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脾大黃散

XIE PI DA HU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五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脾經 17%
肺經 17%
心經 12%
肝經 10%
大腸經 7%
膀胱經 4%
心包經 3%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1%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瀉脾大黃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此方旨在瀉脾胃之熱,故以大黃為君藥,以其寒性降熱,並能通泄積滯,使腸胃暢通,解除熱結。
  2. 活血化瘀: 大黃兼具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胃局部瘀血,有助於消除炎症,緩解疼痛。對於脾胃濕熱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大黃的活血作用也有積極意義。

瀉脾大黃散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燥濕,利水消腫: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消腫之效。瀉脾大黃散以瀉熱除濕為主,赤茯苓可輔助健脾,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避免單純瀉下而傷及脾胃。
  2. 緩解大黃燥烈之性:大黃性寒,瀉下之力強,容易傷及脾胃。赤茯苓性平,可緩解大黃的燥烈之性,保護脾胃,避免因瀉下過度而導致脾胃虛弱。

因此,赤茯苓在瀉脾大黃散中起到健脾燥濕,緩解大黃燥烈之性的作用,使藥物更具針對性,達到更好的療效。

瀉脾大黃散中包含枳殼,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胃經。其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脹滿等症狀。
  2. 配合大黃瀉下:大黃性寒,瀉熱通便力強,但其苦寒易傷脾胃,而枳殼疏肝理氣,可促進大黃藥力下達腸道,有效地瀉熱通便,同時減輕大黃對脾胃的損傷。

總之,瀉脾大黃散中加入枳殼,既可疏肝理氣,又可配合大黃瀉熱通便,更能保護脾胃,提高療效。

瀉脾大黃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緩和藥性: 大黃性寒,瀉下力強,若單用容易傷脾胃。甘草性平,味甘,能緩和藥性,減輕大黃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過度刺激。
  2. 調和藥性: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功效,可以幫助大黃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藥效。同時,甘草還能解毒,降低大黃的毒副作用,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瀉脾大黃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瀉脾大黃散以瀉熱為主,而黃芩可有效抑制腸道炎性反應,降低脾胃濕熱,促進排泄,達到清熱利濕之效。
  2. 保護脾胃: 大黃瀉下力強,易傷脾胃。黃芩能保護脾胃,緩解大黃對脾胃的刺激,並可起到收斂止瀉的作用,避免瀉下過度,避免損傷脾胃正氣。

因此,黃芩加入瀉脾大黃散中,不僅能清熱燥濕,更能保護脾胃,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瀉脾大黃散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行滯:橘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行滯、疏肝解鬱的功效。大黃瀉下作用較強,易致脾胃氣機阻滯,橘皮可幫助行氣通便,避免大黃寒性傷脾,使瀉下通便更為順暢。
  2. 調和藥性:大黃性寒,易傷脾胃陽氣,橘皮性溫,可溫脾散寒,調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效更為平和。

瀉脾大黃散中包含麥門冬,並非傳統組成,而是後世醫師根據臨牀經驗所添加的。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胃經,具有清心除煩、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其加入的原因可能是:

  1. 緩解大黃燥熱之弊:大黃瀉下力強,易傷津液,而麥門冬能滋陰生津,緩解大黃的燥熱之弊,保護脾胃。
  2. 增強清熱利濕之效:麥門冬能清心除煩,與大黃、黃芩等藥物合用,可增強清熱利濕之效,更有效地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疾病。

因此,麥門冬的加入,可有效地改善瀉脾大黃散的藥性,使其更安全有效。

「瀉脾大黃散」方中加入半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善於燥濕化痰,可祛除脾胃濕濁,有助於脾胃運化功能的恢復,配合大黃瀉熱通便,更能促進濕熱排出,緩解脾胃積滯。
  2. 和胃止嘔: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緩解大黃引起的胃氣上逆、嘔吐等不適,起到和胃止嘔的作用,使藥物更易於服用,提高療效。

總之,半夏在「瀉脾大黃散」中發揮著燥濕化痰、和胃止嘔的作用,與大黃相輔相成,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使之更能有效地治療濕熱阻滯脾胃引起的腹痛、腹脹、泄瀉等症。

瀉脾大黃散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前胡味辛性微溫,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方中以大黃瀉下燥濕,容易傷及脾胃,導致胃氣不通,腹痛等症。前胡加入可緩解大黃燥烈之性,使藥力平和,避免傷及脾胃,同時有助於氣機疏通,減輕腹痛。
  2. 引藥下行,助瀉通便: 前胡性輕揚,能引藥下行,助大黃瀉下通便。大黃瀉下力強,若僅單獨使用,可能導致瀉而不暢,前胡加入可引導藥力順利下達腸道,增強瀉下效果,使大便通暢。

主治功效


瀉脾大黃散

為清熱瀉火,瀉脾止痛之劑。

組成

大黃、赤茯苓、枳殼、甘草、黃芩、橘皮、麥門冬、半夏、前胡。

藥性

  1.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2. 半夏:燥濕化痰、消炎止嘔。
  3. 大黃:清熱瀉火、瀉下通便。
  4.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5.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6. 前胡:清熱化痰、止咳化痰。
  7.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
  8. 橘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主治

脾臟功能強盛,胸中感覺憋悶,腹部兩側脹滿,身體發熱疼痛,喉嚨不適。

適用症狀

  1. 胸中鬱悶,脹滿疼痛。
  2. 腹部兩側脹滿,疼痛。
  3. 身體發熱,疼痛。
  4. 喉嚨不適,疼痛。

禁忌

  1. 脾胃虛寒者慎用。
  2. 孕婦慎用。
  3. 兒童慎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1. 本方含有大黃,具有瀉下作用,不宜久服。
  2. 本方含有枳殼,具有理氣行氣作用,不宜與其他理氣藥物同服。
  3. 本方含有甘草,具有補益脾胃作用,不宜與其他補益脾胃藥物同服。

總結

瀉脾大黃散為清熱瀉火,瀉脾止痛之劑。用於脾臟功能強盛,胸中感覺憋悶,腹部兩側脹滿,身體發熱疼痛,喉嚨不適等症。

傳統服藥法


川大黃1兩(銼,微炒),赤茯苓3分,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銼),黃芩2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麥門冬1兩(去心),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前胡半兩(去蘆頭)。上為散。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四十四)。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大黃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心胸煩熱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瀉脾大黃散, 出處:《聖惠》卷五。 組成:川大黃1兩(銼,微炒),赤茯苓3分,枳殼半兩(麸炒微黃,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銼),黃芩2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麥門冬1兩(去心),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前胡半兩(去蘆頭)。 主治:脾實,胸中滿悶,腹脅壅脹,身熱煩疼,咽喉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