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調中正胃散中含有藿香,主要原因如下:
- 和胃止嘔: 藿香性溫,能行氣解鬱,和胃止嘔。對於脾胃氣滯,飲食不節導致的嘔吐,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發表解暑: 藿香芳香闢穢,能發表解暑,對於暑濕所致的胃腸不適,如腹痛、腹瀉,也能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因此,調中正胃散中加入藿香,可有效緩解胃氣不和,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各種症狀,提升藥方治療效果。
調中正胃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和胃止嘔: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和胃止嘔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虛乏力、食少納呆、嘔吐泄瀉等症狀,白朮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緩解胃部不適。
- 補氣升陽,助藥力: 調中正胃散的組成中,多以健脾和胃藥為主,而白朮補氣升陽,能幫助藥力更好地發揮,使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調中正胃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健脾: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的功效。調中正胃散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人參可以補益脾胃之氣,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 扶正祛邪: 人參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各種病症,如腹瀉、嘔吐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人參在調中正胃散中起到補氣健脾、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提高機體抵抗力。
調中正胃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和胃: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茯苓能起到健脾益氣、和胃止嘔的作用,改善消化功能,促進食慾。
- 利水滲濕: 茯苓具有利水滲溼的功效,能祛除脾胃溼氣,緩解脾胃負擔,從而幫助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促進機體健康。
總而言之,茯苓在調中正胃散中起到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消化不良等症狀。
調中正胃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方劑中其他藥物可能偏寒涼或偏溫熱,甘草可以緩和藥性,避免藥性過烈而傷胃。
- 緩解副作用:甘草能緩解其他藥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緩解黃芩的苦寒之性對脾胃的刺激。同時,甘草也有益氣健脾的功效,有助於胃腸功能的恢復。
總而言之,甘草在調中正胃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緩解副作用,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調中正胃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其揮發油中的橙皮甙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 和胃止嘔:陳皮能理氣降逆,止嘔消痰。對於因脾胃不和、氣逆上衝引起的嘔吐,陳皮能起到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止嘔。
因此,陳皮在調中正胃散中起到理氣健脾、和胃止嘔的作用,有助於調節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狀。
中藥方劑[調中正胃散]中包含[山藥],因為山藥具有健脾養胃、補肺益腎的作用。山藥能夠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有良好的效果。在調中正胃散中加入山藥,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方劑的療效,特別對於消化系統的問題有良好的效果。
調中正胃散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其健脾和胃、消暑解毒的功效。
白扁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暑解毒之效。其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此外,白扁豆還能清熱解毒,對於暑濕所致的胃腸不適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在調中正胃散中加入白扁豆,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和胃健脾、消暑解毒的功效,進而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慾,緩解胃腸不適。
調中正胃散中加入半夏曲,主要是針對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半夏本身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而曲製後,藥性更溫和,且有助於增強其燥溼化痰的力量,並減少其對胃的刺激。對於因濕痰阻滯、脾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半夏曲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半夏曲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抑制胃氣上逆,對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也有療效。
調中正胃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和胃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導致的嘔吐、噁心、腹痛等症狀,生薑能起到溫胃散寒,和中止嘔的作用。
2. 促進消化: 生薑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於飲食不當、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生薑能起到溫胃健脾、助消化吸收的作用。
主治功效
調中正胃散
中藥方劑「調中正胃散」,主要成分是:
**藿香:**發汗解表,健脾開胃,解暑利濕,理氣安胎。
**白朮:**補氣益氣,燥濕利水,健脾益氣,溫中止瀉。
**人參:**補氣升陽,補氣益血,益智健腦,潤肺止渴。
**茯苓:**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止瀉和胃。
**甘草:**補氣益氣,清熱解毒,解痙止痛,益氣活血。
**陳皮:**醒脾開胃,理氣化痰,燥濕健脾,理氣調中。
**山藥:**滋補強壯,補氣健脾,收縮止瀉,益肺止咳。
**白扁豆:**益氣補虛,利水滲濕,健脾除濕,和胃消暑。
**半夏曲:**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除煩安神,溫中止瀉。
**生薑:**散寒發汗,溫中止瀉,解毒止嘔,益氣和胃。
主治功效
嬰兒及兒童肚子不舒服、胃氣不正常。
胃部寒冷被熱氣傷害,會出現嘔吐、煩躁,精神不振、沒有力氣,吃不下東西,身體虛弱想睡覺,但睡不好。
組成介紹
藿香: 具有芳香化濕、健脾、止嘔等功效。
白朮: 具有補氣、健脾、利水等功效。
人參: 具有補氣、益血、安神等功效。
茯苓: 具有健脾、利水、安神等功效。
甘草: 具有補氣、益氣、清熱等功效。
陳皮: 具有開胃、化痰、理氣等功效。
山藥: 具有滋補、強壯、收斂等功效。
白扁豆: 具有益氣、補虛、利水等功效。
半夏曲: 具有燥濕、化痰、降逆等功效。
生薑: 具有發汗、散寒、止嘔等功效。
總結
調中正胃散是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利水、化痰等功效,常用於嬰兒及兒童肚子不舒服、胃氣不正常,胃部寒冷被熱氣傷害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藿香葉、白朮、人參、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山藥、白扁豆(炒)、半夏曲、川白薑各等分。上為末。
每服1錢,水1小盞,生薑2小片,棗子半個,煎2-3沸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調中正胃散, 出處:《活幼口議》卷十九。 組成:藿香葉、白朮、人參、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山藥、白扁豆(炒)、半夏曲、川白薑各等分。 主治:嬰孩小兒中脘不和,胃氣不正,胃冷傷熱,吐逆煩悶,神困力乏,飲食不美,虛弱思睡,睡不安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