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醫論
《肯堂醫論》乃明代著名醫家王肯堂所著,成書於西元1602年,是其匯聚醫學所學與臨證經驗的重要醫論著作。此書又名《新鐫醫論》,共分三卷,內容廣泛,涵蓋兒科、內科及婦科多個領域,並對前代醫家學說進行評論與闡發,展現了作者獨特的學術見解及臨床思維。作為一部重要的中醫古代典籍,它集前人醫學之大成,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全書架構清晰,卷一專論兒科常見的痘疹與驚風兩症,卷二及卷三則主要探討內科雜病與婦科疑難,並融入王肯堂對歷代醫案醫論的評析。這種安排既有對特定急重症的深入探討,亦有對內婦科廣泛病症的系統梳理,體現了其醫學全貌,以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
卷一開篇論述痘疹,此病在古籍中鮮見,其病因歷來眾說紛紜。王肯堂梳理諸家觀點,首先提到「在母腹中時食穢血而致」或「交媾時欲火所鍾」等胎毒說,這是宋元以來醫家主流觀點。但他亦注意到近人提出痘疹與傷寒同屬「天行疫厲」的外感說。面對這兩種看似矛盾的觀點,王肯堂進行了辯證統一的闡釋。他認為,痘疹之「本」源於胎毒,故幾乎人人難免;而其之「成」,則與外感瘟疫之氣密切相關。他以歷史事件為證,指出痘疹不見於漢以前,而特於建武之後始有,認為是建武時胡虜南下,將疫厲之氣帶到南方溫熱之地,觸發了人體內的胎毒,遂發為此瘡並廣泛傳染。他進一步將近代出現的楊梅瘡(梅毒)與痘疹類比,指出兩者都起於近代、能傳染且「一發之後,永不復出」的相似性,以此強調「內染外感,相搏而成」的病機。在治療上,他根據病機提出,在發痘之初、紅點未現之時,可藉微汗散邪以癒;若錯失時機,痘勢已成則當慎汗,否則可能導致痘漿難成或斑爛。書中還討論了痘疹的預防,提及古方如油飲子、辰砂散、龍骨膏等,但認為其預防效果不彰,仍建議在天時不正、痘瘡盛行時,預以涼血降火之藥治療,或可減輕病情。他特別附錄了「代天宣化丸」這一經驗方,並對其中的黃芩、黃柏、梔子、黃連等藥材按五行與天干年份進行了君藥的劃分,顯示了一種獨特的醫學思維。更值得關注的是,王肯堂在書中提及當時從西方傳來的「引種法」(即種痘術),雖然將發明者誤記為占拿氏(應為愛德華·詹納,但種痘術在中國應用早於詹納),但這反映了他對當時醫學新方法的關注,並對該法在江浙地區未能普及應用表示惋惜,認為其功效應驗。他高度評價喻嘉言將痘疹視為瘟疫,按外感六經論治的學術見解,認為這體現了「濟世之苦心」。
接著,王肯堂在卷一深入探討小兒驚風。他首先批評了當時醫家將小兒驚搐視為單一疾病,不分虛實寒熱,輒用金石、蛇蠍、殭蠶等辛香走竄、毒烈之品的錯誤傾向,認為這「非徒無益,反增他症」,甚至「無心殺人」。他引用前人(如《治法心要》、《治幼心書》)的觀點,指出小兒驚搐多屬熱症,早期應清心經邪熱(如用導赤散加減),並高度推崇五苓散治療驚風痰搐,詳細闡述了方中茯苓安神、澤瀉利小便通心氣、桂枝抑肝氣止風的機理。王肯堂強調辨證論治的重要性,他將驚搐區分為「驚風而搐」、「風鬱而搐」、「蓄氣而成搐」等不同類型,並根據不同證型給予相應治療,如氣鬱而搐者宜用枳殼、枳實等寬氣藥。他進一步細分驚風為急驚和慢驚:急驚屬實、屬剛,宜清熱滌痰;慢驚屬虛、屬柔,宜扶脾益氣。他力斥妄用針刺及金石毒烈之品。王肯堂結合自身豐富的臨證經驗(「歷驗多人」),深刻地認識到小兒驚搐,特別是急驚,其病機常是「溫邪陷入,內耗陰液,肝風陡動」,而非簡單的驚恐所致。他指出病邪先傷肺經,繼而深入心胞絡,耗損陰液,導致肝風內動而出現肢體抽搐、角弓反張等痙厥症狀。因此,他主張在病勢未熾之前,應早期運用辛涼法開肺,繼而以甘寒之品化熱、潤燥、降痰。他對庸醫不明病機,妄投驚藥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的現象深感痛心,再次引用喻嘉言闢「痙病」之名的學說,呼籲醫者應辨清病機,力挽狂瀾。這種對病機的深入剖析和對錯誤治療的嚴厲批評,體現了他作為一代名醫的精湛醫術和強烈責任感。
卷二、卷三主要論述內科雜病及婦科病。雖然提供的文字內容未詳細展開這兩卷的具體病症論述,但從卷一對痘疹、驚風的分析模式來看,王肯堂在卷二、卷三中應是延續其批判性繼承和臨床驗證的學術風格,對內婦科常見及疑難病症的病因病機、診斷要點和治療方藥進行詳細闡述。書中穿插著對醫學基本技能的討論,如在卷二中論述望色和芤脈。他對望色之法的精髓把握(強調「有光中分別明晦」),對《脈訣》中芤脈描述的糾正(認為「兩頭有,中間無」誤導後人),以及對常用藥物如人參的性味、產地、炮製、功效和使用禁忌的詳細考證與辨析(甚至細緻到能否帶蘆),都顯示了王肯堂紮實的基本功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這些內容不僅補充了臨床各科的論述,也反映了其對中醫基礎理論和診斷技能的重視。
綜觀《肯堂醫論》,其價值不僅在於王肯堂對兒科痘疹、驚風病因病機的獨到見解和治療方法的創新,更在於他貫穿全書的批判性學術精神。他不盲從權威,敢於質疑甚至推翻前人的錯誤論斷,並結合自身豐富的臨床經驗進行驗證和發展。他對病機的深入探索,對證候的精細辨別,以及對治療方法的靈活運用,都為後世醫家樹立了典範。書中流露出的對當時醫學亂象(如濫用藥物、虛假宣傳)的痛斥,也反映了他作為醫者的道德操守和對人民健康的深切關懷。《肯堂醫論》是王肯堂醫學思想的集中體現,是明代醫學的寶貴遺產,對於研究王肯堂學術、了解明代醫學發展水平以及指導臨床實踐,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