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胃散

SHOU W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十九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20%
胃經 15%
心經 10%
膀胱經 7%
肝經 7%
腎經 7%
膽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守胃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脾,固護胃氣: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效。對於胃氣虛弱、脾胃失調所致的胃脘疼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人參可起到補益脾胃、固護胃氣的作用。
  2. 扶正祛邪,增強抵抗力: 人參有較好的免疫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對於一些由脾胃虛弱、正氣不足所導致的胃病,人參能扶正祛邪,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總體而言,守胃散中加入人參,旨在通過補益脾胃、固護胃氣、增強抵抗力等作用,達到治療胃病的目的。

守胃散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固護胃陰: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護中焦之功。對於脾胃虛弱、胃陰不足所致的胃脘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白朮能補益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正常,並滋養胃陰,緩解疼痛。
  2. 燥濕止瀉,固護脾胃: 守胃散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溼困脾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白朮能燥濕健脾,祛除寒濕,使脾胃功能恢復,從而有效緩解腹痛、泄瀉。

守胃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利濕,和胃止嘔: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胃中濕濁過多,易導致脾胃不和,出現嘔吐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止嘔的作用。
  2.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茯苓利水滲濕,能將胃中積聚的濕氣排出,有助於消腫止痛,改善胃部不適。

總之,茯苓在守胃散中起到健脾利濕、和胃止嘔、利水滲濕、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部疾病,緩解嘔吐、腹痛等症狀。

守胃散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胃: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滋陰養肺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山藥能起到調理脾胃,增進食慾的作用。
  2. 固澀止瀉: 山藥富含黏液蛋白,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山藥能起到收斂止瀉的功效。

總而言之,守胃散中加入山藥,主要是利用其健脾益胃、固澀止瀉的功效,以達到調理脾胃、改善消化功能、緩解腹瀉的目的。

守胃散中包含白扁豆,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健脾和胃: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食少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2. 止瀉止嘔:白扁豆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的功效,可以緩解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引起的腹瀉、嘔吐等症狀。

因此,白扁豆在守胃散中,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止瀉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進而達到守胃護胃的效果。

守胃散中加入葛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止嘔: 葛根具解表散寒、生津止渴之效。若胃脘不適伴有表寒、惡寒發熱等症狀,葛根可解表散寒,緩解不適,進而止嘔。
  2. 疏肝理氣: 葛根亦可疏肝理氣,調節氣機。若胃脘不適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引起,葛根可疏肝理氣,調和脾胃,緩解胃脘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葛根在守胃散中,不僅有助於緩解胃脘不適,更可改善相關伴隨症狀,發揮協同作用。

守胃散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嘔: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其辛溫之性可溫暖脾胃,燥濕化痰,止嘔逆。對於脾胃虛寒、寒濕阻滯導致的胃脘冷痛、嘔吐等症狀,天南星可起到溫中止嘔的效果。
  2. 化痰止咳: 天南星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有效改善痰多、咳嗽等症狀。在守胃散中,天南星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增強止嘔效果,同時兼顧化痰止咳,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守胃散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緩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烈之性,避免傷胃。守胃散中其他藥材如黃連、黃柏等,均性寒苦,甘草可減緩其寒涼之性,保護胃氣。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藥物吸收,提高藥效。同時,甘草還有止痛、解毒等作用,能更有效地改善胃痛、胃脹等症狀。

守胃散中包含藿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止嘔: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理氣和胃、止嘔的作用。對於因濕濁中阻、胃氣不和引起的嘔吐、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藿香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有助於守護胃氣,穩定胃功能。

2. 消除穢濁: 守胃散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濕濁內阻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藿香的芳香化濕作用,能有效去除體內濕濁,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消化吸收,從而達到守護胃腸的效果。

守胃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利用其疏風散寒、止痛的功效,以緩解胃痛。

防風味辛性微溫,入膀胱、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作用。胃痛常因寒邪客胃、氣滯血瘀所致,防風可以驅散寒邪,溫通經絡,緩解疼痛。此外,防風還有止吐的作用,可以減輕胃寒引起的嘔吐症狀。因此,守胃散中加入防風,可以有效地緩解胃寒所致的胃痛、嘔吐等症狀。

守胃散中加入天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熄風,止痙止痛:天麻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痛的功效。胃痛常因肝氣犯胃、氣滯血瘀而引起,天麻能平息肝陽,解除肝氣犯胃的病症,從而緩解胃痛。
  2. 養血安神,改善睡眠:天麻還具有養血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胃痛常常伴隨失眠、心煩等症狀,天麻能改善睡眠品質,從而緩解胃痛帶來的不適。

綜上所述,守胃散中加入天麻,是利用其平肝熄風、止痙止痛和養血安神、改善睡眠的功效,以更全面地治療胃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守胃散」是一款專門針對兒童脾胃虛弱、容易腹瀉而研製的藥方,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山藥、白扁豆、葛根、天南星、甘草、藿香、防風、天麻等,各味藥材互相配合,共同發揮補氣健脾、止瀉固腸的作用。

人參補氣健脾,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失眠、多夢等症。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增強體質,緩解疲勞,增強體力,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補氣,增強免疫力;多醣類和澱粉質具有輕微止瀉作用;可健脾和中,消暑化濕;含有豆酚等成分,能促進新陳代謝,調節水分平衡,達到消暑解熱的效果;可解毒,能治療草木中毒、酒毒、河豚毒等;含多酚類化合物和澱粉質,能刺激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平衡,固定帶下。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適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藿香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幫助驅除濕氣、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止嘔嘔吐、化濕和胃、止咳化痰、祛風除濕、解暑和胃、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適用於癲癇、驚風等症;眩暈、頭痛、麻痺等症;頭痛、偏頭痛等症狀;肝血不足等症;神經衰弱、失眠等症,但不宜過量服用,孕婦、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白茯苓(去黑皮)、山藥、白扁豆(炒)、乾葛、天南星(炮)、甘草(微炙)、藿香葉、防風、天麻各等分。
如大瀉不止,危急,每服入沈香、肉豆蔻各少許。
調理脾胃,進乳食。
上為細末。
每服1錢,水1盞,冬瓜子20粒,生薑1小片,同煎至4分,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補作用,陰虛內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同名稱方劑


守胃散, 出處:《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五。 組成:南星、防風、白朮、人參、茯苓、山藥、木香、沉香、瓜仁、白豆蔻(一方加白扁豆、乾薑)。 主治:婦人吐瀉。

守胃散, 出處:《百一》卷十九。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去黑皮)、山藥、白扁豆(炒)、乾葛、天南星(炮)、甘草(微炙)、藿香葉、防風、天麻各等分。 主治:調理脾胃,進乳食。主治:小兒陰陽不和,吐瀉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