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丸

WU RE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

其他名稱:滋腸五仁丸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56)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2%
脾經 19%
肝經 16%
心經 15%
肺經 14%
腎經 4%
膽經 3%
小腸經 3%
大腸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五仁丸中包含桃仁,主要源於其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五仁丸的主要功效為潤腸通便,而桃仁的潤腸通便作用可以有效緩解便祕,同時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腸道蠕動,進一步促進排便。因此,桃仁是五仁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其藥效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仁丸中加入杏仁,主要是考慮其潤肺止咳、降氣止喘的功效。杏仁味苦性溫,入肺、大腸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等作用。

在五仁丸中,杏仁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可以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發揮藥效。例如,杏仁與芝麻、花生等藥材搭配,可以起到潤肺止咳、滋養潤燥的作用;與核桃、松子等藥材搭配,則可以起到補腎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

總之,杏仁在五仁丸中起到潤肺止咳、降氣止喘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發揮更好的藥效。

五仁丸中加入柏子仁,主要考量其鎮靜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之效。五仁丸作為滋補強壯、潤腸通便的方劑,加入柏子仁可增強其安神作用,緩解因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引起的便祕,同時也有助於潤腸通便,改善腸道功能。

此外,柏子仁與其他五仁藥材如核桃仁、芝麻仁等配合,可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改善便祕,促進消化,達到滋補強壯的效果。

五仁丸中加入松子,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補腎益精: 松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壯筋骨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早泄、頭昏耳鳴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2. 潤腸通便: 松子富含油脂,潤滑腸道,有助於緩解便祕,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因此,五仁丸中加入松子,不僅可以補益腎精,還可以潤腸通便,起到雙重功效。

五仁丸中包含鬱李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鬱李仁性平,味甘苦,入脾、大腸經,能潤腸通便、消積止痛。其藥理作用主要體現在:

  1. 促進腸蠕動:鬱李仁能刺激腸道平滑肌,促進腸蠕動,有助於排便順暢。
  2. 潤滑腸道:鬱李仁含有油脂成分,能潤滑腸道,減少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有助於排便。

因此,在五仁丸中加入鬱李仁,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緩解便祕,幫助消化。

主治功效


五仁丸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五仁丸,顧名思義,主要由五種富含油脂的「仁」類藥材組成,分別為:

  • 桃仁: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潤腸通便。
  • 杏仁: 潤肺止咳,平喘利咽,潤腸通便。
  • 柏子仁: 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 松子仁: 補腎益精,潤腸通便。
  • 郁李仁: 利水消腫,潤腸通便。

除了上述五仁,許多版本的五仁丸還會加入陳皮以理氣和中,促進腸胃蠕動。部分方劑中還會出現枳實當歸橘紅火麻仁白芝麻蔞仁蘇子等藥材,以增強潤腸通便或兼顧其他症狀。

治療原理:潤腸通便

從中醫角度來看,五仁丸的主治功效為潤腸通便,主要針對津液枯涸、血虛、陰虛等原因導致的大便秘結。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滋陰潤燥: 五仁丸中的主要成分,如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皆富含油脂,具有滋潤腸道的作用。這些油脂能夠滋潤腸道黏膜,軟化糞便,從而緩解因津液不足、腸道乾澀所導致的便秘。
  2. 補益氣血: 部分版本的五仁丸中加入當歸等補血藥材,可以補益氣血,改善因血虛導致的腸道蠕動無力。氣血充足,則腸道運化功能增強,有利於排便。
  3. 理氣和中: 陳皮、枳實等理氣藥材的加入,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增強腸道的運化功能。氣機通暢,則排便自然順暢。
  4. 多重途徑: 五仁丸中的藥材除了直接潤腸通便外,還兼具其他功效,如桃仁的活血化瘀,杏仁的潤肺止咳,柏子仁的養心安神等。這些功效可以從不同方面輔助治療便秘,並改善伴隨症狀。

適用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五仁丸主要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的便秘:

  • 津液枯涸: 因熱病後期、年老體弱、產後失血等原因導致的津液不足,腸道乾澀,大便秘結。
  • 血虛便秘: 因失血過多、脾胃虛弱等原因導致的血虛,腸道失養,蠕動無力,大便秘結。
  • 陰虛便秘: 因陰液虧損,腸道失潤,大便乾結難排。
  • 老人便秘: 老年人氣血虛弱,津液不足,腸道蠕動減慢,常出現便秘,五仁丸可以起到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 產後便秘: 產後失血傷津,腸道失潤,容易出現便秘,五仁丸可以滋陰潤腸,緩解產後便秘。

總結

綜上所述,五仁丸是一個以潤腸通便為主要功效的中藥方劑,其通過滋陰潤燥、補益氣血、理氣和中等多重途徑,改善津液枯涸、血虛、陰虛等原因導致的便秘。在臨床應用中,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版本或進行加減化裁,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仁丸, 出處:《增訂喉科家訓》卷四。 組成:火麻仁、柏子仁、叭杏仁、瓜蔞仁、鬱李仁。 主治:痧後燥結。

五仁丸, 出處:《醫級》卷七。 組成:鬱李仁、瓜子仁、柏子仁、松子仁、麻仁。 主治:腸胃熱結,燥閉不便。

五仁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九引《澹寮》。 組成:杏仁(酒浸,去皮尖,麸炒令黃,取淨)1兩(細研),鬱李仁(湯浸,去皮尖,取淨)1兩(細研),柏子仁(揀淨)1兩(細研),酸棗仁(湯浸,去皮,取淨)1兩(細研),火麻子仁(曬令乾,用闆子盛住,又用磚1片壓定,輕輕以手磨磚,則麻殼自脫,揀未脫者再磨取淨)1兩(細研)。 主治:大便秘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