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櫃散
JIN GU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一五八引《江陰方》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熱 (4.0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33%
肝經 16%
胃經 16%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金櫃散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 祛風止痙 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化痰散結、止咳平喘、祛風止痙的功效。
臨牀中,天南星常用於治療痰厥、喉痹、中風痰迷、癲癇等疾病,其祛風止痙的功效,可以緩解因風寒痰阻所致的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提升療效。
此外,天南星也具有較強的毒性,需謹慎使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金櫃散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金櫃散主治痰熱內蘊,咳嗽喘促,胸悶氣急等症,而半夏能有效祛除痰熱,使呼吸通暢。
- 降逆止嘔: 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痰熱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金櫃散中常配伍其他降逆止嘔藥物,如生薑、茯苓等,共同發揮協同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金櫃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老少傷風,發嗽頭痛,日久不癒」,重點在於外感風邪後,咳嗽、頭痛症狀遷延難癒。風邪犯肺,肺氣不宣則咳;風邪上擾清竅則頭痛;日久不癒暗示病邪未解,或痰濕鬱滯,阻礙氣機。此方針對外感風邪夾痰濕、病程較久者,兼顧祛風、化痰、通陽散結之效。
組成與配伍邏輯分析
君藥:天南星、半夏
- 二者皆辛溫燥烈,專化痰濕。天南星長於祛風痰,半夏善降逆止咳,合用可化解久咳之痰濕阻滯,兼散風邪。
- 水浸兩伏時(約48小時)並頻換水,意在減低生品毒性,保留化痰之功,同時緩和燥性,避免傷正。
佐使:烏頭、附子
- 二者大辛大熱,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此處用量較少(6錢配伍4錢南星、半夏),輔助主藥散寒祛風,尤適於病程日久、寒邪凝滯所致的頭痛。
- 與化痰藥相配,共逐深伏之風寒痰濕。
引經藥:生蔥、薄荷湯
- 生蔥辛溫通陽,助藥力達表;薄荷辛涼輕揚,疏散風熱,防止溫燥太過。二者一溫一涼,調和藥性,兼引藥上行頭面,針對咳嗽、頭痛症狀。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化痰祛風為主,溫通散寒為輔」,透過:
- 化痰止咳:南星、半夏直接消解痰濕,恢復肺氣宣降。
- 散寒通絡:烏頭、附子破陰寒凝滯,改善頭痛與久病入絡的氣血不通。
- 表裏同治:生蔥、薄荷調和表裏,既透邪外出,又避免溫燥傷陰。
整體符合「久病入絡」「痰瘀互結」的傳統理論,針對風寒痰濕纏綿之證,通過溫化、宣散、通絡三者並行,達到祛邪而不傷正之效。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 半夏各二兩
上為末,水浸兩伏時,日換水十次,取出陰乾。
每服2錢,又以烏頭、附子各6錢合勻,以生蔥、薄荷湯調下,大人半錢,孩子1分,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八引《江陰方》。 組成:天南星2兩,半夏2兩。 主治:老少傷風,發嗽頭痛,日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