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土保金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人參為補氣藥,能補益元氣,提升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補土即補脾,而人參可增強脾胃運化,改善氣血不足,達到滋補腎氣之效。
- 固本培元:人參性溫和,能溫補脾腎,扶正固本。腎主藏精,精氣乃生命之本,人參能補益腎氣,使精氣充盈,有助於延緩衰老,增強抵抗力。
因此,補土保金湯中加入人參,既能補益脾胃,改善氣血不足,又能溫補腎氣,固本培元,達到整體調治的效果。
補土保金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補土保金湯以補脾胃為本,白朮可健脾益氣,助脾胃運化水谷精微,以滋養五臟六腑。
- 固腎止遺:白朮能固腎止遺。腎主藏精,精氣不足則易遺精、尿頻等。白朮能健脾益氣,脾氣旺盛則能生化精血,補益腎氣,固腎止遺。
故補土保金湯中加入白朮,可健脾益氣、固腎止遺,有助於整體調理,達到補益脾腎、固精止遺之功效。
補土保金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健脾利濕,燥濕化痰。補土保金湯旨在補腎固精,而脾腎相依,脾土健運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為腎精提供充足的來源,茯苓健脾利濕,有助於促進脾胃功能,提升補腎效果。
- 滲濕利水:茯苓能滲濕利水,有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減少水濕對腎臟的負擔,進一步促進腎臟功能的恢復。
補土保金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對於脾胃虛弱、津液不足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不利等症狀,麥門冬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功效: 補土保金湯中的其他藥材如黃芪、黨參等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而麥門冬則可以滋陰潤燥,與之相輔相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補土保金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補土保金湯多用於脾腎虛弱,導致氣虛痰阻,出現咳嗽氣喘、痰多難咳等症狀。川貝母可清熱化痰,有助於緩解痰阻,改善氣喘咳嗽。
- 降氣止咳: 川貝母具有降氣止咳的作用,可使肺氣下降,緩解肺氣上逆所致的咳嗽。補土保金湯中加入川貝母,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降氣止咳、止喘的效果。
補土保金湯中加入款冬花,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化痰止喘:款冬花性溫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喘之功效。補土保金湯以補腎固本為主要功效,但腎虛常伴隨肺虛,導致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款冬花可潤肺止咳,與補腎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調和藥性:補土保金湯中多用溫燥藥物,如肉桂、附子等,容易造成燥熱之弊。款冬花性溫,能緩解溫燥藥物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補土保金湯中包含山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生津養陰之功效。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而金 (腎) 賴脾土之氣生化。山藥補脾益氣,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谷精微充足,為腎臟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從而達到補腎固精之效。
- 固腎止遺: 山藥入腎經,具有固腎止遺、滋陰補腎的作用。腎主生殖,精為腎之精華,腎虛則精關不固,易出現遺精、滑精等症狀。山藥補益腎氣,固攝精關,可有效改善遺精滑精等腎虛表現。
因此,補土保金湯中加入山藥,可以起到補脾益氣、固腎止遺的功效,從而達到補益腎精、強壯筋骨的目的。
補土保金湯中加入白扁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補土固元: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濕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白扁豆能補益脾胃,提升脾胃運化能力,使水谷精微得以轉化為氣血,從而達到補土固元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虛弱體質。
- 化濕止瀉,固澀止帶:白扁豆能化解濕氣,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腹瀉、帶下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補土保金湯常用於脾腎陽虛、濕熱下注等症,白扁豆的加入,有助於祛除濕邪,鞏固脾腎陽氣,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補土保金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功效。補土保金湯多用於脾虛濕盛、腎氣虧損所致的腰膝痠軟、水腫等症,而薏苡仁能健脾利濕,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從而減輕水腫,改善腰膝痠軟等症狀。
2. 清熱解毒:薏苡仁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濕熱蘊結、膿腫瘡瘍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補土保金湯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柏、蒼朮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作用。
主治功效
補土保金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羅國綱《羅氏會約醫鏡》記載,「補土保金湯」主治「肺病而補脾者」。此方劑並非單純治療產後咳嗽,而是針對因脾虛導致肺病的一種治療策略。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金生水,土生金」的五行生剋理論,以及臟腑之間的相互影響。
方中藥物組成及功效如下:
人參、白朮、茯苓、山藥、白扁豆、薏苡仁: 此六味藥皆以健脾益氣為主。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脾氣健運,則水濕代謝正常,氣血充足,方能滋養肺金。人參大補元氣,為君藥;白朮健脾燥濕,和胃止瀉;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山藥補脾益肺,固精止帶;白扁豆健脾和中,消暑止瀉;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皆為臣藥,共同扶助脾土之氣。
麥門冬、川貝母、款冬花: 此三味藥專責潤肺化痰止咳。肺為嬌臟,不耐寒邪,脾虛則肺失所養,易致肺陰虧損,出現咳嗽等症狀。麥門冬養陰潤肺,清心除熱;川貝母潤肺化痰,清熱止咳;款冬花潤肺下氣,止咳平喘,為佐藥,針對肺部病變,起到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綜上所述,「補土保金湯」的治療策略是通過補益脾土,以生肺金。脾土健運,則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氣血充盈,肺部得到充足的營養,從而達到治療肺病的目的。此方劑並非單純針對肺部本身的病變,而是從根本上解決脾虛這一病因,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羅氏醫鏡中提到,此方可與加味地黃丸交替服用,更能體現其滋陰補腎,標本兼治的治療思路。 加味地黃丸滋腎水,而補土保金湯補脾土,腎水充盈,脾土健運,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治療因腎虛導致的肺虛久咳。 因此,補土保金湯的應用,更偏向於脾虛導致的肺病,而非單純的肺部炎症或感染。 產後咳嗽,如果與脾虛相關,則此方可有效改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 本方有滋膩礙胃之弊,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土保金湯, 出處:《會約》卷十五。 組成:人參1錢半,白朮1錢半,茯苓1錢半,炙草1錢,麥冬1錢,貝母1錢,款冬花1錢,山藥(炒)2錢,扁豆(炒)2錢,苡仁(炒)2錢。 主治:補土生金。主治:産後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