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薊湯
SHAN J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4%
胃經 27%
肺經 21%
心經 11%
腎經 5%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去蘆頭)2錢半,白茯苓(去皮)2錢半,白朮2錢半,甘草(炙)2錢半,藿香葉(去土)2錢半,丁香1錢,糯米100粒(炒令黃),白扁豆30粒(炒)。
上為細末。
每服1錢,乳食前煎生薑、大棗湯調下。
用法中「乳食前」,原作「乳食空」。據《普濟方》改。
方劑組成解釋
山薊味苦、辛,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化痰止嘔的功效。本方以山薊為君藥,配伍人參、茯苓、白朮、甘草、藿香、丁香、糯米、白扁豆等,共奏健脾和胃,化痰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小兒胃氣虛弱、乾噦嘔吐、精神昏困、乳食全減的患者。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山薊湯,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組成:人參(去蘆頭)2錢半,白茯苓(去皮)2錢半,白朮2錢半,甘草(炙)2錢半,藿香葉(去土)2錢半,丁香1錢,糯米100粒(炒令黃),白扁豆30粒(炒)。 主治:小兒胃氣怯弱,乾噦嘔吐,精神昏困,乳食全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