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香附湯

CHUAN XIONG XIANG F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肝經 19%
脾經 17%
胃經 12%
腎經 7%
心經 7%
膽經 7%
膀胱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香附湯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能活血行氣,止痛消腫。對於女性經期不順、痛經,以及因氣滯血瘀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2. 疏肝解鬱: 川芎可疏肝解鬱,調節肝氣,對於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脅痛、乳房脹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川芎在川芎香附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治療婦科疾病和肝氣鬱結等病症。

川芎香附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並能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對於肝鬱氣滯、氣血不暢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症狀,香附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川芎香附湯是經典的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由於氣滯引起的各種症狀。在此方中,羌活的加入具有重要的作用。羌活,性味辛、苦,微寒,歸腎、膀胱經,主要功能為祛風、散寒、通痛。其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所引起的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特別適合於風寒侵襲所造成的不適。

在川芎香附湯中,羌活的存在能夠增強方劑的解表功效,使整個方劑在治療氣滯的同時,兼顧到風寒的因素。此外,羌活與其他組方藥材如川芎、香附等相輔相成,也有助於平衡體內的氣機,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總之,羌活在川芎香附湯中不僅是單純的成分,更是整體治療效果的重要推動力,其複合的功效使得方劑在實際應用中更加有效。

川芎香附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健脾燥濕: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止痛的功效。與方中川芎、香附等藥物相配,有助於疏肝解鬱,健脾燥濕,改善因肝氣鬱結、脾虛濕困而導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
  2. 助川芎行氣止痛:蒼朮的辛香之氣,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配合川芎活血行氣,共同發揮止痛的效果,減輕患者疼痛感。

總之,蒼朮在川芎香附湯中起著疏肝解鬱、健脾燥濕、助川芎行氣止痛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川芎香附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川芎香附湯以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為目的,加入細辛可以增強其溫經散寒的作用,尤其適用於寒凝血瘀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
  2. 助川芎活血止痛: 細辛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川芎活血止痛的功效。川芎性溫,味辛、苦,入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兩者相輔相成,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

川芎香附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針對肝氣鬱結、血瘀所致的頭痛、胸脹痛等症狀。方中加入茵陳蒿,其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疏肝解郁的功效。茵陳蒿擅長於清肝膽濕熱,對於肝氣不舒、濕熱內蘊的情況尤為適用。在川芎香附湯中,茵陳蒿與川芎、香附等藥相配伍,不僅能增強疏肝理氣的效果,還能清熱利濕,使整體方劑更適合治療伴有濕熱的肝氣鬱結之症。茵陳蒿的應用,彰顯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特點,使方劑既能疏肝解鬱,又能清熱除濕,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川芎香附湯為調經止痛之良方,方中含菊花,取其清肝明目、散風熱之效。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入肝經,能清肝火、平肝陽,對頭痛目赤、眩暈耳鳴有卓效。方中川芎行氣活血,香附疏肝解鬱,加入菊花,不僅增強了疏肝理氣之功,更兼清熱明目,適合肝火旺盛所致之頭痛、眼目乾澀。此外,菊花還能助眠安神,對於情志不遂、失眠多夢者亦有助益。此三方相輔相成,共奏調肝理氣、清熱安神之效,故在川芎香附湯中加入菊花,實為精妙之筆。

川芎香附湯中加入薄荷,主要考量其清熱解表、疏肝解鬱的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疏肝解鬱之效。

川芎香附湯主治氣滯血瘀、肝鬱脾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症。而薄荷可疏散肝鬱、調和氣血,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肋脹痛等症狀,同時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經絡不通導致的痛經。

因此,加入薄荷可增強川芎香附湯的清熱解表、疏肝解鬱之功效,更全面地治療病症。

川芎香附湯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協同作用:白芷與川芎、香附等藥材皆具疏散風寒、行氣止痛之效。白芷辛溫,能通鼻竅,散風寒,配合川芎、香附,可更有效地疏通經絡,緩解頭風、頭痛等症狀。

二、補益氣血:白芷具有補氣養血之功效,可增強人體正氣,改善氣血運行,進一步促進藥效發揮,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川芎香附湯中加入荊芥,主要是為了增強其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 的功效。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解表散風、宣肺止咳、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與川芎、香附等藥材協同作用,疏散風寒,解除因氣滯血瘀、寒凝經脈所致的疼痛。

此外,荊芥還有疏散風熱、宣通鼻竅的作用,對於因風寒犯肺、鼻塞不通等症狀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川芎香附湯中加入荊芥,可提高其治療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川芎香附湯中添加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 川芎香附湯中,川芎、香附等藥材性偏辛溫,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能有效緩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辛烈,避免對腸胃造成刺激,並有助於減緩藥物毒性。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的作用,與川芎香附等藥材配伍,能增強活血化瘀、疏肝解鬱的效果,共同達到治療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症狀的目的。

主治功效


川芎香附湯:中醫常用治療頭痛的方劑。

頭痛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中醫認為頭痛的原因很多,包括外感風寒、內傷肝脾、氣血虛虧、肝火上炎等,不同原因導致的頭痛,治療方法也不同。

川芎香附湯組成:

川芎香附湯是中醫常用治療頭痛的方劑,其組成包括:

  1.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
  2.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3.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4.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5.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6.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
  7.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
  8.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9.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10.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11.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川芎香附湯功效:

川芎香附湯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由於嚴寒的入侵、大腦後面疼痛,以及傷寒和感冒引發的各種頭痛。

川芎香附湯適用症狀:

  1. 外感風寒頭痛:川芎香附湯可疏散風寒,緩解頭痛,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鼻塞等症狀引起的頭痛。
  2. 內傷肝脾頭痛:川芎香附湯可疏肝理氣,調理氣血,緩解頭痛,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等症狀引起的頭痛。
  3. 氣血虛虧頭痛:川芎香附湯可補氣補血,益氣活血,緩解頭痛,常用於治療氣血虛虧、貧血等症狀引起的頭痛。
  4. 肝火上炎頭痛:川芎香附湯可清熱降火,鎮靜安神,緩解頭痛,常用於治療肝火上炎、心煩意亂等症狀引起的頭痛。

川芎香附湯使用注意:

  1. 川芎香附湯屬於中藥方劑,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2. 川芎香附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出現副作用。
  3. 川芎香附湯不適合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服用。
  4. 川芎香附湯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以免出現藥物相互作用。

總結:

川芎香附湯是中醫常用治療頭痛的方劑,其組成包括川芎、香附、羌活、蒼朮、細辛、茵陳蒿、菊花、薄荷、白芷、荊芥、甘草等11味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由於嚴寒的入侵、大腦後面疼痛,以及傷寒和感冒引發的各種頭痛。川芎香附湯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宜長期服用或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

傳統服藥法


川芎1兩,香附子1兩,羌活1兩,蒼朮(米泔浸)1兩,細辛7錢半,茵陳7錢半,甘菊2兩,薄荷2兩,白芷2兩,荊芥8錢,甘草8錢。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食後茶清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川芎香附湯, 出處:《醫統》卷五十三。 組成:川芎1兩,香附子1兩,羌活1兩,蒼朮(米泔浸)1兩,細辛7錢半,茵陳7錢半,甘菊2兩,薄荷2兩,白芷2兩,荊芥8錢,甘草8錢。 主治:厥頭痛,風寒腦後疼,及傷寒傷風,一切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