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理脾除濕膏

QING RE LI PI CHU SH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2%
肺經 21%
腎經 12%
心經 7%
肝經 4%
膀胱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清熱理脾除濕膏

整體功效: 清熱利濕健脾和胃

主治:胃病

本方由茯苓、陳皮、白朮、薏苡仁、山藥、石斛、麥門冬、白扁豆、茵陳蒿、菊花、甘草等組成。茯苓、陳皮、白朮、薏苡仁、山藥、石斛、麥門冬、白扁豆具有健脾和胃、利濕的功效;茵陳蒿、菊花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本方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濕熱所致的脘腹脹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茯苓健脾利濕具有健脾和胃、利濕的功效
陳皮理氣健脾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白朮健脾燥濕具有健脾和胃、燥濕利水的功效
薏苡仁健脾利濕具有健脾和胃、利濕的功效
山藥健脾益肺具有健脾益肺、滋陰補腎的功效
石斛益胃生津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
麥門冬養陰潤肺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白扁豆健脾化濕具有健脾和胃、化濕的功效
茵陳蒿清熱利濕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的功效
菊花清熱解毒具有清熱解毒、明目的作用
甘草調和諸藥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茯苓5錢,陳皮4錢,白朮4錢,薏米5錢(炒),山藥3錢(炒),石斛5錢,麥冬4錢,焦三仙各2錢,扁豆5錢(炒),茵陳4錢,菊花3錢,甘草2錢(生)。
淡滲健脾,清熱除濕。
水煎透,去滓,加蜜煉成膏。
每服2錢,白水沖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茯苓、陳皮、白朮、薏苡仁、山藥、石斛、麥門冬、白扁豆為君藥,具有健脾和胃、利濕的功效;茵陳蒿、菊花為臣藥,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甘草為佐藥,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本方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濕熱所致的脘腹脹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功效,但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熱理脾除濕膏,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茯苓5錢,陳皮4錢,白朮4錢,薏米5錢(炒),山藥3錢(炒),石斛5錢,麥冬4錢,焦三仙2錢,扁豆5錢(炒),茵陳4錢,菊花3錢,甘草2錢(生)。 主治:淡滲健脾,清熱除濕。主治:脾胃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滋陰健脾丸

相似度 66%

止瀉散

相似度 66%

養真益元膏

相似度 63%

理脾陰煎

相似度 60%

補元化毒散

相似度 60%

白朮健脾飲

相似度 60%

調中和胃湯

相似度 60%

補土保金湯

相似度 6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