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丸

五仁丸

WU REN WAN | 更多圖表

其他名稱:滋腸五仁丸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56)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2%
脾經 19%
肝經 16%
心經 15%
肺經 14%
腎經 4%
膽經 3%
小腸經 3%
大腸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5-25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症狀痔瘡,口乾口渴,胃腸脹氣,產後大便難,大便像羊屎,大便秘結

現代疾病暴食症,大腸激擾綜合症

方劑組成解釋

五仁丸中包含桃仁,主要源於其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五仁丸的主要功效為潤腸通便,而桃仁的潤腸通便作用可以有效緩解便祕,同時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腸道蠕動,進一步促進排便。因此,桃仁是五仁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其藥效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仁丸中加入杏仁,主要是考慮其潤肺止咳、降氣止喘的功效。杏仁味苦性溫,入肺、大腸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等作用。

在五仁丸中,杏仁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可以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發揮藥效。例如,杏仁與芝麻、花生等藥材搭配,可以起到潤肺止咳、滋養潤燥的作用;與核桃、松子等藥材搭配,則可以起到補腎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

總之,杏仁在五仁丸中起到潤肺止咳、降氣止喘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發揮更好的藥效。

五仁丸中加入柏子仁,主要考量其鎮靜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之效。五仁丸作為滋補強壯、潤腸通便的方劑,加入柏子仁可增強其安神作用,緩解因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引起的便祕,同時也有助於潤腸通便,改善腸道功能。

此外,柏子仁與其他五仁藥材如核桃仁、芝麻仁等配合,可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改善便祕,促進消化,達到滋補強壯的效果。

五仁丸中加入松子,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補腎益精: 松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壯筋骨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早泄、頭昏耳鳴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2. 潤腸通便: 松子富含油脂,潤滑腸道,有助於緩解便祕,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因此,五仁丸中加入松子,不僅可以補益腎精,還可以潤腸通便,起到雙重功效。

五仁丸中包含鬱李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鬱李仁性平,味甘苦,入脾、大腸經,能潤腸通便、消積止痛。其藥理作用主要體現在:

  1. 促進腸蠕動:鬱李仁能刺激腸道平滑肌,促進腸蠕動,有助於排便順暢。
  2. 潤滑腸道:鬱李仁含有油脂成分,能潤滑腸道,減少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有助於排便。

因此,在五仁丸中加入鬱李仁,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緩解便祕,幫助消化。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方劑介紹


五仁丸

五仁丸主要功效是「潤腸通便」,適用於因體液虧損、腸道乾燥所引起的便秘,例如:年老體虛便秘、產後血虛便秘、舌質乾燥、口津不足、脈象細澀者。

《黃帝內經》記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說明大腸的功能在於排出身體代謝產物。若本身體質陰虛,或病中過度使用發汗、瀉下、燥熱等藥物,容易耗傷津液。

根據古籍記載,五仁丸主要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的便秘:

  • 津液不足型便秘:常見於生病後期、年紀大、體質虛弱或產後失血的人。這些情況會導致體內津液減少,使腸道乾燥,糞便變硬難以排出。
  • 血虛型便秘:如果因失血過多或脾胃功能差,會導致身體血分不足,腸道得不到滋養,蠕動變慢,排便變得困難。
  • 陰虛型便秘:陰液不足會讓腸道缺乏潤澤,糞便因此變得乾硬,排出更加困難。
  • 老年人便秘:隨著年齡增長,氣血減弱、津液不足,腸道蠕動也變慢,便秘成為常見問題。五仁丸對老年人十分適合。
  • 產後便秘:女性生產後因失血過多,容易傷及津液,腸道乾燥,導致排便困難。五仁丸可以滋陰潤腸,幫助改善便秘情況。
老人陰虛津液不足,產後血虛都容易便秘
老人陰虛津液不足,產後血虛都容易便秘

中醫名家唐雲,在其著作《走近中醫:對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中提到,許多人遇到會運用「大承氣湯」這樣猛烈湯劑,來起到掃蕩病邪的效果。

但是年老體衰,陰血虧耗,腸道失去濡養而導致的大便乾結不通,這時需要通過滋養陰血使腸道潤滑,才能順利排出腸中的糟粕物質,不能用「大承氣湯」急攻,而要用「麻子仁丸」或「五仁丸」這樣的丸劑來「緩攻」。

如果急攻,不但不能起到通便治病的效果,反而會因為過度攻下,耗竭患者的元氣,導致疾病的加重或惡化。

五仁丸,顧名思義,是由五種富含油脂的「仁類」藥材組成,主要功效為潤腸通便,依序如下:

  • 桃仁:性苦、平,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潤腸通便之效,能潤燥降氣,幫助肺氣下行以促進腸道排便。《本草從新》記載其「潤燥,通大腸氣秘」,適用於氣滯型便秘。
  • 杏仁:味苦、性平,能潤肺止咳、平喘利咽,同時具有潤腸滑便的作用。《本草從新》指出其「通大腸血秘」,特別適合血虛腸燥所致的便秘。
  • 柏子仁:味甘、性平,富含油脂,既能養心安神,又能潤腸通便,特別適合年長體虛、腸燥津虧者。
  • 松子仁:味甘、性平,具有補腎益精、滋養五臟、潤腸通便的功效。《本草從新》稱其「治大腸虛秘」,適用於腎虛型便秘。
  • 郁李仁:味辛苦、性平,能利水消腫、潤腸通便,質潤性降,滑腸作用明顯,潤腸效果強於麻子仁。《本草從新》記載其「潤燥,治大腸氣滯」,尤適用於氣滯兼燥的便秘。
五仁丸滋陰潤腸通便
五仁丸滋陰潤腸通便

這五種藥材也可以算是食物,各有特色,協同作用,既可滋潤腸道,又能促進排便,分析其組成原理如下:

  • 滋陰潤燥:五仁丸中的主要成分,如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皆富含油脂,具有滋潤腸道的作用。這些油脂能夠滋潤腸道黏膜,軟化糞便,從而緩解因津液不足、腸道乾澀所導致的便秘。
  • 補益氣血:部分版本的五仁丸中加入當歸等補血藥材,可以補益氣血,改善因血虛導致的腸道蠕動無力。氣血充足,則腸道運化功能增強,有利於排便。
  • 理氣和中:部分五仁丸中,加入陳皮、枳實等理氣藥材的加入,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增強腸道的運化功能。氣機通暢,則排便自然順暢。
  • 多重途徑:五仁丸中的藥材除了直接潤腸通便外,還兼具其他功效,如桃仁的活血化瘀,杏仁的潤肺止咳,柏子仁的養心安神等。這些功效可以從不同方面輔助治療便秘,並改善伴隨症狀。

除了上述五仁,許多版本的五仁丸還會加入陳皮以理氣和中,促進腸胃蠕動,《本草綱目》記載其可「治大腸閉塞」。蜂蜜調和諸藥,並增強潤腸通便之效。

部分方劑中還會出現枳實、當歸、橘紅、火麻仁、白芝麻、瓜蔞仁、蘇子、生地黃、玄參、麥冬等藥材,以增強潤腸通便或兼顧其他症狀。

本方最早見於宋代《楊氏家藏方》卷四,原名為「滋腸五仁丸」,主要用於治療「年老或氣血不足之人,腸道乾燥、傳導不暢所致的大便困難」。

直到明代,《世醫得效方》卷六中開始稱之為「五仁丸」。此後,歷代醫家在本方的基礎上,不斷調整藥物組成,發展出多種衍生方劑。

現代中醫經常運用此方於痔瘡引起的便秘、習慣性便秘等屬於「津枯腸燥」類型的患者。最常運用於老人便秘,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此外,也被運用於腸躁症(註1)。


註1:韓巧萍,馬富勤,王阿娜.五仁丸加味治療老年習慣性便秘120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08/李師,溫鏡民,劉秀君.加味五仁丸治療便秘200例[J].遼寧中醫雜誌,2004/甘禮明,凌小浩.五仁丸加味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徵42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4

傳統服藥法


桃仁、杏仁(去皮、去尖,炒熟)各30克 柏子仁15克 郁李仁、松子仁各3克 陳皮120克(另行研成細末) 蜂蜜適量(用於製丸)

將上述五種仁類分別搗碎成細末,再與陳皮末一同混合,加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

現代劑量建議:每次服用9克,每日1~2次,飯前以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桃仁有活血通經作用;郁李仁通便力較強,孕婦使用需特別謹慎,以免影響胎氣。
  • 脾胃虛弱、腹瀉便溏者。
  • 濕熱或實熱便秘(如伴有舌苔黃厚、腹痛拒按)。
  • 腸梗阻等器質性疾病。
  • 不宜長期依賴:長期便秘需調理體質(如滋陰補血),而非單純依賴通便藥。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五仁丸, 出處:《增訂喉科家訓》卷四。 組成:火麻仁、柏子仁、叭杏仁、瓜蔞仁、鬱李仁。 主治:痧後燥結。

五仁丸, 出處:《醫級》卷七。 組成:鬱李仁、瓜子仁、柏子仁、松子仁、麻仁。 主治:腸胃熱結,燥閉不便。

五仁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九引《澹寮》。 組成:杏仁(酒浸,去皮尖,麸炒令黃,取淨)1兩(細研),鬱李仁(湯浸,去皮尖,取淨)1兩(細研),柏子仁(揀淨)1兩(細研),酸棗仁(湯浸,去皮,取淨)1兩(細研),火麻子仁(曬令乾,用闆子盛住,又用磚1片壓定,輕輕以手磨磚,則麻殼自脫,揀未脫者再磨取淨)1兩(細研)。 主治:大便秘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