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陷胸加枳實湯

XIAO XIAN XIONG JIA ZHI S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溫病條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偏寒 (0.5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脾經 18%
大腸經 16%
肺經 13%
肝經 10%
心經 10%
膽經 5%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小陷胸加枳實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燥濕化痰: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化痰之效。本方症狀多因痰熱內鬱、氣機阻滯而引起,黃連能清泄心肺之熱,化解痰濁,使氣機通暢,達到止痛、消腫的目的。
  2. 制約枳實燥性:枳實味苦酸,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散結的作用。但其燥性較強,易傷津液。黃連性寒,可制約枳實燥性,避免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利於療效的發揮。

小陷胸加枳實湯中加入瓜蔞,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助消化,降逆氣:瓜蔞味甘,性寒,能消食化積,降逆氣,對於胸脘痞滿、食慾不振、噯氣吞酸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通絡止痛:瓜蔞性滑,能潤滑腸道,通絡止痛,配合枳實等藥物,可有效緩解胸痺疼痛,以及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氣短等症狀。

因此,瓜蔞在小陷胸加枳實湯中起到輔助消食、降逆氣,以及通絡止痛的作用,增強方劑療效。

「小陷胸加枳實湯」中添加「枳實」,主要原因如下:

  1. 行氣消痞:枳實味苦性寒,能行氣消積,寬胸散結,有助於疏通胸中氣機,解除胸悶氣滯之症。
  2. 降逆止嘔:枳實能降氣止嘔,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因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泛酸等症狀。

因此,在「小陷胸加枳實湯」中加入枳實,能更有效地治療胸中氣滯、氣逆上衝等病症。

小陷胸加枳實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小陷胸加枳實湯用於治療胸中痞悶、氣逆喘咳、痰多嘔吐等症,半夏可降胃氣,止噁心嘔吐,輔助藥物更有效地疏利胸膈。
  2. 燥濕化痰: 半夏還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枳實、厚朴等藥物擅長疏肝理氣,但對於痰濕較重者,僅靠理氣並不夠,加入半夏可以幫助化解痰濕,促進氣機通暢。

主治功效


小陷胸加枳實湯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小陷胸加枳實湯主治陽明暑溫,水結在胸之證。症見:

  • 脈象: 脈洪滑。
  • 身熱: 面赤身熱頭暈,不惡寒,但惡熱。
  • 口渴: 舌上黃滑苔,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
  • 胸腹: 按之胸下痛。
  • 二便: 小便短,大便閉。

治療原理

小陷胸加枳實湯的治療原理基於清熱化痰、行氣散結、降逆利水。其證候乃因暑溫之邪,挾痰濕內阻,水飲停聚胸膈所致。

古籍《溫病條辨》中指出:「濕鬱中焦,水不下行,反來上逆,則嘔。胃氣不降,則大便閉。」 說明了水濕停聚導致氣機升降失常的病理機制。

方中各藥的作用如下:

  • 黃連: 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君藥。針對裡熱而設,清解暑熱之邪。
  • 瓜蔞: 甘寒,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散結消腫。與黃連相配,清熱化痰之力更強。
  • 半夏: 辛溫,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針對水痰而設,消除胸中停聚之水飲,並能降逆止嘔,恢復胃氣之降。
  • 枳實: 苦辛微寒,破氣消積,化痰散痞。針對氣滯、痰結而設,疏通氣機,開泄胸膈,通降胃氣,使水濕下行。

《溫病條辨》亦云:「故以黃連、栝蔞清在裡之熱痰,半夏除水痰而強胃,加枳實者,取其苦辛通降,開幽門而引水下行也」。明確指出了枳實在方中的作用,即通過其苦辛通降之性,開通幽門 (胃的下口),引導停聚之水濕下行,從而恢復水液代謝的正常。

綜上所述,小陷胸加枳實湯以黃連、瓜蔞清熱化痰,半夏燥濕降逆,枳實行氣散結、引水下行。四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行氣散結、降逆利水之功,使熱清痰化,氣機通暢,水飲得下,諸症自除。

傳統服藥法


黃連2錢,栝樓3錢,枳實2錢,半夏5錢。
急流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大便秘結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怕冷面色發紅舌苔黃膩

相同名稱方劑


小陷胸加枳實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二。 組成:黃連2錢,栝樓3錢,枳實2錢,半夏5錢。 主治:陽明暑溫,水結在胸,脈洪滑,面赤身熱頭暈,不惡寒,但惡熱,舌上黃滑苔,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