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薊湯
SHAN J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山薊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考慮到其 補氣固本 的作用。
山薊性寒,擅長清熱解毒,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氣虛,影響療效。人參性溫,能補益元氣,中和山薊的寒性,避免損傷正氣。此外,人參還能 扶正祛邪,提升機體抵抗力,更有效地對抗病邪,增強治療效果。
因此,在山薊湯中加入人參,能有效 平衡藥性,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山薊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山薊湯以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為主,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有助於排除體內濕熱,配合山薊藥性,加強利濕消腫的效果。
- 健脾益氣:山薊湯中部分藥物如山薊、柴胡等,帶有苦寒之性,容易損傷脾胃。茯苓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保護脾胃功能,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導致脾胃虛弱。
山薊湯中加入白朮,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效。山薊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肝鬱氣滯所致的各種病症,白朮在此可健脾益氣,助脾運化水濕,提升機體抗病能力,為藥方整體療效提供支持。
- 輔助止痛:山薊湯中常配伍具有疏肝解鬱、清熱利濕功效的藥物,白朮加入可與之相輔相成,既能健脾益氣,又能輔助止痛,起到協同作用,進一步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疼痛。
山薊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山薊性寒,甘草性甘溫,兩者相配,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減輕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效更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緩解疼痛、補氣和益脾胃的功效,可以增強山薊的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功效,使整體方劑更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
因此,甘草在山薊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調和藥性,還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安全、更有效。
山薊湯中加入藿香,主要是為了其芳香化濕、理氣解鬱的功效。
山薊湯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瘡瘍腫毒、吐血、衄血等病症。而藿香性味辛溫,能疏散風邪、化解濕濁,並可行氣解鬱,緩解因熱毒蘊結而導致的胸悶、氣逆等症狀。
因此,在山薊湯中加入藿香,不僅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之效,更能促進氣血運行、消散鬱熱,使藥效更為全面。
山薊湯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胃止嘔:丁香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山薊湯主治寒凝氣滯、胃脘疼痛、嘔吐等症,丁香可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嘔吐症狀。
二、行氣止痛:丁香辛溫,能行氣止痛,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丁香可以起到舒緩疼痛的作用。山薊湯中加入丁香,可提升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的痛苦。
山薊湯中加入糯米,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澀止瀉:糯米性溫,味甘,具有固澀止瀉的作用。山薊湯本身偏寒涼,糯米的加入可以中和寒性,防止過度寒涼而導致腹瀉。
- 補益脾胃:糯米能健脾胃,補中氣,對於因脾胃虛弱而引起的腹瀉有輔助療效。山薊湯多用於治療溼熱下注、脾胃不和引起的腹瀉,糯米的加入可以增強整體的補益效果。
總之,山薊湯中加入糯米,主要起到固澀止瀉和補益脾胃的功效,以增強藥效並防止過度寒涼,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山薊湯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化濕: 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化濕、消暑利濕的功效。山薊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導致的肝膽濕熱,腹脹腹痛等症狀。白扁豆能健脾化濕,有助於將濕熱之邪從脾胃中祛除,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清除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 和中緩急: 白扁豆能和中緩急,對於因濕熱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加入白扁豆能使藥效更加溫和,避免藥性過於峻猛,更利於患者的接受。
主治功效
山薊湯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弱,出現口乾、嘔吐、精神萎靡、不吃奶等症狀。方劑組成包括:人參、茯苓、白朮、甘草、藿香、丁香、糯米、白扁豆等。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糯米:清熱解毒、止瀉、健脾胃、解毒、補中益氣、溫裡溫中、止汗。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山薊湯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陰、止嘔止瀉、安神益智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弱,出現口乾、嘔吐、精神萎靡、不吃奶等症狀。
山薊湯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陰,止嘔止瀉,安神益智的功效。可治療小兒脾胃虛弱,出現口乾、嘔吐,精神萎靡,不吃奶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去蘆頭)2錢半,白茯苓(去皮)2錢半,白朮2錢半,甘草(炙)2錢半,藿香葉(去土)2錢半,丁香1錢,糯米100粒(炒令黃),白扁豆30粒(炒)。
上為細末。
每服1錢,乳食前煎生薑、大棗湯調下。
用法中「乳食前」,原作「乳食空」。據《普濟方》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小兒胃氣虛弱、乾噦嘔吐、精神昏困、乳食全減的患者。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山薊湯,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組成:人參(去蘆頭)2錢半,白茯苓(去皮)2錢半,白朮2錢半,甘草(炙)2錢半,藿香葉(去土)2錢半,丁香1錢,糯米100粒(炒令黃),白扁豆30粒(炒)。 主治:小兒胃氣怯弱,乾噦嘔吐,精神昏困,乳食全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