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榮丸

ZI R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乳備要》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2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肺經 20%
肝經 16%
脾經 16%
腎經 13%
膀胱經 5%
胃經 3%
小腸經 2%
膽經 1%
心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滋榮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滋陰養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涼血止血之效。滋榮丸旨在滋陰補血,改善因陰虛血虧所致的症狀,如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生地黃作為方劑中的主要藥材,可有效改善陰虛血虧的病理狀態。
  2. 清熱涼血:生地黃亦有清熱涼血的作用,可治療熱病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滋榮丸可能用於治療一些伴有熱象的陰虛血虧症狀,如陰虛火旺、虛火上炎等。生地黃的清熱涼血作用可有效控制熱象,幫助改善整體病症。

滋榮丸中加入人參,是基於其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藥性。

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滋榮丸主治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乏力、眩暈耳鳴等症,人參的補氣益血功效可改善這些症狀,提升患者的整體氣血水平。

此外,人參亦能增強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疾病,對於長期服用滋榮丸的患者來說,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滋榮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原因如下:

  1. 固腎精,補元氣: 五味子性酸收斂,入肺、腎經,能補益腎氣,固精止遺,有助於提升身體元氣,改善因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膝痠軟、神疲乏力等。
  2. 斂肺氣,止咳喘: 五味子亦能斂肺氣、止咳喘,對於因肺氣不足、腎氣不固導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滋榮丸中加入五味子,旨在通過補腎固精、斂肺止咳,全面提升身體機能,達到滋養強壯的效果。

滋榮丸中加入赤芍,主要是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赤芍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面色晦暗、斑點、皺紋等問題,有助於滋養容顏。

2. 疏肝理氣:赤芍能疏肝理氣,改善肝氣鬱結所致的氣色不佳、面色發黃等問題,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滋養容顏的效果。

赤芍的加入,在滋榮丸中起到活血化瘀、疏肝理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肌膚血液流通,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滋榮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滋榮丸旨在滋陰補血,改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血虛症狀,而當歸的補血功效正是方劑所需。
  2. 調和藥性:滋榮丸中包含多種藥材,性質各異,需要藥性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佳療效。當歸性溫和,能調和藥性,使其相互協同,更好地發揮補益作用。同時,當歸還可緩解其他藥材的副作用,提高藥效安全性。

滋榮丸方劑中包含遠志,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安神益智: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腎經。其具有安神定志、益智開竅的功效,可緩解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因心神不寧而導致的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

二、通絡止痛:遠志亦具有一定的通絡止痛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緩解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

總而言之,遠志的安神益智、通絡止痛功效,與滋榮丸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使其能更有效地治療心神不寧、氣血不足、腰膝酸軟等症狀。

滋榮丸方劑中含有茯苓,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滋榮丸多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倦怠乏力等症狀,茯苓可健脾利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氣血生成,從而改善面色萎黃、乏力等症狀。
  2. 寧心安神:茯苓亦具有寧心安神之效,可緩解因脾虛濕盛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滋榮丸中加入茯苓,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寧心安神作用,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提高生活品質。

滋榮丸方劑中包含牡丹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滋榮丸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面色潮紅,口燥咽乾,心煩不寐,舌紅苔黃等症狀。牡丹皮可清熱涼血,降火解毒,改善血熱症狀,同時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面色,達到滋陰潤燥的目的。
  2. 配伍增效: 滋榮丸中其他藥材,如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等,多為滋陰養血之品,牡丹皮與之配伍,可起到清熱瀉火,防止滋膩生痰的作用,使方劑更趨於平和,達到滋陰養血,清熱涼血的功效。

滋榮丸中包含桂枝,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通絡,改善氣血循環: 桂枝性溫,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滋榮丸主要用於治療血虛、氣虛所致的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月經不調等症,桂枝可溫陽通絡,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運行,從而改善面色,提升體力。
  2. 調和營衛,增強免疫力: 桂枝可調和營衛,增強機體抵抗力。滋榮丸中常配合其他補益藥材,桂枝的加入可避免藥性過於滋膩,起到平衡的作用,使補益藥材更易於吸收,進而達到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的目的。

滋榮丸方劑中包含藁本,主要原因在於其具備以下功效:

  1. 祛風散寒:藁本辛溫,善於祛除風寒之邪,可改善因風寒侵襲導致的頭痛、肢體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滋榮丸治療的風寒痹痛。
  2. 通絡止痛:藁本具有通經絡、止痛的作用,能舒筋活絡,緩解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的疼痛,與滋榮丸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痛功效。

此外,藁本還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進一步提升滋榮丸的整體治療效果。

滋榮丸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疏散風寒,止痛止癢: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滋榮丸主要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而防風能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疼痛,並可止癢,改善患者的不適感。

二、促進氣血循環:防風具有通經絡、行氣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有助於緩解風濕痹痛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滋榮丸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效是滋陰潤燥,強身健體。其中,卷柏(學名:Selaginella doederleinii)作為其組成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卷柏具有清熱解毒、滋養陰液的特性,能夠有效地緩解因陰虧而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如口渴、咳嗽、燥熱等。其次,卷柏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對於體質虛弱者尤為適合。此外,卷柏中的多種活性成分,如甾醇和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效果,能夠促進整體健康。因此,在滋榮丸的配方中添加捲柏,有助於提升其全面的滋補作用,使其對維持身體健康和改善虛弱症狀更為有效。

滋榮丸中包含細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通鼻竅: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鼻竅的功效。滋榮丸常用於治療因寒邪入侵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肢冷等症狀,細辛可溫散寒邪,通利鼻竅,改善鼻塞流涕,達到治療目的。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藥效: 細辛與滋榮丸中的其他藥物如熟地黃、當歸、川芎等,共同起到補益氣血、滋養肝腎、活血化瘀等功效。細辛的辛溫之性可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滋榮丸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腎益精: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三經,具有補腎益精、滋陰潤燥的功效。滋榮丸常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泄等症狀,而山藥的補腎益精作用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2. 健脾益氣:山藥同時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從而提高身體的營養吸收能力,進一步促進腎氣的生化,起到滋補腎精的作用。

因此,山藥作為滋榮丸的組成成分,可以有效地發揮補腎益精、健脾益氣的作用,提高藥方的整體療效。

滋榮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滋榮丸主要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面色萎黃、體虛乏力等症,而白朮的健脾益氣作用,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從而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萎黃的症狀。

2. 燥濕利水: 白朮具有燥濕利水作用,可以幫助排除體內過多的水分,改善水濕停滯所導致的脾虛乏力、肢體沉重等症狀。滋榮丸中加入白朮,有助於提高藥效,全面調理脾胃功能,達到滋補氣血、改善體質的效果。

主治功效


滋榮丸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方劑組成與古籍記載

滋榮丸出自《御藥院方》,由熟乾地黃、人參、五味子、赤芍藥、當歸、遠志、白茯苓、牡丹皮、桂心、藁本、防風、卷柏、細辛、山藥、白朮等藥材組成。另有《世醫得效方》記載一方,組成有所不同,主治亦有側重,此處以《御藥院方》版本為主要分析依據。

《御藥院方》記載滋榮丸主治「婦人本經衰少,愆期不來,及有血結成塊,臍下堅硬,疼痛不消」。《世醫得效方》則記載其治療「勞傷過度,致傷臟腑,衝任氣虛... 或暴下崩中,或下鮮血,或瘀血連日不止... 形羸氣劣,倦怠睏乏」。

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分析古籍記載,滋榮丸主要功效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調經止痛:適用於月經量少、經期延後,甚至閉經等月經不調症狀,並能緩解因血瘀引起的腹部疼痛、硬塊。
  2. 補氣養血:方中人參、熟地黃等藥材能補益氣血,改善因氣血虧虛引起的經期異常、身體虛弱等問題。
  3. 活血化瘀:赤芍藥、牡丹皮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滯,緩解疼痛。
  4. 安神定志:方中遠志、茯苓等藥材有助於安定心神,改善因氣血不足、心神不寧引起的失眠、多夢等症狀。

治療原理

滋榮丸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1. 補益氣血,固本培元: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熟地黃滋陰養血,兩者合用,氣血雙補,為治療月經不調的根本。氣血充足,則經血自能按時而至,經量亦可恢復正常。
  2. 活血化瘀,祛除癥瘕:赤芍藥、牡丹皮活血化瘀,能促進經血排出,消除因瘀血阻滯而形成的血塊、硬塊。桂心溫通經脈,有助於血瘀的消散。
  3. 調和陰陽,平衡臟腑:方中諸藥合用,能調整臟腑功能,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月經的正常運行有賴於臟腑功能的協調,陰陽的平衡,滋榮丸通過整體調理,使月經恢復正常。
  4. 安神定志,緩解不適:遠志、茯苓等藥材能寧心安神,緩解因月經不調引起的焦慮、煩躁等情緒,同時改善睡眠品質,有助於身體的恢復。

綜上所述,滋榮丸通過補氣養血、活血化瘀、調和陰陽、安神定志等多重作用,達到調經止痛、治療月經不調的目的。其組方精妙,配伍嚴謹,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一首療效確切的婦科良方。

傳統服藥法


熟乾地黃1兩,人參1兩,五味子1兩,赤芍藥1兩,當歸1兩,遠志(去苗)1兩,白茯苓(去皮)1兩,牡丹皮1兩,桂心1兩,藁本1兩,防風半兩,卷柏半兩,細辛半兩,山藥半兩,白朮3錢。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空心溫酒下,日進3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滋榮丸具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其他疾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滋榮丸, 出處:《産乳備要》。 組成:熟乾地黃1兩,人參1兩,五味子1兩,赤芍藥1兩,當歸1兩,遠志(去苗)1兩,白茯苓(去皮)1兩,牡丹皮1兩,桂心1兩,藁本1兩,防風半兩,卷柏半兩,細辛半兩,山藥半兩,白朮3錢。 主治:婦人本經衰弱,愆期不來,及有血結成塊,臍下堅硬,疼痛不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