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肝黃芩散

XIE GAN HUANG QI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三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脾經 18%
肺經 17%
胃經 17%
膀胱經 14%
心經 4%
膽經 2%
大腸經 2%
腎經 1%
小腸經 0%
心包經 0%
三焦經 0%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瀉肝黃芩散」,主治功效是:肝氣鬱結,引發四肢煩悶,眼目疼痛、紅赤。

瀉肝黃芩散配方: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清肝瀉火、涼血止血、除熱安胎。
  •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清熱利尿、通淋消腫、健脾益氣。
  •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緩中止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
  • 大黃: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可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的功效,可消食化積、降氣止咳、理氣寬中、行滯消脹。
  • 羚羊角: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可清肝明目、平肝熄風。
  • 細辛: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可散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的功效,可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散風熱、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清肝明目。

瀉肝黃芩散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益氣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發的四肢煩悶、眼目疼痛、紅赤等症狀。瀉肝黃芩散中的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清肝瀉火、涼血止血、除熱安胎。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清熱利尿、通淋消腫、健脾益氣。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緩中止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大黃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可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枳殼具有理氣行氣的功效,可消食化積、降氣止咳、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羚羊角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可清肝明目、平肝熄風。細辛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可散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前胡具有清化熱痰的功效,可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散風熱、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清肝明目。

瀉肝黃芩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益氣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發的四肢煩悶、眼目疼痛、紅赤等症狀。在臨牀上,瀉肝黃芩散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黃芩3分,赤茯苓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3分,細辛3分,前胡半兩(去蘆頭),決明子3分。
上為散。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竹葉7片,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忌炙煿、熱面等。

方劑組成解釋


黃芩苦寒,清熱瀉火;赤茯苓淡滲利水;甘草緩急和中;大黃瀉熱通便;枳殼理氣寬胸;羚羊角清肝明目;細辛通竅散風;前胡宣肺利咽;決明子清肝明目。諸藥合用,共奏瀉肝火,清熱明目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結膜炎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瀉肝黃芩散, 出處:《聖惠》卷三。 組成:黃芩3分,赤茯苓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3分,細辛3分,前胡半兩(去蘆頭),決明子3分。 主治:肝氣壅實,四肢煩悶,眼目赤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