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湯

XUAN C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肝經 20%
心經 16%
腎經 12%
胃經 12%
脾經 8%
小腸經 4%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玄參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玄參湯用於熱病傷陰,心煩不眠,口渴咽乾,以及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發熱等症狀,生地黃可以清熱瀉火,滋陰生津,緩解這些症狀。
  2. 滋陰潤燥: 玄參湯中,玄參也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生地黃則更側重於滋陰潤燥,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陰清熱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玄參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玄參湯主治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牡丹皮可輔助玄參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促進病竈消退。
  2. 緩解瘀血阻絡:牡丹皮可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瘀血阻絡,促進病竈恢復。玄參湯中加入牡丹皮,可以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壅盛引起的咽喉腫痛,並可預防局部組織因炎症反應而出現的瘀血阻絡。

玄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玄參味苦寒,入肺、腎經,善於清熱解毒、涼血滋陰,但性寒偏涼。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寒涼的作用。加入甘草能減緩玄參的寒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使藥性更為平和,提高藥效,並減輕副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玄參相配,能協同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的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甘草還能調和氣血,補益脾胃,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進一步提升療效。

玄參湯以玄參為君藥,主要因為玄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是治療熱毒壅盛、血分有熱等症狀的要藥。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對於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癰腫疔毒等症狀,均有顯著的療效。同時,玄參還能滋陰潤燥,對於熱邪傷津、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玄參在玄參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方劑的關鍵組成部分。

玄參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引藥下行,促進藥效: 玄參性寒,偏於清熱涼血,但其藥力偏於上焦,不易下達血分。川牛膝性溫,善於引藥下行,可引玄參入血分,增強其涼血止血之效。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配合玄參清熱解毒,共同治療瘀血阻滯、疼痛腫脹等症。例如,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則川牛膝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腫痛。

玄參湯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玄參性寒,善於清熱解毒,而赤芍則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見長。兩者合用,可增強清熱涼血之力,並促進血行,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症狀,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齒齦腫痛等。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玄參寒涼,長期服用可能寒涼傷脾胃。赤芍性微寒,具有緩解玄參寒涼之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增強療效。

玄參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玄參湯主治熱毒熾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作用,可輔助玄參清熱解毒,並促進毒邪外散,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利咽開音,宣肺止咳: 玄參湯對於咽喉腫痛、失音等症效果顯著。荊芥入肺經,能宣肺利咽,開音止咳,可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狀,與玄參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利咽開音,宣肺止咳的效果。

玄參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與玄參、生地等藥物相配合,能更有效地清熱瀉火,解毒消腫。
  2. 滋陰潤燥: 天花粉入肺、腎經,能滋陰潤燥,與玄參、麥冬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更好地滋養陰液,緩解燥熱症狀。

總而言之,天花粉在玄參湯中的加入,既能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又能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熱病、消腫止痛的療效。

主治功效


玄參湯是由生地黃、牡丹皮、甘草、玄參、川牛膝、赤芍、荊芥、天花粉等8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牡丹皮: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等功效。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荊芥: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天花粉: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玄參湯適用於胃中積熱,上下竄動,忽冷忽熱,沒有固定顏色的症狀。

玄參湯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適用於上述症狀。玄參湯中,生地黃、牡丹皮、川牛膝、赤芍、荊芥等成分具有清熱涼血之效;甘草、玄參、天花粉等成分具有滋陰潤燥之效。兩者合用,可以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緩解胃中積熱,上下竄動,忽冷忽熱,沒有固定顏色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玄參(去蘆)1兩, 地骨皮1兩 升麻1兩半, 前胡1兩半(去蘆) 酸棗仁2錢, 羚羊角屑2兩。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半,去滓,食後溫服,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有出血傾向,應慎用。
  • 本方有清熱涼血的作用,如果有虛寒體質,應慎用。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結膜炎耳聾麻痺乳腺炎五十肩乳房腺體瘤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焦慮恐懼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慢性腎衰竭痲風 [漢生氏病]鏈球菌性咽喉炎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淋巴肉瘤及組織肉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

相同名稱方劑


玄參湯, 出處:《傷寒大白》卷一。 組成:玄參、山梔、麥冬、天花粉、桔梗、知母、薄荷、甘草、黃芩。 主治:清肺潤燥。主治:實火咽痛。

玄參湯, 出處:《慈幼新書》卷七。 組成:生地、丹皮、甘草、玄參、牛膝、赤芍、荊芥、花粉。 主治:胃中鬱熱,赤白遊風,往來不定,無色可觀。

玄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 組成:玄參(堅者)1兩,羚羊角(鎊)3分,升麻3分,射乾3分,芍藥半兩,木通(銼)半兩。 主治:傷寒咽喉痛,壅塞不通,口苦。

玄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組成:玄參8兩,白薇8兩,茯神(去木)8兩,山梔子仁8兩,羚羊角(鎊)8兩,石膏(碎)5兩,人參1兩半,生地黃(洗,控乾)5兩。 主治:心實熱,驚悸喜笑,心神不安。

玄參湯, 出處:《濟生》卷五。 組成:生地黃(洗)、玄參、五加皮(去木)、黃芩、赤茯苓(去皮)、通草、石菖蒲、甘草(炙)、羚羊角(鎊)、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主治:腎臟實熱,心胸煩悶,耳聽無聲,四肢拘急,腰背俯仰強痛。

玄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 組成:玄參3分,紫蘇葉3分,木通(銼)3分,枳殼(去瓤,麸炒)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麥門冬(去心,炒)1兩1分,羚羊角(鎊)1分半,生乾地黃3兩。 主治:肺風熱,鼻內生瘡,煩悶脅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