誤,而不自知其謬也。若無王叔和,則仲景之法湮沒無傳,後世不表其功,反多吹毛求疵,殆非君子之道矣。《傷寒論本旨.厥陰篇》
  • 陳平伯:仲景治四逆,每用姜、附,今當歸四逆湯中並無溫中助陽之品,即遇內有久寒之人,但加吳榮萸、生薑,不用乾姜、附子,何也?蓋厥陰肝臟,藏營血而應肝木,膽火內寄,風火同源,苟非寒邪內犯,一陽生氣欲寂者,不得用辛熱之品以擾動風火;不比少陰為寒水之髒,其在經之邪,可與麻、辛、附子合用也。是以雖有久寒,不現陰寒內犯之候者,加生薑以宜洩,不取乾姜之溫中,加吳萸以苦降,不取附子之助火,分經投治,法律精嚴,學者所當則效也。《傷寒論淺注.辨厥陰病脈證篇》
  • 陸淵雷: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則四逆湯為正方。今當歸四逆湯雖以四逆名,其方乃桂枝湯去生薑,加當歸、細辛、通草,故前賢多疑之,錢氏、柯氏以為四逆湯中加當歸,如獲芩四逆之例。今案本方方意,實為肌表活血之劑,血被外寒凝束,令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初非陽虛所致。日本醫以本方治凍瘡,大得效驗,可以見其活血之功爵。《傷寒論今釋.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 柯韻伯:此方用桂枝湯以解外,而以當歸為君者,因厥陰主肝,為血室也。肝苦急,甘以緩之,故倍加大棗,猶小建中加怡糖法。肝欲散,當以辛散之,細辛之辛能通三陰之氣血,外達於毫端,比麻黃更猛,可以散在表之嚴寒。不用生薑,不取其橫散也。通草即木通,能通九竅而通關節,用以開厥陰之闔而行氣於肝)夫陰寒如此,而仍用芍藥者,須防相火之為患也。是方桂枝得歸芍,生血十營,細辛同通華,行氣丁衛,甘草得棗,氣血以和,且緩中以調肝,則營氣得至手太陰,而脈自不絕溫表以逐邪,則衛氣行四未而手足自溫。不須參術之補,不用姜附之燥,此厥陰之四逆,與太少不同治,而仍不失辛甘發散為陽之理也。《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厥陰方》
  • 陳亮斯:四逆之名多矣,此當歸四逆湯固不如四逆湯及通脈之熱,亦不若四逆散之涼,蓋四逆之故不同,有因寒而逆,有因熱而逆,此則因風寒中於血脈而逆,當歸四逆所由立也。風寒中於血脈,則巳入營氣之中,陰陽雖欲相順接而不可得,邪澀於經,萱氣不流,非通其血脈不可。當歸辛溫,血中氣藥,能散內寒而和血,故以為君。然欲通血脈,必先散血中之邪,桂枝散厥陰血分之風者也,細辛洩厥陰血分之寒者也,故以二物為輔。芍藥、大棗、甘草,調和營衛者也,未有營不與衛和而脈能通者,桂枝湯治衛不與營和諧,此方治營不與衛和諧。而大棗之用,多於桂枝湯一倍有奇,以大棗能助經脈和陰陽而調營衛也。且邪並肝經,木盛則侮土,甘草、大棗之用,倘兼有厚脾土而御侮之意耶?通草者,(本經〉稱其通九竅血脈關節,蓋邪氣阻塞於血分,吾以通草之入血分而破其阻塞者治之,即眾藥亦借通草之力而無不通矣,制方之神奇有如是哉!《傷寒論辨證廣注.中寒脈證》
  • 汪芩友:按上湯內加清酒和煮者,酒之性大熱,味甘而辛,海藏雲,其能引諸經,不止與附子相同,其力能潤肝燥,通血脈,散寒邪,病人內有久寒者,湯中大宜用之。或間內有久寒,何以不用四逆湯?余答雲,上條證本系血虛,厥陰經中風寒,在少陰並無兼證。若用四逆,則湯中附子、乾姜,過於燥烈,大非血虛所宜。故(後條辨〉亦雲,少陰所主者氣,厥則為寒,當納氣歸腎,厥陰所主者血,厥則為虛,當溫經復營,此大法也。愚按厥則為虛,虛字當兼寒燥看。《傷寒論辨證廣注.中寒脈證》
  • 王晉三:當歸四逆湯不用姜附者,陰血虛微,恐重竭其陰也。且四逆雖寒而不至十冷,亦惟有調和厥陰,溫經復營而已,故用酸甘以緩中,則營氣得至太陰而脈生,辛甘以溫表,則衛氣得行而四末溫,不失辛甘發散之理,仍寓治肝四法,如桂枝之辛,以溫肝陽,細辛之辛,以通肝陰,當歸之辛以補肝,甘棗之甘以緩肝,白芍之酸以瀉肝,復以通草利陰陽之氣,開厥陰之絡。厥陰四逆證,有屬絡虛不能貫於四末而厥者,當用歸芍以和營血。若內有久寒者,無陽化陰,不用姜附者,恐燥劫陰氣,變出涸津亡液之證。只加吳榮萸從上達下,生薑從內發表,再以清酒和之,何患陰陽不和,四逆不溫也耶!《絳雪園古方選注.和劑》
  • 羅東逸:若其人內有久寒,非辛溫之品不能兼治,則加吳萸、生薑之辛熱,更用酒煎,佐細辛,直通厥陰之髒,迅散內外之寒,是又救厥陰內外兩傷於寒之法也。《長沙方歌括.厥陰方》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