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椒目瓜蔞湯中加入花椒,其原因主要有二:
1. 驅寒止痛: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對於寒邪引起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花椒可起到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的作用。
2. 消積化滯: 花椒亦能促進消化,消食積、化滯氣。與瓜蔞同用,可增強其消食化積的效果,對於飲食不節、積滯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花椒的加入,可有效地增強椒目瓜蔞湯的驅寒止痛、消積化滯功效,提升其整體治療效果。
椒目瓜蔞湯中加入瓜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瓜蔞味甘性寒,具清熱瀉火、利濕解毒之效。其性寒涼,可有效降低體內熱氣,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 利水消腫: 瓜蔞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其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對於因熱毒或濕熱引起的浮腫、水腫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
因此,椒目瓜蔞湯中加入瓜蔞,不僅能清熱瀉火,更能利水消腫,達到治療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的目的。
椒目瓜蔞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桑白皮性寒,入肺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其可通利水道,排除體內積水,有助於緩解因水濕停滯而引發的腫脹、水腫等症狀。椒目瓜蔞湯本身也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桑白皮的加入則加強了此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 潤肺止咳:桑白皮亦具潤肺止咳之效。其可滋潤肺燥,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椒目瓜蔞湯常用於治療因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喘息等,而桑白皮的加入則進一步潤肺止咳,協同藥物更好地緩解病症。
椒目瓜蔞湯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肺降氣:葶藶子味辛、性寒,具有瀉肺降氣、利水消腫的功效。方中以椒目、瓜蔞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但單用此二藥恐難使邪氣下降,葶藶子則可協同它們,將肺熱之邪向下引導,達到清熱利肺、降氣消腫的效果。
- 利水消腫:椒目瓜蔞湯主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而水腫往往是此類疾病的併發症。葶藶子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配合其他藥物消退水腫,緩解咽喉腫痛症狀,減輕患者痛苦。
椒目瓜蔞湯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理氣化痰: 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理氣化痰之功效。其揮發油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促進痰液排出,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 燥濕化痰: 橘紅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能有效去除肺部濕氣,改善痰液粘稠難咳的情況,對於濕痰咳嗽、痰白粘稠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總之,橘紅在椒目瓜蔞湯中,發揮着理氣化痰、燥濕化痰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有助於改善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
椒目瓜蔞湯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有二:
-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方中以瓜蔞、椒目清熱解毒,但易導致脾胃虛寒,半夏可溫脾燥濕,防止藥物寒涼傷脾。
- 和胃降逆: 半夏可降逆止嘔,與瓜蔞、椒目合用,可有效緩解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同時,半夏還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利於脾胃消化吸收。
椒目瓜蔞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健脾化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濕之效。椒目瓜蔞湯以利水滲濕為主,茯苓能增強其利水滲濕之功,並兼顧健脾,避免利水過度傷脾。
- 和中調和,協同藥效:茯苓能和中調和,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寒涼之藥傷脾胃。椒目瓜蔞湯中包含寒涼之品,茯苓可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協調,減少副作用。
椒目瓜蔞湯中包含輕粉,其原因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輕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此方以椒目、瓜蔞等清熱解毒之藥物為主,而輕粉可增強其療效,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
- 引藥下行: 輕粉性重,能引藥下行,並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提高藥效。此方以椒目、瓜蔞等藥物清熱解毒,而輕粉可引藥下行,使其藥力直達病所,更有效地治療熱毒所致的疾病。
椒目瓜蔞湯中加入沙苑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腎固精:沙苑子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滋補腎陰、固精止遺之效。方中椒目、瓜蔞等藥物清熱瀉火,易傷腎陰,而沙苑子可補腎陰,平衡藥性,防止藥物過於寒涼,導致腎氣虛損。
- 合藥增效:沙苑子與椒目、瓜蔞等藥物相配,可增強其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效。沙苑子性溫,可助椒目、瓜蔞之藥力,使其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之效。同時,沙苑子本身也具利尿消腫之功,與瓜蔞相輔相成,可更有效地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椒目瓜蔞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和藥性: 椒目瓜蔞湯以椒目、瓜蔞為主藥,兩者皆屬辛溫燥烈之品,易傷胃氣。生薑性溫,味辛,具溫中散寒、和胃止嘔之效,可緩解椒目瓜蔞的燥烈之性,保護胃氣,避免藥物對胃造成刺激。
- 增強療效: 生薑與瓜蔞同為解表散寒之品,其辛溫之性可助瓜蔞疏散風邪,增強其解表功效,並可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椒目瓜蔞湯,又名懸飲湯,由花椒、瓜蔞、桑白皮、葶藶子、橘紅、半夏、茯苓、輕粉、沙苑子、生薑等中藥組成。具有化痰止咳、平喘利尿、益氣固脫、澀精止遺等功效,主治水飲流向脅部以下,肝氣急劇上升,肺失去清肅作用,咳嗽時會牽拉身體疼痛。
藥方組成及功效介紹:
**生薑:**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花椒:**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桑白皮:**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葶藶子:**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
**瓜蔞:**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止咳化痰,清熱瀉火,潤肺,散結等功效。
**輕粉:**化腐生肌,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等功效。
**沙苑子:**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等功效。
綜述:
椒目瓜蔞湯具有化痰止咳、平喘利尿、益氣固脫、澀精止遺等功效,適用於水飲流向脅部以下,肝氣急劇上升,肺失去清肅作用,咳嗽時會牽拉身體疼痛。《本經逢原》:「懸飲病者,水流入脅腎,下至膀胱,不能出入,飲走肝膽之經。以胡椒為君,疏肝利膽辛升散寒。瓜蔞外行膀胱,內徹腎肝,為臣藥。去胞蘆皮,內清膀胱,外利肝澚,佐也。葶藶子利竅通下,宣散肝膽,為使藥。」
傳統服藥法
椒目50粒,瓜蔞果5錢(切),桑皮2錢,葶藶子2錢,橘紅1錢,半夏1錢5分,茯苓2錢,蘇子1錢5分,蒺藜3錢,薑3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椒目瓜蔞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三。 組成:椒目50粒,瓜蔞果5錢(切),桑皮2錢,葶藶子2錢,橘紅1錢,半夏1錢5分,茯苓2錢,蘇子1錢5分,蒺藜3錢,薑3片。 主治:懸飲者,水流脅下,肝氣拂逆,肺失清肅,咳而引痛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