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仁橘皮湯中加入杏仁,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橘皮則能理氣寬中,二者合用,可有效緩解肺燥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
二、降氣化痰:杏仁具有降氣化痰之功,能有效清除肺部積痰,配合橘皮理氣化痰,有助於痰液的排出,改善呼吸道疾病。
對於[五仁橘皮湯]中的松子成分,松子性味甘溫,具有滋陰補腎、潤肺止咳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腎虛腰痛、咳嗽等症狀。該方加入松子旨在增強滋陰補腎的作用。
五仁橘皮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桃仁,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有助於治療因血瘀所致的胸悶、腹脹、便祕等症狀。
- 疏肝理氣: 桃仁還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五仁橘皮湯中加入桃仁,可以起到疏肝理氣、調和氣血的作用。
五仁橘皮湯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安神: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腎經,具有滋陰潤燥、寧心安神的作用。五仁橘皮湯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柏子仁的加入可起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心神安定。
- 潤腸通便: 柏子仁還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功效,可以幫助改善便祕症狀。五仁橘皮湯中加入橘皮,具有理氣消脹的作用,但同時可能導致腸燥便祕。柏子仁的加入可以起到緩解便祕、促進排便的作用,使藥效更趨完善。
五仁橘皮湯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消積: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消積、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五仁橘皮湯中加入橘皮,可助於消解食物積滯,緩解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2. 行氣止痛: 橘皮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緩解胸腹脹痛、胃痛等不適。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橘皮亦可起到一定的舒緩作用。
主治功效
五仁橘皮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全國名醫驗案類編》、《增訂通俗傷寒論》、《重訂廣溫熱論》等多部醫書的記載,五仁橘皮湯主要針對體虛便秘,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1. 潤燥滑腸,通利大便:
- 病機: 諸多醫案皆指出,五仁橘皮湯主要用於治療腸燥便秘,多因秋燥或內傷血瘀導致腸道失潤、氣機阻滯,使大便秘結。
- 藥理分析:
- 五仁: 方中杏仁、松子仁、桃仁、柏子仁均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其中:
- 杏仁,配伍橘皮,能通利大腸氣機,使氣行則便通。
- 桃仁,配伍橘皮,能活血化瘀,通利小腸血絡,亦可使大便滑利。
- 郁李仁,能解除氣與水互結,洗滌腸中垢膩,助於排便。
- 松子仁、柏子仁,具有潤燥之性,可助大便排出。
- 橘皮: 理氣健脾,能助於氣機的通暢,並可燥濕化痰,避免痰濕阻滯腸道。
- 五仁: 方中杏仁、松子仁、桃仁、柏子仁均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其中:
- 整體作用: 五仁合用,潤燥滑腸,配伍橘皮,理氣行滯,使腸道恢復濡潤,氣機通暢,從而達到通便的目的。
2. 針對不同兼證,靈活加減:
- 痰多便閉: 若便秘伴有痰多,可加全瓜蔞、薤白等,加強化痰理氣之效。
- 氣滯便秘: 方中本具理氣之功,若氣滯明顯,可合用六磨飲子、枳實導滯丸等,加強下氣導滯之功。
- 瘀血阻滯: 若便秘因瘀血阻滯所致,可合用代抵當丸,以活血化瘀,疏通血脈,使大便通暢。
- 腸燥熱盛: 若腸燥熱盛,可加元明粉、白蜜,增強潤燥通便之力。
3. 適用於體虛便秘:
- 《增訂通俗傷寒論》指出,五仁橘皮湯為「潤燥滑腸,體虛便閉之良方」,強調其適用於體虛而腸燥便秘者。此方不似攻下藥峻烈,而是通過潤燥、理氣、活血等方法,溫和地促進腸道蠕動,使大便自然排出。
4. 應用於其他病證:
- 部分醫案亦提示,五仁橘皮湯可作為輔助用藥,用於治療因氣機不暢或瘀血引起的胸脅疼痛、腹痛等症。
- 在《重訂廣溫熱論》中,此方亦被提及可作痰積胃腸的選方之一。
總結: 五仁橘皮湯以潤燥滑腸為主要作用,輔以理氣活血,適用於體虛便秘,特別是腸燥氣滯、瘀血阻滯所致的便秘。臨床應用時,需辨證論治,根據兼證加減用藥,方能取得良好療效。此方配伍溫和,潤而不滯,下而不傷,為臨床常用之方。
傳統服藥法
甜杏仁3錢(研細),松子仁3錢,鬱李淨仁4錢(杵),原桃仁2錢(杵),柏子仁2錢(杵),廣橘皮錢半(蜜炙)。
若欲急下,加元明粉2錢,提淨白蜜1兩,煎湯代水可也;挾滯,加枳實導滯丸3錢;挾痰,加礞石滾痰丸3錢;挾飲,加控涎丹1錢;挾瘀,加抵當丸3錢;挾火,加當歸龍薈丸3錢;挾蟲,加椒梅丸
潤燥滑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體虛便溏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仁橘皮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甜杏仁3錢(研細),松子仁3錢,鬱李淨仁4錢(杵),原桃仁2錢(杵),柏子仁2錢(杵),廣橘皮錢半(蜜炙)。 主治:潤燥滑腸。主治:體虛便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