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肯堂醫論》~ 卷中 (6)

回本書目錄

卷中 (6)

1. 雜記

況時當盛暑,擬用溫熱急下存陰法治之,以西洋參三錢、錦紋軍三錢、枳殼一錢、生甘草八分、風化硝二錢和沖,服後得下黑矢如膠者甚多,小便赤澀亦減;以本方去硝黃,加連翹、山梔、銀花,數帖而安。若非力辨辛溫之誤,豈不死於庸俗之手。而人皆以三陰症而不疑,吾所以知非陰症者,因口渴、譫妄、欲飲、舌苔焦黃而燥、肢體厥逆,乃熱深厥深之現象,於是用河間溫熱例治之而愈。

虞天民治一婦,夜間發熱、早晨即退,五心煩熱,無休止已延八閱月。診其脈,六部皆數伏而牢,浮取全不應。與東垣升陽散火湯,四帖熱減其半,胸中覺清快勝前,連投二服,熱悉退。後用四物湯加知母、酒炒黃柏,少佐炮姜,二十餘服,熱不復作而瘳。

按:夜熱、脈數乃陰虛之候,若非明眼,直進滋陰降火而不疑,是抱薪救火矣。今因脈伏且牢、浮取不應,故用升陽散火得效。妙在炮姜合知、柏以清血分之熱,而與陰虛治法有間,所以名醫異於庸俗者此也。

《秘冒》云:一切感證,熱入心胞、神昏譫語者,每用犀角、羚羊角、連翹、金銀花、元參、生地、人中黃等味送下至寶丹,往往獲效。其有熱邪深入、發痙者,亦宜以此療之。世人遇小兒患此證者,妄謂驚風,用針刺之,走泄真氣,陰陽乖逆,轉致不救。

按:神昏譫語、發痙,由於溫熱、痰、暑轉變者多。世間無知女流,妄聽妖言,謂是驚風,以針挑之,病勢轉劇者,多誤人不淺。有等老媼或尼姑等,自名神於驚風,慣用挑刺,無知婦女奉之若神,以致雖受其害而不能知。特志之以示戒。

龔雲林云:暑邪內干,往往忽然頭痛、噁心,或腹痛、腰疼、偏身作痛,不治之,神昏、痙厥,朝發夕斃。惟用白虎丸一服,當時血散而愈。較之砭刺之耗損其血,不若此丸敏捷神效。方用千年石灰,刮去雜色泥土,研極細末,清水飛過,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視痧之輕重加減,燒酒送下,真神方也。

按:此丸順氣散血,化痰消渴,為治痧之仙劑。又治心腹痛,及婦人崩漏、赤白帶下,或久患赤白痢疾,跌打內傷,血不能散,服之均效。余恆合此丸以濟世,獲效果捷。千年石灰不可得,用古墓中石灰亦可。寒痧用酒、熱痧用開水溫服,隨證酌用,切勿拘執。然痧脹由於十二經清濁不分,流溢於奇經,致奇經脈現,則為病也,乃邪氣滯於經絡,每見刮刺,開通經絡,而效尤捷也。

《秘旨》載:目中起星,足氣中熱,宜將兩足浸溫水中,搓擦足心,引熱下降,初起亟治。另用白蒺藜三錢,煎湯洗目,日四五次,屢驗。或用穀精珠代茶。數日即瘳。

按:目中起星,由於脾火上衝,肝熱挾風凝結。或用碧雲散搐鼻,散滯氣,恆濯其足,使熱氣下降;或用新橘皮塞鼻中,約六時後即退。不可誤用寒涼點藥,致凝血不散,轉生雲翳。慎之。

白話文:

[雜記]

盛夏時節,打算用溫熱急下存陰的方法治療,用西洋參、錦紋軍、枳殼、生甘草、風化硝一起服用。服藥後很多人排出像膠一樣的黑便,小便赤澀的情況也減輕了;之後去掉方子裡的硝石,加入連翹、山梔、銀花,服用幾劑就好了。如果不是堅決辯證辛溫用藥的錯誤,病人豈不都死在庸醫手中?大家都認為是三陰症,而我卻知道不是陰症,因為病人出現口渴、神志不清、想喝水、舌苔焦黃乾燥、肢體厥逆等症狀,這是熱邪深入、厥逆深入的表現,於是用河間派溫熱病的治療方法治好了他。

虞天民治療一位婦女,晚上發熱,早晨就退燒,五心煩熱,已經持續了八個月。診脈時,六脈都沉細有力,浮取脈象卻摸不到。給她用了東垣派的升陽散火湯,四劑藥後熱症減輕了一半,胸中感到比以前清爽多了,連續服用兩劑後,熱症全部退去。之後用四物湯加知母、酒炒黃柏,少加炮姜,服用二十多劑,熱症不再發作而痊癒。

按:夜熱、脈數是陰虛的症狀,如果不明察秋毫,直接滋陰降火,那就是抱薪救火了。現在因為脈象沉細有力,浮取不到,所以用升陽散火的方法才有效。妙處在於用炮姜配合知母、黃柏來清除血分裡的熱邪,這與陰虛的治療方法不同,所以名醫與庸醫的區別就在於此。

《秘冒》記載:一切外感病證,熱邪入心包,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常用犀角、羚羊角、連翹、金銀花、玄參、生地、人中黃等藥物送服至寶丹,往往能收到效果。如果熱邪深入、發生抽搐的,也應該用這個方法治療。世人遇到小孩患這種病,誤以為是驚風,用針刺治療,反而耗散真氣,陰陽失調,導致病情無法挽回。

按: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抽搐,大多是由溫熱、痰飲、暑邪轉變而來的。世間一些無知的婦女,聽信妖言,說這是驚風,用針挑刺,結果病情加重,誤人不淺。有些老婦或尼姑,自稱精通驚風的治療,慣用挑刺的方法,無知的婦女奉若神明,以致受了傷害卻不自知。特地記下這件事以示警戒。

龔雲林說:暑邪內侵,往往突然頭痛、噁心,或者腹痛、腰痛、半身疼痛,不治療的話,就會神志不清、抽搐,早上發病晚上就死了。只用白虎丸一劑,當時血脈流通就痊癒了。比起用針刺損傷血液,這個丸劑的效果更快更有效。方子用千年石灰,刮去雜色泥土,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清水漂洗,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根據痧症的輕重加減藥量,用燒酒送服,真是神效的方子!

按:這個丸劑順氣散血、化痰消渴,是治療痧症的仙丹妙藥。還能治療心腹疼痛,以及婦女的崩漏、赤白帶下,或者久患赤白痢疾、跌打內傷、瘀血不散等,服用都有效。我一直用這個丸劑救治病人,效果迅速顯著。千年石灰難以取得,用古墓中的石灰也可以。寒痧用酒送服,熱痧用溫開水送服,根據病情靈活應用,不要拘泥於死法。但是痧脹是由於十二經的清濁不分,溢流到奇經八脈,導致奇經脈絡顯現而發病,這是邪氣滯留在經絡中,所以常常用刮刺的方法,疏通經絡,效果也很快。

《秘旨》記載:眼睛裡出現星點狀的東西,腳氣發熱,應該把雙腳浸在溫水中,搓擦腳心,引導熱邪下降,初期要及時治療。另外用白蒺藜煎湯洗眼,一天四五次,屢試不爽。或者用穀精珠代茶飲用。幾天就能痊癒。

按:眼睛裡出現星點狀的東西,是脾胃之火上衝,肝熱挾風凝結的緣故。也可以用碧雲散搐鼻,散掉滯氣,經常洗腳,讓熱氣下降;或者用新鮮的橘皮塞在鼻孔裡,大約六個小時後就能退去。不可以誤用寒涼的點眼藥,導致瘀血不散,轉化成雲翳,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