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澤丸

羽澤丸

YU ZE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33%
肝經 16%
胃經 16%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羽澤丸」方劑中包含天南星,其主要原因在於天南星的藥性。

天南星味辛、溫,性燥,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之效。其燥濕化痰之功,可有效治療痰多咳嗽、哮喘等症;祛風止痙之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散結消腫之功,則可用於治療瘰癧、腫毒等。

因此,在「羽澤丸」方劑中,天南星的加入,可以起到化痰止咳、平喘止痙的作用,是方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羽澤丸方劑中含有半夏,主要原因有二:

  1.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羽澤丸主治痰濕阻肺、咳嗽氣喘、胸悶不舒,半夏可有效化解痰濕,通暢氣道,改善呼吸不暢。
  2. 降逆止嘔: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治療痰濕阻滯胃腸、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羽澤丸若同時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半夏則可發揮其降逆止嘔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羽澤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風痰及酒後痰飲」,屬痰證範疇。

  1. 風痰:中醫理論中,風痰多因肝風夾痰上擾,常見眩暈、喉中痰鳴、肢體麻木,甚則癲癇抽搐等症。其痰質黏滯,易隨風邪走竄,病勢急驟。
  2. 酒後痰飲:酒性濕熱,過飲傷脾,脾失健運則濕聚成痰,痰飲內停可致胸悶嘔惡、頭重昏蒙、酒後不適等。

此方針對痰濁兼風或酒濕之證,強調化痰兼祛風、消酒積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生天南星、生半夏

    • 二藥均為辛溫燥烈之品,生用毒性強而化痰力峻。
    • 天南星:專走經絡,擅祛風痰,尤治痰濕阻絡之肢體麻木或風痰上攻之眩暈。
    • 半夏:主入脾胃,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針對痰飲停滯中焦之證。
    • 炮製特色
      • 天南星以皂角水浸,皂角辛咸,能滌痰通竅,助南星化痰開閉。
      • 半夏以礬水浸,白礬酸澀寒,既減半夏毒性,又增化痰斂濕之功。
  2. 臣藥:白僵蠶

    • 辛咸平,能息風止痙、化痰散結,協南星增強祛風痰之效,尤宜風痰阻絡或痰熱驚癇。
  3. 佐使:生薑自然汁

    • 生薑辛溫,既可制南星、半夏毒性,又能溫胃止嘔、化痰散飲,配合薑湯送服,強化和中降逆之效。

全方配伍核心

  • 痰風並治:南星、僵蠶祛風痰,半夏、生薑化濕痰,標本兼顧。
  • 燥斂並行:半夏礬製斂濕,皂角滌痰開閉,一收一散,調節痰濕黏滯之性。
  • 酒傷脾胃:生薑和胃,半夏降逆,共解酒毒痰飲之滯。

此方體現「峻藥緩用」思路,通過炮製減毒,集中藥力攻逐痰濁,適用於痰證偏實、體質尚壯者。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生)、半夏(生)各等分。
上切碎,南星用皂角水,半夏用礬水,各浸七日,取出焙乾,別用白僵蠶4兩,銼、炒,同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食後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羽澤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二引史越王方。 組成:天南星(生)、半夏(生)各等分。 主治:風痰及酒後痰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