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散

TIAN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23%
胃經 15%
肝經 15%
心經 7%
腎經 7%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香散中含有天南星,主要原因如下:

  1. 溫化痰濁: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溫肺化痰、燥濕止咳之效。對於痰濁壅肺、咳嗽痰多者,可起到溫化痰濁、止咳化痰之功。
  2. 止咳定喘:天南星不僅溫化痰濁,更能止咳定喘。其能疏散肺氣,平息哮喘,對於痰多咳喘者,有緩解症狀之效。

因此,天香散中加入天南星,旨在溫化痰濁、止咳定喘,對於痰多咳嗽、哮喘等症狀具有治療作用。

天香散方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天香散多用於治療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而半夏可有效祛除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
  2. 止嘔降逆: 半夏亦可降逆止嘔,對於因痰濕阻滯、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亦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天香散中常配伍其他止嘔藥物,與半夏共同作用,更有效地緩解嘔吐症狀。

「天香散」方中加入「烏頭」,原因主要有二:

  1. 祛風散寒止痛:烏頭性溫,具有強烈的祛風散寒、止痛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如風寒濕痺、跌打損傷、寒性腹痛等,能起到顯著的止痛效果。
  2. 活血通絡:烏頭入經絡,能活血通絡,消腫止痛,對於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如肩周炎、腰腿痛、坐骨神經痛等,也能起到一定療效。

然而,烏頭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應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辨證論治,不可自行服用。

天香散方中加入白芷,主要源於其獨特的功效:

  1. 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具有通鼻竅、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鼻塞、頭痛等症狀,與天香散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協同達到通竅止痛的效果。
  2. 散寒解表: 白芷亦具散寒解表之效,能驅散風寒,緩解感冒初期症狀,與天香散中其他辛溫解表的藥材,共同發揮疏風解表作用,達到治療外感風寒之目的。

主治功效


天香散主治功效分析

天香散,從諸多醫家典籍記載可見,主要分為兩類方劑,一類以天南星、半夏、川烏、白芷為核心,另一類則以香附、烏藥、陳皮、蘇葉、乾薑為核心。兩類方劑雖名稱相同,但其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略有差異。

一、以天南星、半夏、川烏、白芷為主的「天香散」:

1. 主治功效:

  • 遠年日近頭風:此類天香散主要針對病程較久的頭痛,尤其在發作時會出現頑痹麻癢、難以忍受的搔抓感。
  • 塊瘰停痰:可能與痰濕停滯有關,導致頭部出現腫塊或結節。
  • 嘔吐、飲食莫入:說明此類頭痛可能伴隨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

2. 治療原理:

  • 天南星、半夏:這兩味藥材均具有化痰燥濕的作用,能針對痰濕停滯的病機,改善痰濁上擾所引起的頭痛、嘔吐等症狀。
  • 川烏: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針對風寒侵襲、經絡受阻所致的頭痛有治療作用。
  • 白芷:能發散風寒、通竅止痛,對於風寒引起的頭痛有緩解作用。

綜合來看,此類天香散主要是針對風寒、痰濕阻滯所致的頑固性頭痛,透過散風寒、化痰濕、通經絡等多種途徑達到止痛的目的。

二、以香附、烏藥、陳皮、蘇葉、乾薑為主的「天香散」:

1. 主治功效:

  • 氣滯經阻、氣上湊心:此類天香散主要針對因情志不暢、氣機鬱滯所引起的胸悶、心悸、脅肋刺痛等症狀。
  • 月水不調:因氣機不暢導致血行受阻,進而出現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婦科問題。
  • 心痛:部分醫家將此方用於治療心痛,特別是因氣滯所導致的心痛。
  • 九氣:多種因氣機失調而引起的症狀。

2. 治療原理:

  • 香附:具有疏肝理氣、解鬱止痛的功效,為治療氣滯的要藥。
  • 烏藥:能行氣止痛,溫散寒邪,對於氣機鬱滯、寒邪內阻引起的疼痛有效。
  • 陳皮: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針對脾胃氣機不暢、痰濕內生所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有效。
  • 蘇葉:能解表散寒、理氣寬中,可助行氣,改善氣滯所致的諸多症狀。
  • 乾薑:溫中散寒、溫經止痛,可加強方劑的溫通作用。

綜合來看,此類天香散主要針對氣機鬱滯所導致的胸脅、心腹疼痛、月經不調等症狀,透過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等多種途徑,使氣機調暢,達到治療目的。

總結:

天香散雖有兩類不同的組方,但兩者都以理氣為核心,前者側重於祛風化痰、通絡止痛,適用於痰濁上擾的頭痛;後者側重於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適用於氣滯血瘀的胸脅、婦科問題。兩者均能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選擇不同的藥物組合,達到治療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醫家對天香散的應用和理解有所差異,因此在臨床應用時,應結合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劑或進行加減化裁,方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湯泡7次)、半夏(制同上)、川烏(生,去皮臍)、川香、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7錢或10錢,水1碗半,煎至1碗,入生薑自然汁半碗,再煎至8分,熱服。藥汁稍黑難服,須要勉強吃2-3服。
忌房事。
《會約》:半夏與烏頭相反,此處同用,須慎!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香散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面色發青坐骨神經痛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頭痛多痰膝部腫大疼痛噁心反胃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天香散, 出處:《夀世保元》卷五。 組成:琥珀1錢5分,乳香1錢5分,白膠香3錢,白芷2錢,當歸1錢5分,蛤粉1錢5分,枯礬3錢,密陀僧5分。 主治:體氣。

天香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六引《聖惠》。 組成:天南星(湯泡7次)、半夏(制同上)、川烏(生,去皮臍)、川香、白芷各等分。 主治:遠年日近頭風,纔發則頑痹麻癢,不勝爬搔或塊瘰,停痰嘔吐,飲食莫入,風痰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