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陷胸加芩枳湯

XIAO XIAN XIONG JIA QIN Z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溫熱經解》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大腸經 17%
脾經 17%
肺經 14%
心經 10%
肝經 10%
膽經 5%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小陷胸加芩枳湯中加入瓜蔞,主要是因為瓜蔞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化痰,利濕消腫:瓜蔞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利濕消腫之功效。本方以瓜蔞配合其他清熱化痰藥物,如枳實、半夏等,加強清熱化痰之力,並藉由利濕消腫,改善胸悶、咳喘、痰多等症狀。
  2. 通經活絡,行氣止痛:瓜蔞具有通經活絡之效,可以疏通氣血,緩解胸痛、胸悶等症狀。搭配其他行氣止痛藥物,如枳實、柴胡等,共同作用,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胸痛、胸悶等症狀。

因此,瓜蔞的加入對於治療本方所針對的胸痛、胸悶、咳嗽等症狀,具有顯著的輔助作用。

小陷胸加芩枳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方中因痰熱阻滯胸膈,導致胸悶氣短,半夏能燥濕化痰,疏散胸中鬱熱,使痰液得以排出,解除胸膈之阻。

二、降逆止嘔: 半夏亦能降氣止嘔,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如枳實、厚朴,共同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緩解痰熱上逆所致的嘔吐,使氣機得以暢通,胸膈得以舒展。

小陷胸加芩枳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功效。對於本方所治的胸中鬱熱、痰熱壅盛所致的胸悶、心煩、咳嗽等症狀,黃連能起到清熱解毒,消痰止咳的作用。
  2. 配伍增效,調和脾胃:黃連與方中其他藥物如枳殼、半夏等配合使用,能夠增強清熱化痰、理氣止痛的功效。同時,黃連能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避免清熱藥物傷及脾胃。

小陷胸加芩枳湯中加入枳實,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枳實味苦性寒,能疏肝解鬱,理氣降逆,對於胸中鬱悶,氣機不暢,嘔吐不止等症狀,有明顯改善作用。
  2. 消食導滯,行氣止痛: 枳實還具有消食導滯,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痛等症,能有效促進消化,緩解疼痛。

總體而言,枳實的加入,既能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又能消食導滯,行氣止痛,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治療小陷胸湯所針對的胸悶氣滯、咳嗽痰多、嘔吐等症。

主治功效


小陷胸加芩枳湯主治功效分析

《重訂溫熱經解》中提到:「冬令風溫,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者,麻杏石甘湯主之。若汗出而喘,身有大熱者,白虎湯主之。」而「風溫內陷,心下硬痛者,小陷胸加芩枳湯主之」。此處明確指出小陷胸加芩枳湯的適用病症為風溫內陷,且伴隨心下硬痛。

治療原理分析:

風溫病邪,本應從表而解,若邪氣未能外達,反而內陷,則會阻滯氣機,導致痰熱內結,壅塞於胸膈,故見心下硬痛之症。小陷胸加芩枳湯正是針對此類病機而設。

  • 瓜蔞: 藥性甘寒,能清熱化痰,潤肺寬胸,既可清除熱邪,又能化解痰濁,使壅滯之氣得以疏通,故有「清熱化痰,生津止渴」之效。
  • 半夏: 性溫燥,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此處取其燥濕化痰之功,針對痰邪內結,同時可降逆氣,使上逆之氣得以平降,進而緩解心下痞滿之感。
  • 黃連: 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善清中焦之熱,可針對內陷之熱邪,從根本上清除病因。
  • 枳實: 藥性苦寒,能破氣消積,導滯通便,此處針對氣機鬱滯,心下痞滿作痛,具有破氣開結,消痞散滿之功,能使氣機通暢,使邪氣得以下行。
  • 酒芩: 苦寒,能清上焦熱邪,並有解毒之效,輔助黃連清熱瀉火,可增強清熱之功,針對風溫病邪內陷所致熱象。

綜合來看,小陷胸加芩枳湯以瓜蔞、半夏為主藥,一清一化,清除痰熱;佐以黃連清熱解毒,枳實破氣消積;酒芩輔助清熱。全方配伍,既能清化痰熱,又能疏通氣機,使內陷之邪得以消散,心下之痞滿疼痛得以緩解,故能治療風溫內陷所致的心下硬痛。此方之妙,在於既能治標(心下硬痛),又能治本(痰熱內結,氣機阻滯),使風溫內陷之證得以有效控制。

傳統服藥法


栝樓實3錢,半夏3錢,川連1錢,酒芩8分,枳實8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風溫內陷、心下硬痛的患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及有胃腸疾病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小陷胸加芩枳湯, 出處:《溫熱經解》。 組成:栝樓實3錢,半夏3錢,川連1錢,酒芩8分,枳實8分。 主治:風溫內陷,心下硬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