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角蓮膏
DU JIAO LI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獨角蓮膏中加入皁刺,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皁刺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與獨角蓮等藥材協同作用,增強其清熱解毒效果,對於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消腫止痛: 皁刺亦具消腫止痛作用,可緩解獨角蓮膏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疼痛不適,提高患者的治療體驗。
因此,皁刺的加入,可提升獨角蓮膏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使其治療效果更顯著。
獨角蓮膏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之效。獨角蓮膏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白芷可協同其他藥物發揮疏風解表、通竅止痛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2. 宣肺利咽,消腫止痛:白芷還能宣肺利咽,消腫止痛,對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獨角蓮膏中加入白芷,可增強方劑宣肺利咽、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咽喉不適症狀。
獨角蓮膏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 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效果。獨角蓮膏多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而防己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提升藥效。
- 利水消腫: 防己亦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輕水腫。獨角蓮膏中常加入其他利水消腫的中藥,如茯苓、澤瀉等,防己的加入可以增強利水消腫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獨角蓮膏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化痰止咳的功效。獨角蓮膏主要用於治療疔瘡腫毒、咽喉腫痛等症,而金銀花可有效抑制細菌病毒感染,並消炎退腫,與獨角蓮膏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加強治療效果。
獨角蓮膏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連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獨角蓮膏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而連翹可輔助清熱解毒,消散毒邪,加速瘡瘍的癒合。
- 散結消腫: 連翹還具有散結消腫的作用,可配合其他藥物,消散因熱毒積聚而形成的腫塊,促進局部組織的恢復。
總之,連翹的加入,有助於獨角蓮膏更好地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達到治療瘡瘍腫毒的目的。
獨角蓮膏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天南星性溫,味辛,具有散結消腫、止痛化痰之效。其有效成分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水腫,對於因寒濕凝滯導致的疼痛腫脹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獨角蓮膏多用於治療瘰癧、痰核、癰疽等病症,而天南星能有效地消散這些病症。其消腫止痛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減輕病竈的疼痛和腫脹,同時也能促進病竈的吸收和消散。
因此,天南星在獨角蓮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緩解病症,促進康復。
獨角蓮膏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穿山甲的藥性: 穿山甲性味辛、涼,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解毒散結的功效。獨角蓮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等症,而穿山甲的藥性有助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配伍增效: 穿山甲與獨角蓮、其他藥材配伍,可以互相增強藥效。獨角蓮具有消腫止痛、解毒散結的功效,與穿山甲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獨角蓮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消腫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獨角蓮膏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當歸與獨角蓮膏中的其他藥材,如獨角蓮、川芎、乳香等,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其他藥材更容易到達病竈部位,發揮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從而提高整體療效。
獨角蓮膏中加入海桐皮,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的功效。海桐皮味苦性寒,入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止痛止癢的作用。獨角蓮膏主要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疥癬等皮膚病症,而海桐皮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消腫止痛,輔助獨角蓮膏達到治療效果。此外,海桐皮還具有一定的止癢作用,可緩解皮膚病症引起的瘙癢症狀,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獨角蓮膏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蘇木性味苦、甘,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獨角蓮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蘇木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減輕疼痛。
- 消腫止痛:蘇木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配合獨角蓮膏中的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消腫止痛的效果,加速傷口癒合。
總之,蘇木在獨角蓮膏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等症狀。
獨角蓮膏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潤腸通便:火麻仁性味甘平,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緩解因獨角蓮等藥材引起的腸胃燥熱,促進排便,使藥效更好地發揮。
- 滋陰降火:獨角蓮性寒,長期服用易傷脾胃,火麻仁則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可中和獨角蓮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損害,使藥性更加溫和。
獨角蓮膏中加入豨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豨簽草性味苦寒,具有祛風濕、消腫止痛的功效。獨角蓮膏常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等,豨簽草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 解毒散瘀: 豨簽草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散瘀功效,可幫助清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治療因外傷或感染導致的腫痛、瘀血等症狀。獨角蓮膏中加入豨簽草,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散瘀效果,提高療效。
獨角蓮膏中包含蟾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蟾蜍毒性與藥用價值:蟾蜍體內含有蟾酥,具有強烈的毒性,但經過炮製處理後,其毒性可被減弱,並可發揮藥用功效。蟾酥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抗菌等作用,能治療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疾病。
- 獨角蓮膏的功效: 獨角蓮膏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疔瘡、瘰癧、乳癰等疾病。蟾酥的解毒、消腫功效與獨角蓮膏的治療方向相吻合,能夠增強其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獨角蓮膏中添加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獨角蓮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加入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 消腫止痛: 乳香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可以減輕炎症反應,緩解腫痛症狀。獨角蓮膏常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症,乳香的加入可以起到輔助消腫止痛的作用。
獨角蓮膏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消腫止痛和活血生肌的功效。
獨角蓮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等病症,而沒藥具有良好的消腫止痛效果,可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此外,沒藥還有活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修復,因此在獨角蓮膏中加入沒藥,可增強其消腫止痛、活血生肌的效果,有助於快速恢復患者的健康。
獨角蓮膏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血餘炭性寒,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效。獨角蓮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血餘炭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 血餘炭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輔助獨角蓮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疼痛腫脹,能起到良好的緩解效果。
總而言之,血餘炭的加入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也能清熱解毒,與獨角蓮膏的藥性相輔相成,增強其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獨角蓮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攻「提膿拔毒,消腫輕堅」,針對病灶以「熱毒壅滯、血瘀痰結」為核心,傳統用於:
- 癰腫:熱毒熾盛、氣血阻滯所致局部紅腫熱痛,甚則化膿。
- 毛囊炎:風熱濕毒鬱於肌膚,發為粟粒膿皰。
- 瘢痕疙瘩:氣滯血瘀痰凝,經絡不通結聚成硬結(古稱「肉蜈蚣」或「癭瘤」)。
- 神經性皮炎:風濕熱邪蘊結肌膚,日久血燥生風,皮膚增厚如牛皮(古代「牛皮癬」範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 核心配伍思路
解毒攻毒、破瘀散結:
- 獨角蓮、生南星、乾蟾:辛溫有毒,直擊熱毒壅滯,散結消腫力猛,尤擅化解頑固癰瘍。
- 刺蝟皮、山甲片:走竄穿透,破血逐瘀,開竅排膿,針對深部膿腫或硬結。
- 銀花、連翹、豨簽草:清熱解毒,透邪外達,抑制火毒蔓延。
活血通絡、軟堅消癥:
- 乳香、沒藥、蘇木、當歸、血余:活血止痛,改善局部氣血瘀滯,促進膿腫消散或瘢痕軟化。
- 海帶、海桐皮:化痰軟堅,專治瘰癧癥塊,配合山甲片增強穿透力。
- 大麻仁:潤燥滑利,助藥性滲透黏連組織。
祛風除濕、透皮引經:
- 白芷、防己、皂角刺:辛散風濕,導藥力深入肌膚腠理,尤宜神經性皮炎之瘙癢厚皮。
- 章丹(黃丹):外用收斂拔毒,與麻油熬製成膏,形成封閉藥力緩釋。
二、 劑型作用原理
- 麻油熬膏:油脂基底具「透皮吸收」特性,章丹加強成膜附著,使藥力持久作用於病灶。
- 分級厚薄攤貼:依患處大小深淺調整藥力強弱,厚貼攻深部膿腫,薄貼覆廣泛皮炎。
三、 整體協同效應
此方以「毒藥攻毒」為主導,結合活血、化痰、透竅三法,形成「外治峻劑」。其特色在於:
- 針對實邪:集中火力攻逐有形之毒(膿、瘀、痰),非虛證所宜。
- 多層次作用:從肌表(毛囊炎)至深層(瘢痕疙瘩),貫通氣血津液阻塞,體現「外治內效」思維。
此方結構彰顯中醫「以消為貴」的外治智慧,尤重破散之力,臨證當辨明病勢深淺而施。
傳統服藥法
獨角蓮45克,皂角刺45克,白芷45克,防己45克,銀花45克,連翹45克,生南星45克,刺蝟皮45克,山甲片45克,當歸45克,海桐皮45克,蘇木45克,海帶45克,大麻仁45克,豨簽草45克,乾蟾3個,乳香35克,沒藥35克,血余45克。
提膿拔毒,消腫輕堅。
用麻油6升,入大鐵鍋內,投入乾蟾以上各藥,熬枯去滓,再用強火熬至滴水成珠,離火,投入章丹(冬天約2.5千克,夏天約3千克),用鐵棒急調,油漸變成黑色,最後將冷凝時,加入後藥末,調和成膏。
用厚紙攤成大、中、小三號厚薄不同的膏藥,用時烘烊,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本品性味辛溫,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便秘、腹痛等症狀,如有不適,請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獨角蓮膏,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成:獨角蓮45g,皂角刺45g,白芷45g,防己45g,銀花45g,連翹45g,生南星45g,刺猬皮45g,山甲片45g,當歸45g,海桐皮45g,蘇木45g,海帶45g,大麻仁45g,豨薟草45g,乾蟾3個,乳香35g,沒藥35g,血餘45g。 主治:提膿拔毒,消腫輕堅。主治:癰腫,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經性皮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