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仁湯

四仁湯

SI R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8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6%
脾經 20%
肺經 13%
心經 13%
肝經 13%
腎經 6%
胃經 6%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四仁湯中包含杏仁,主要源於其潤肺止咳之功效。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能降氣止咳,且能潤肺滑腸,適合於肺燥咳嗽、痰少咽乾,以及因肺燥引起的便祕等症狀。

四仁湯中以杏仁搭配其他三仁,如白芝麻、桃仁、柏子仁,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潤肺止咳、通便化瘀等功效。杏仁的加入,是四仁湯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其整體療效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仁湯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潤腸通便,滑利積滯: 火麻仁性涼,味甘,入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滑利積滯的作用。四仁湯本身就以潤腸通便為主要功效,火麻仁的加入可以增強此功效,有助於改善因燥熱、便祕導致的腹脹、口乾等症狀。
  2. 滋陰降火,清熱解毒: 火麻仁還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一些因熱毒壅滯所導致的便祕、口舌生瘡等症狀,火麻仁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與四仁湯中的其他藥物配合,可以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效果。

在中藥方劑[四仁湯]中,松子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滋陰潤燥、補腎壯腰的功效。松子可以幫助改善腰膝酸軟、頭髮早白等問題,對於治療腎虛有一定效果。此外,松子還能提供豐富的營養素,有助於身體康復。

四仁湯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安神定志: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肺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作用。四仁湯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柏子仁可幫助鎮靜安神,改善睡眠品質。
  2. 滋陰潤燥: 柏子仁兼具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燥熱、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四仁湯中的其他藥材如生地黃、當歸等也具有滋陰作用,柏子仁的加入可增強滋陰之力,達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四仁湯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大便燥結或患癰毒」,其機理與傳統中醫「津虧腸燥」「熱毒內蘊」相關。

  1. 大便燥結:因津液不足,腸道失潤,傳導失司,屬「陰虛燥結」證。
  2. 癰毒:多因熱毒鬱結、氣血壅滯所致,而燥熱內蘊可加劇熱毒,形成瘡癰。

以「潤下通便」為核心,兼「清熱解毒」之效。方中四仁皆質潤多脂,既可潤腸通便,又能滋陰潤燥,改善腸道乾涸;若熱重加甘蔗汁,取其甘寒生津、清熱解毒之用,符合「熱毒」病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叭嗒杏仁(苦杏仁)

    • 性味苦溫,歸肺、大腸經,具潤腸通便之效。
    • 含油脂可潤滑腸道,苦降之性助通腑氣。
  2. 火麻仁

    • 甘平質潤,專入脾胃、大腸,為潤腸通便要藥。
    • 其脂麻油質能滋養腸道,緩解燥結。
  3. 松子仁

    • 甘溫潤肺、大腸,富含油脂,潤燥功著。
    • 兼補虛益氣,適合虛性燥結。
  4. 柏子仁

    • 甘平入心、大腸,養心安神兼潤腸。
    • 對心火亢盛兼腸燥者尤宜(如癰毒伴煩躁)。

配伍特點

  • 協同增效:四仁皆含天然油脂,共奏「增液潤腸」之效,尤適「津枯便秘」。
  • 標本兼顧:潤燥治標(通便)、滋陰治本(補津液)。熱重加甘蔗汁,清熱生津,助解熱毒。

治療原理

  • 「以潤治燥」:針對腸道失潤病機,透過脂類滋養恢復傳導功能。
  • 「以滑行滯」:油脂滑利特性助穢濁下行,緩解便秘。
  • 「清熱輔助」:甘蔗汁甘寒,既防燥熱傷陰,又助解癰毒之熱蘊。

此方結構簡潔,未用峻下之品,體現「峻藥緩攻」思路,適合慢性燥結或體弱不宜攻下者。

傳統服藥法


叭嗒杏仁3錢,火麻仁3錢,松子仁3錢,柏子仁3錢(各研末)。
若熱重,加甘蔗汁半酒杯。
滾水衝,蓋,俟溫,當茶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四仁湯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四仁湯, 出處:《外科全生集》卷四。 組成:叭嗒杏仁3錢,火麻仁3錢,松子仁3錢,柏子仁3錢(各研末)。 主治:大便燥結或患癰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