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丁香散

BIAN QUE DING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6.4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8%
脾經 19%
肺經 19%
腎經 14%
心經 11%
肝經 5%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扁鵲丁香散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溫中降逆止嘔: 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寒邪犯胃、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呃逆等症狀,丁香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達到止嘔止呃的效果。
  2. 行氣止痛: 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胸痛等症狀,丁香可以疏通氣血,緩解疼痛。

因此,扁鵲丁香散中加入丁香,可以溫中降逆止嘔,同時兼具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嘔吐、腹痛等症狀的效果。

扁鵲丁香散中加入柿蒂,主要基於其收斂止血降逆止嘔的功效。

柿蒂性寒,味苦澀,入肺、脾經,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止住因肺熱引起的咯血、鼻衄等症狀。同時,其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

因此,在扁鵲丁香散中加入柿蒂,既可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緩解嘔吐症狀,符合方劑整體的治療目的。

扁鵲丁香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丁香性溫,味辛,有溫胃止嘔、溫肺止咳之效,但若單用易傷胃。甘草性甘,味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能緩解丁香的燥性,避免對胃造成傷害,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 甘草味甘,能增強丁香的止咳化痰作用,同時也能協助丁香溫胃止嘔,使藥效更顯著。甘草與丁香相配,相輔相成,協同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扁鵲丁香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丁香散主治胃寒嘔逆、腹痛泄瀉等症,加入乾薑可溫暖脾胃,散寒止嘔,提升藥效。
  2. 助藥力: 乾薑辛溫之性,可助丁香散中其他藥物發揮藥效。例如,與丁香、肉桂等溫陽散寒藥物相配合,可增強其溫中散寒的作用,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扁鵲丁香散主治功效分析

扁鵲丁香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類型的呃逆:

1. 寒邪犯胃型呃逆:

  • 病因: 《奉時旨要》指出,「寒滯於胃」可導致呃逆。此種呃逆多因寒邪侵襲胃腑,導致胃氣不和,上逆而引起。
  • 症狀: 《醫學心悟》提到,「三陰中寒,胃氣欲絕而呃者,其證厥冷惡寒,下利清谷」,亦指明寒邪是導致此類呃逆的重要因素。患者常伴有畏寒肢冷、腹瀉等寒象。
  • 治療原理: 扁鵲丁香散以丁香、乾薑溫中散寒,以驅除胃中寒邪,使胃氣得以和降。丁香性溫,能暖胃止痛,散寒降逆;乾薑溫中散寒,健脾燥濕;兩者合用,共奏溫中散寒之功,使胃氣恢復正常,呃逆自止。

2. 痰飲氣鬱型呃逆:

  • 病因: 《醫學心悟雜症要義》指出,「復有呃逆之症,氣自臍下直衝上,多因痰飲所致,或氣鬱所發」。這說明痰飲內停或氣機鬱滯,阻礙胃氣下降,亦是導致呃逆的重要因素。
  • 症狀: 此類呃逆多與情志不舒、痰多等相關。患者可能會有胸悶、痰多等症狀。
  • 治療原理: 扁鵲丁香散雖以溫散為主,但其配伍亦有理氣之意。丁香既能溫散寒邪,亦可疏理氣機,降逆止呃;柿蒂味苦澀,能降氣,使逆氣下行,助消化,對於氣機鬱滯所致的呃逆有效。此方雖不以化痰為主,但氣機調暢,則痰飲亦易於消散。

3. 胃氣虛寒型呃逆:

  • 病因: 《傷寒直指》指出「傷寒症發呃,胃中虛冷居多也」,說明虛寒亦是導致呃逆的重要原因。
  • 症狀: 此類呃逆常發生於久病體虛、或脾胃虛弱者,伴有納差,乏力等虛弱症狀。
  • 治療原理: 扁鵲丁香散中,乾薑溫中健脾,能溫運脾陽,改善胃氣虛寒之象。甘草則能調和脾胃,亦有助於扶正。此方雖以溫散為主,但亦有兼顧脾胃之意,故對於胃氣虛寒者亦有效。

綜合分析:

扁鵲丁香散整體以溫散寒邪、降逆止呃為治療核心。其配伍精簡,重在溫中散寒,降逆止呃,適用於寒邪犯胃、痰飲氣鬱、以及胃氣虛寒所致的呃逆。此方雖以溫散為主,但亦兼顧理氣,且以少量甘草調和,故對於虛寒之體亦能適用。然文獻亦指出,若為「火氣上衝」,則不適用,應改用清降之法。對於大病久病後的呃逆,多為胃氣大衰,此方亦非首選,應予大補元煎等補益之方。

總結:

扁鵲丁香散為治療寒邪及氣機鬱滯導致的呃逆之良方。其治療機理在於溫散寒邪,理氣降逆,以恢復胃氣之和降,從而達到止呃之效。

傳統服藥法


丁香5個,柿蒂5個,甘草(炙)5分,乾薑1錢。
上為末。
沸湯點服,與附子理中湯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扁鵲丁香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二。 組成:丁香5個,柿蒂5個,甘草(炙)5分,乾薑1錢。 主治:呃逆。三陰中寒,胃氣欲絕而呃者,其證厥冷惡寒,下利清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