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化毒丹

SAN QI HUA DU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肺經 15%
心經 14%
胃經 12%
脾經 12%
腎經 8%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三七化毒丹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熱,解毒消腫: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的功效。三七化毒丹主要用於治療外傷感染、腫毒瘡瘍等,荊芥可疏散局部熱毒,促進傷口癒合,輔助三七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2. 通絡止痛,散瘀消腫:荊芥還具有通絡止痛、散瘀消腫的作用。在治療外傷感染中,荊芥可幫助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修復,減輕疼痛,並配合三七的活血化瘀效果,加速腫痛消退。

三七化毒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毒消腫: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的功效。三七化毒丹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防風能有效驅散傷處的風熱之邪,減輕腫痛,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三七化毒丹中其他藥材如三七、川芎等偏於活血化瘀,而防風的疏風解表之性可平衡藥性,避免藥力過於偏於活血,同時也增強了藥物的整體治療效果。

三七化毒丹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三七化毒丹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疼痛,配合三七等藥材,協同增效。
  2. 消腫止痛: 乳香還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緩解因外傷、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腫脹疼痛。三七化毒丹中加入乳香,可增強其消腫止痛功效,加速傷患恢復。

三七化毒丹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從而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三七化毒丹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沒藥的加入能增強藥效,促進傷口癒合。
  2. 抗菌消炎: 沒藥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抑制細菌生長,預防感染。三七化毒丹常用於治療外傷感染,沒藥的加入能增強抗菌效果,防止傷口惡化。

三七化毒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毒消腫: 白僵蠶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三七化毒丹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白僵蠶的清熱解毒之性,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腫痛,配合三七活血化瘀之效,相輔相成。
  2. 祛風通絡: 白僵蠶亦具有祛風通絡之效,能舒筋活絡、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三七化毒丹中加入白僵蠶,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三七化毒丹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其中,全蠍作為方劑中的一味藥材,其作用與組成的整體療效密切相關。

全蠍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其性味辛、平,入肝經,有很好的驅邪解毒作用。全蠍能夠攻擊瘀血,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治療因血滯所引起的腫脹、疼痛等症狀具有顯著效果。此外,全蠍還被認為具有很好的祛風解痙效果,對於某些由風濕引起的疼痛有輔助療效。

在三七化毒丹中,通過全蠍的搭配,使方劑的功能更加全面,既有活血化瘀的基礎作用,又能透過全蠍的解毒功效,加強對毒邪的清除,使治療效果更佳。因此,全蠍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也提升了三七化毒丹的整體協同作用。

三七化毒丹中加入蜈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解毒化瘀: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一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病症,蜈蚣能有效化解毒素,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二、 活血通絡:蜈蚣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能夠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一些風濕痺痛、麻木癱瘓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三七化毒丹中加入蜈蚣,旨在發揮其解毒化瘀、活血通絡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治療相關病症。

三七化毒丹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穿山甲性味辛、涼,歸肝、胃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三七化毒丹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穿山甲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配合三七活血化瘀的效果。
  2. 解毒散結: 穿山甲亦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癰疽瘡毒等症。三七化毒丹中加入穿山甲,可增強其解毒功效,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促進傷口的癒合。

三七化毒丹中包含三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三七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清除瘀血,消腫止痛。這對於毒素入侵導致的瘀血腫痛,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2. 止血生肌: 三七亦具有止血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對於毒素入侵引發的傷口潰瘍,三七可以促進組織修復,加速痊癒。

因此,三七在三七化毒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清除毒素,促進傷口癒合,達到化毒解毒的功效。

三七化毒丹中含有硃砂,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志不清、口舌生瘡等症。
  2. 鎮心安神: 硃砂能鎮心安神,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

三七化毒丹中硃砂的添加,主要是為了加強其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效,但由於硃砂為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三七化毒丹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毒驅邪: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的功效。在方劑中,可解蛇毒、蟲毒等外邪,並驅除體內積聚的毒素。
  2. 活血化瘀: 雄黃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瘀血,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此作用與三七的活血化瘀功效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的治療效果。

總之,雄黃在三七化毒丹中,起着解毒驅邪、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蛇蟲咬傷、跌打損傷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七化毒丹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分析:

三七化毒丹由多味藥材組成,其藥性各有側重,共同發揮解毒散結、活血止痛之功。方中:

  • 荊芥、防風: 兩者皆具發散之性,荊芥偏於疏散風熱,止痛解毒;防風則長於祛風散寒,緩急止痛。兩藥相合,可疏解體表風邪,減輕疼痛。
  • 乳香、沒藥: 皆為活血止痛之要藥。乳香長於活血止痛、調和氣血,沒藥則擅長消癥散瘀、止痛生肌。兩藥合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瘀滯,並有助於創面修復。
  • 白僵蠶、全蠍、蜈蚣: 此三味藥皆具息風解毒之功。白僵蠶能解毒散結,平肝息風;全蠍則可通絡止痛,祛風解毒;蜈蚣具有破癥散結,鎮驚定搐之效。三者合用,能增強解毒散結之力,亦可緩解因毒邪引發的痙攣抽搐等症狀。
  • 穿山甲: 功能消癥散積,通經下乳,善於疏通經絡,化解瘀積。
  • 三七: 具有止血化瘀,散結生新之功,可助於消除局部瘀血,促進組織新生。
  • 紅砂、雄黃: 紅砂能安神定志,清心開竅,具有安神定驚的作用;雄黃則可殺蟲解毒,驅邪療癥。二者合用,可加強解毒之力,並能安定心神,防止邪毒侵擾。

治療原理:

綜合上述分析,三七化毒丹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解毒散結: 方中多味藥物,如白僵蠶、全蠍、蜈蚣、雄黃等,皆具解毒散結之功,能有效清除體內或局部之毒邪,散解凝滯之結塊。
  2. 活血化瘀: 乳香、沒藥、穿山甲、三七等藥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局部瘀滯,加速炎症消散,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創面的修復。
  3. 祛風止痛: 荊芥、防風能疏散風邪,緩解疼痛;全蠍、蜈蚣亦可祛風止痛,共同作用之下,可減輕因風邪或毒邪引起的疼痛。
  4. 安神定志: 紅砂能安神定志,有助於穩定患者情緒,並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的清除體內毒邪。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三七化毒丹主治「楊梅疳瘡,魚口便毒,不拘新久,服神效散未癒者」。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這些疾病多屬於皮膚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多與濕熱蘊結或毒邪侵襲有關。三七化毒丹針對這些病機,通過解毒散結、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等多重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慈幼新書》中亦指出:「服前藥未愈者,更服此丸立效」,再次肯定了三七化毒丹對於久治不愈的瘡瘍具有顯著療效,尤其是在其他藥物效果不佳的情況下。

總而言之,三七化毒丹針對多種瘡瘍腫毒,具有顯著的解毒散結、活血化瘀、止痛之效,尤其適用於久治不癒的頑固性瘡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兒、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淋巴腺炎

相同名稱方劑


三七化毒丹, 出處:《慈幼新書》卷十一。 組成:荊芥5錢,防風5錢,乳香5錢,沒藥5錢,僵蠶5錢,全蠍5錢,蜈蚣5錢,穿山甲5錢,三七葉(酒洗)5錢,朱砂3錢,雄黃3錢。 主治:楊梅疳瘡,魚口便毒,不拘新久,服神效散未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