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化毒湯

SHI QUAN HUA D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脾經 21%
肺經 11%
腎經 11%
肝經 11%
胃經 4%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膽經 2%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扶正:人參為補氣之要藥,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免疫力。十全化毒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血虧虛、正氣不足導致的各種病症,人參的補氣作用有助於提升患者體質,抵抗病邪入侵,促進康復。
  2. 調和藥性:十全化毒湯中包含多味藥材,藥性較為偏寒涼,人參的溫補作用可以起到中和寒涼之氣,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過寒而損傷脾胃。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瀉止汗之功。十全化毒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血兩虛、正氣不足之症,白朮可補益脾胃,增強機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從而有利於化解毒素,促進疾病恢復。

2. 扶正祛邪:白朮具有燥濕利水之效,可去除體內濕邪,而濕邪易阻礙氣血運行,影響正氣的生成和流通。十全化毒湯中加入白朮,可通過燥濕利水,幫助機體排除濕邪,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提高正氣,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扶正祛邪:熟地黃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功。十全化毒湯以清熱解毒為主,但同時需顧及正氣,熟地黃可補益氣血,增強患者抵抗力,以利於機體抗禦毒邪。
  2. 協調藥性,相輔相成:熟地黃與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等相配伍,能起到協調藥性、相輔相成的作用。熟地黃能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使藥性更趨於平和,達到更好的療效。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兩大作用: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 十全化毒湯治療多種熱毒病症,常伴隨氣血瘀滯、血虛等症。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其能補益心脾,促進血液生成,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驅散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2. 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 當歸含有揮髮油、皁苷等成分,能促進其他藥物成分的吸收,提高藥效。其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清除熱毒,改善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扶正,增強抵抗力: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益衛固本的功效。十全化毒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血虛弱、正氣不足導致的瘡瘍、癰疽、腫毒等疾病。黃耆能補益氣血,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促進瘡瘍的癒合。
  2. 扶正祛邪,促進癒合: 十全化毒湯的組成中,多為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物,這些藥物在清除邪毒的同時,也會消耗患者的正氣。黃耆補氣扶正,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損傷正氣,而影響療效。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牛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牛蒡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由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症狀,牛蒡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 疏散風熱:牛蒡還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在十全化毒湯中,牛蒡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利水滲濕: 十全化毒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濕熱內蘊的疾病,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將體內過多的濕熱排出,有助於清除毒素,減輕病症。

二、健脾安神: 茯苓兼具健脾和安神的作用。熱毒入侵,往往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而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使藥物更易吸收,並促進毒素的排泄。同時,茯苓也能安神定志,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煩躁不安等症狀。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源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十全化毒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感染性疾病,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清除毒素、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疏散風寒:川芎還具有疏散風寒的作用,可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寒熱交替、頭痛發熱等症狀。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肉桂,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肢體麻木、畏寒怕冷等症狀,肉桂可起到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2. 補腎壯陽: 肉桂能補腎陽,益精血,對於腎陽虛所致的陽痿、早洩、腰膝酸軟、肢冷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肉桂在十全化毒湯中發揮溫陽散寒、補腎壯陽的功效,幫助改善因寒邪入侵或腎陽虛所導致的各種症狀。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性之功效。十全化毒湯方藥較多,藥性偏寒涼,加入甘草可緩解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其他藥物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療效。例如,甘草與黃芪配伍,可增強補氣固表的作用,與黃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

總之,甘草在十全化毒湯中,扮演著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重要角色,使其藥效更趨平和有效。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熱毒攻伐,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養血柔肝之效。熱毒攻伐,易損傷肝陰,導致肝血不足,出現發熱、口渴、心煩等症狀。白芍可清熱解毒,滋養肝血,緩解熱毒對肝臟的損傷。
  2. 調和藥性,協同作用: 十全化毒湯中藥材多性溫熱,如黃芪、當歸等,容易燥熱傷陰。白芍性涼,可調和藥性,避免燥熱之弊,同時更能協同其他藥材,增強化毒解毒、扶正固本的效果。

十全化毒湯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其 清熱利濕通經活絡 的功效。

木通性寒味苦,入膀胱、腎經,能清熱瀉火,利尿通淋,對於熱毒蘊結、濕熱內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同時,木通也能通經活絡,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散瘀止痛,對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症狀,亦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因此,在十全化毒湯中加入木通,一方面能有效清熱解毒,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疏通經絡、化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功效


十全化毒湯,中醫方劑,主治痘瘡已發,血氣不足。

方劑組成: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增強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牛蒡:散風熱,宣肺通鼻,清熱解毒,止咳平喘,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十全化毒湯的功效與作用: 痘瘡已發,血氣不足。

總結: 十全化毒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痘瘡已發,血氣不足等症。

傳統服藥法


人參、黃耆、甘草、當歸、川芎、牛蒡、桂枝、防風、荊芥、赤芍。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全化毒湯, 出處:《醫部全錄》卷四九一。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當歸、川芎、牛蒡、桂枝、防風、荊芥、赤芍。 主治:痘疹氣血不足者。

十全化毒湯,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人參、白朮、熟地、當歸、黃耆、牛蒡、白茯苓、川芎、肉桂、甘草、白芍、木通。 主治:痘瘡已起發,而頁氣血不足者。

十全化毒湯, 出處:《幼幼集成》卷六。 組成:人參、漂白朮、懷熟地、當歸身、炙黃耆、牛蒡子、白茯苓、正川芎、上薄桂、炙甘草、白芍藥、粉乾葛、生薑、大棗。 主治:痘瘡氣血俱虛,窠囊浮腫,中涵清水如水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