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飲

QIAN H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17%
肝經 13%
肺經 13%
心經 10%
膀胱經 7%
大腸經 6%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中藥方劑「前胡飲」,主要成分有:前胡、生薑、羚羊角、半夏、大黃、赤茯苓、枳殼。主治功效為:腳氣攻心、腹脹滿、嘔吐不下食。

羚羊角:具有清熱涼血、止血、解毒、明目、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等功效。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等功效。

前胡飲方中,前胡、生薑、半夏、大黃、枳殼均具有清熱化痰、行氣止嘔的功效,可共同治療痰熱壅盛、氣滯血瘀導致的腳氣攻心、腹脹滿、嘔吐不下食等症狀。羚羊角清熱涼血、止血解毒,可輔助治療腳氣攻心。赤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可輔助治療腹脹滿。

前胡飲是中醫治療腳氣攻心、腹脹滿、嘔吐不下食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化痰、行氣止嘔的功效。臨牀上,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加減用藥,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前胡(去蘆頭)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甘草(炙)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煙出7遍)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薑1分(切),同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1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 前胡:具有宣肺、降氣、化痰的功效,可緩解胸悶、氣短、嘔吐等症狀。
  • 生薑: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功效,可緩解嘔吐、腹脹等症狀。
  • 羚羊角: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可緩解頭暈、目眩等症狀。
  •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可緩解嘔吐、胸悶等症狀。
  • 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緩解腹脹、便秘等症狀。
  •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緩解腹脹、水腫等症狀。
  • 枳殼:具有行氣破結、和胃止嘔的功效,可緩解胸悶、氣短、嘔吐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瀉下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氣喘肺結核腳氣病神經性厭食症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腹瀉多痰心情煩燥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前胡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四。 組成:前胡(去蘆頭)、赤茯苓(去黑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人參、半夏(湯洗7遍,去滑)、枇杷葉(炙,去毛)、旋覆花等分。 主治:痰飲嘔逆,頭目不利。

前胡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組成:前胡(去蘆頭)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甘草(炙)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煙出7遍)半兩。 主治:妊娠惡阻,食即吐逆,頭痛顛倒,寒熱。

前胡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二。 組成:前胡(去蘆頭)半兩,生薑(切,焙)半兩,羚羊角(鎊)半兩,半夏(湯洗7遍)半兩,大黃(銼,炒)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枳殼(去瓤,麸炒)3分。 主治:腳氣攻心,腹脹滿,嘔吐不下食。

前胡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組成:前胡(去蘆頭)1兩,桔梗(炒,銼)1兩,旋覆花(炒)1兩,玄參1兩,人參1兩,桂(去粗皮)1兩,生乾地黃(焙)1兩,甘草(炙,銼)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半夏(湯洗去滑,焙)2兩。 主治:肺臟感寒,痰嗽不止,心膈煩滿,飲食不得,常多嘔逆。

前胡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組成:前胡(去蘆頭)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桂(去粗皮)1兩,柴胡(去苗)1兩,桔梗(炒)1兩,生乾地黃(焙)1兩,黃芩(去黑心)1兩,玄參1兩,旋覆花1兩,甘草(炙,銼)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2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半夏(湯洗7遍,焙)1兩半,白朮1兩半。 主治:暴急成勞,痰盛喘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