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肝大黃湯
XIE GAN D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瀉肝大黃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在於大黃的藥性與方劑功效相符。
首先,大黃味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瀉熱通便的作用能有效解決肝經實熱所致的便祕、腹脹、脅痛等症狀。
其次,大黃能清熱解毒,可有效緩解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症狀。因此,大黃在瀉肝大黃湯中起到瀉肝清熱、通便解毒的關鍵作用,是治療肝經實熱證的藥材之選。
瀉肝大黃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可抑制肝火上炎,改善肝陽亢盛引發的頭昏、目赤、口苦、煩躁等症狀。
- 抑制肝脾濕熱: 大黃瀉下通便,但易傷脾胃,黃芩可以清熱利濕,避免大黃過度瀉下而損傷脾胃,並協同大黃抑制肝脾濕熱,改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決明子為瀉肝大黃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加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明目降壓: 決明子性微寒,味甘苦,歸肝經、腎經,具有清肝火、瀉熱、降壓、明目的功效。與大黃、芒硝等藥物配合,可加強清熱瀉火、通便的作用,同時又能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
2. 協同瀉下,增強療效: 決明子雖無明顯瀉下作用,但其清熱降火的功能可以協同大黃等瀉下藥物,增強其通便瀉下的效果,並避免單純瀉下藥物對腸胃的刺激。
瀉肝大黃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降肝火: 梔子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效。肝火旺盛易導致頭暈目眩、心煩易怒、口苦咽乾等症狀,梔子能清瀉肝火,使肝氣平降,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症狀。
2. 配合大黃,增強瀉下之力: 大黃苦寒,瀉下力強,但易傷脾胃,梔子苦寒,能引導大黃瀉下作用直達肝經,加強大黃的瀉下功效,同時減少對脾胃的損傷,使藥效更佳。
瀉肝大黃湯中包含桑白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利水消腫: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肺熱、利水消腫之功效。與大黃等藥材相配,可加強瀉火通便,利水消腫之效,用於治療肝火旺盛,上實下虛,伴有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 潤燥止咳,宣肺化痰:桑白皮能潤肺止咳,宣肺化痰,對因肺熱燥咳,痰粘難出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與大黃等藥材相配,可促進痰液排出,緩解肺燥之症。
瀉肝大黃湯中包含前胡,主要原因在於其疏肝解鬱,降氣止咳的功效。
前胡性微寒,入肺、肝經,具有疏散肝氣、降氣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方中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導致氣機不暢,上逆犯肺,出現胸悶、咳嗽、痰多等症狀。
前胡加入方中,可疏散肝氣,降氣止咳,協同其他藥物,達到瀉肝解鬱、降氣止咳的目的,從而改善患者的症狀。
瀉肝大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和藥性: 大黃性寒且苦,容易傷及脾胃。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避免大黃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損傷。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能調和諸藥,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因藥性過於偏激而影響藥效。此外,甘草還能增強大黃的瀉下作用,提高藥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瀉肝大黃湯中起著緩和藥性、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性更趨平和,發揮最佳療效。
瀉肝大黃湯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 羚羊角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效,可有效控制肝火上炎所致的頭昏、目眩、煩躁等症狀,與大黃相輔相成,加強瀉火解毒之效。
- 疏散風熱,涼血止痛: 羚羊角還能疏散風熱,涼血止痛,對於肝火上炎所導致的頭痛、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使整體藥效更全面。
因此,瀉肝大黃湯中加入羚羊角,有助於加強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效,並輔以疏散風熱、涼血止痛之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有效。
瀉肝大黃湯中加入枳殼,乃因其具備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
枳殼味苦、辛,性寒,歸肝、脾經,能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瀉肝大黃湯以大黃瀉熱通便為主,但若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則會阻礙藥效發揮。
枳殼加入方中,可疏肝理氣,使肝氣順暢,以助大黃瀉熱通便,並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疼痛、腹脹等症狀,提升藥效。
瀉肝大黃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是為了 清熱瀉火,解毒涼血。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涼血的功效。瀉肝大黃湯以大黃瀉熱通便為主,但若肝火旺盛,熱毒上攻,則單用大黃恐難以完全控制病情,甚至可能加重肝火。
因此,加入黃連可以 抑制肝火,避免熱毒上行,協同大黃瀉火通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黃連的苦寒之性也能 緩解大黃的燥性,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瀉肝大黃湯中加入大青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大青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瀉肝大黃湯以瀉肝火、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大青葉可輔助清熱解毒,加強療效。
- 疏散風熱:大青葉亦有疏散風熱的作用。肝火上炎往往伴隨風熱症狀,大青葉可與其他藥物共同疏散風熱,達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效果。
總之,大青葉在瀉肝大黃湯中發揮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瀉肝大黃湯中加入細辛,是為了引藥入肝,並兼顧疏散風寒之效。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肝經與腎經相表裡,肝氣鬱結,常伴有寒邪內伏,細辛可溫通肝經,疏散風寒,使肝氣得於舒展,配合大黃瀉熱解毒,達到清熱瀉火、疏肝解鬱之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瀉肝大黃湯」源自中醫理論,用於治療由肝火旺盛引起的眼疾,具有清熱降火、瀉肝明目之功效。其組成藥材各具特色,配合使用,相輔相成。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瘡、十二指腸潰瘍等。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常治熱結便祕、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痛等。
大青葉:性寒味苦,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風,常治肝火旺盛、熱毒發斑等。
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咽喉腫痛等症。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等功效,常治外感熱病、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肺熱壅遏等症。
決明子: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熱明目、散風熱、通便、利水消腫等功效,常治目赤腫痛、羞明多淚、大便祕結、腎炎水腫等。
前胡:性微寒味辛,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胸膈滿悶等。
桑白皮:性微寒味辛甘,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常治肺熱咳嗽、喘息氣促、血瘀經閉、跌打損傷等。
細辛:性溫味辛,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可治風寒感冒、鼻竇炎、頭痛等。
枳殼:性微寒味苦,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常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嘔吐呃逆等。
黃牛角:性微寒味酸,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鎮驚安神等功效,常治熱病神昏、驚風抽搐、癤腫瘡瘍等。
總之,「瀉肝大黃湯」集多味中藥之長,以清熱降火、瀉肝明目為主要功效,用於治療肝火旺盛引起的眼疾,具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大黃(銼,炒)2兩,黃芩(去黑心)2兩,決明子(炒)2兩,山梔子仁2兩,桑根白皮(銼)2兩,前胡(去蘆頭)2兩,甘草(銼,炙)2兩,羚羊角(鎊)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黃連(去須)半兩,大青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火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大黃、芒硝等峻下藥,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瀉肝大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 組成:大黃(銼,炒)2兩,黃芩(去黑心)2兩,決明子(炒)2兩,山梔子仁2兩,桑根白皮(銼)2兩,前胡(去蘆頭)2兩,甘草(銼,炙)2兩,羚羊角(鎊)2兩,枳殼(去瓤,麸炒)2兩,黃連(去須)半兩,大青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 主治:風熱眼,兼丹石發動,目赤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