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丸

ZHONG S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乳備要》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脾經 16%
肝經 16%
腎經 14%
心經 12%
胃經 11%
膽經 4%
膀胱經 3%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螽斯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螽斯丸主治陽虛寒凝,證見肢體冰冷、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附子可以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改善陽虛症狀。
  2. 助藥力: 附子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起到助藥力、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附子可以增強茯苓、白朮的健脾益氣作用,增強桂枝、肉桂的溫陽化寒作用,提高整體療效。

螽斯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能健脾益氣,利水滲濕。螽斯丸多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疾病,茯苓可健脾利濕,改善脾胃功能,減少濕邪停滯。
  2. 寧心安神: 茯苓還具安神益智之效,能寧心安神,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螽斯丸中若有其他安神藥材,茯苓可增強其安神效果,使療效更佳。

螽斯丸中加入白薇,主要是利用其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的功效。白薇性寒,味苦,入肝、肺經,能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螽斯丸常用於治療各種熱毒所致的出血症,如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白薇在方中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螽斯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螽斯丸主要用於治療痰溼阻肺、咳嗽氣喘等症,半夏可有效祛除痰溼,緩解呼吸道症狀。
  2. 降逆止嘔: 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痰溼阻肺引起的噁心嘔吐症狀。螽斯丸中加入半夏,可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止嘔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螽斯丸方劑中包含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 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螽斯丸主治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而杜仲的補腎作用可以改善腎氣不足,提升陽氣,達到治療目的。
  2. 強筋健骨: 杜仲同時具有強筋健骨的功效,可以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螽斯丸中常配伍其他補腎壯陽藥材,杜仲的強筋健骨功效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療效。

總之,杜仲在螽斯丸方劑中,發揮著補腎壯陽和強筋健骨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腎虛陽痿等症狀。

螽斯丸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經通絡: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螽斯丸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桂枝在此起到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脈流通,緩解疼痛。
  2. 調和營衛: 桂枝能調和營衛之氣,使氣血運行通暢。螽斯丸中可能還含有其他藥物,桂枝可以協調藥性,避免寒熱失衡,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螽斯丸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秦艽性寒,味苦,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螽斯丸多用於治療風溼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秦艽的加入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障礙。

2. 清熱解毒: 秦艽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某些因熱毒蘊結所致的風溼痹痛,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厚朴是螽斯丸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主要原因如下:

  1. 消食化積:厚朴性溫,味辛苦,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作用,能幫助消化不良、積食停滯等問題,與螽斯丸中其他化積藥材相互配合,提升療效。
  2. 降逆止嘔:厚朴能降氣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所致的噁心嘔吐有緩解作用,與螽斯丸中其他降逆止嘔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佳的療效。

總之,厚朴在螽斯丸中發揮著消食化積、降逆止嘔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配合,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積食停滯、噁心嘔吐等症狀。

螽斯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祛風止痛: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螽斯丸主要針對風寒濕邪所致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而防風的祛風止痛作用正好可以緩解這些症狀。
  2. 疏散風邪: 防風能疏散外感風寒,對於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疼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螽斯丸若有風寒兼夾,防風的疏散風邪之效便能起到輔助作用,增強藥效。

螽斯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回陽的作用。螽斯丸多用於治療寒邪客於中焦,導致的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乾薑的溫熱之力可溫暖脾胃,散寒止痛,改善脾胃功能。
  2. 助藥力: 螽斯丸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涼藥物,例如地骨皮、知母等,加入乾薑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性過於強烈,降低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提升藥效。

螽斯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螽斯丸主要針對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引藥下行,直達病所:川牛膝藥性偏下,可引藥下行,直達病竈,加強藥效。螽斯丸中其他藥材可能偏於上行或平性,加入川牛膝可以幫助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變部位,發揮治療作用。

螽斯丸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益肺生津: 沙參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螽斯丸所治療的症狀,多伴隨有肺燥津傷,咽喉乾痛等表現,沙參可以滋潤肺燥,生津止渴,緩解病症。
  2. 配伍增效: 沙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發揮協同作用。例如,沙參與麥冬、玉竹等藥材合用,可以更好地滋陰潤肺,增強藥效。此外,沙參的甘潤之性,可以中和某些藥材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平和。

螽斯丸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辛溫解表、通竅止痛的功效。

細辛味辛、性溫,入肺、腎經,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肺、鼻塞流涕、頭疼鼻痛等症,細辛能起到疏風解表、通竅止痛的作用。

螽斯丸主治風寒阻肺,痰濁壅肺所致的咳嗽、哮喘等症。細辛在此方中與其他藥物配伍,共同發揮疏風解表、化痰止咳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螽斯丸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益脾: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脾、生津止渴之效。螽斯丸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症狀,人參能補益脾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提高療效。
  2. 扶正固本: 螽斯丸中常配伍其他具有補益作用的藥材,人參作為藥方中的君藥,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使藥力更加協調,並能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螽斯丸」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白薇

白薇味寒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等功效。主治虛熱咳嗽、肺燥乾咳、陰虛盜汗、熱病煩渴、熱淋、血淋、癰疽腫毒、肺熱吐血、老年咳嗽、熱淫於內、血熱傷中、淋露不止等症。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牛膝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杜仲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其補氣功效可幫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強筋骨功效可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補益肝腎功效可強筋骨、安胎,並對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安胎功效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提高懷孕機率,鞏固胎氣,減少流產風險;補腎功效可增強免疫力和抗疲勞。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厚朴

中藥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秦艽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清熱瀉火的功效主要表現在能夠清虛熱、瀉火之功,尤其擅長清骨蒸潮熱,是治療陰骨蒸潮熱的常用藥。祛風除濕的功效則體現在祛除體內風濕之邪,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以及清熱祛濕,使濕熱之邪從體內排出。清熱利尿的功效是通過清熱滋陰,使虛熱之邪得以緩解而實現,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皆可強筋骨,強筋骨為其要義。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沙參

沙參具有滋陰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止渴止咳的作用,藥理成分含有皁甙類、多糖、蛋白質等,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支氣管痙攣,用於治療肺陰虛、支氣管炎、胃熱嘔吐、胃陰虛口渴等症。

細辛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牛膝1兩,續斷1兩,巴戟1兩,蓯蓉1兩,杜仲(薑汁炒)1兩,菟絲(酒蒸)1兩,枸杞子1兩,山萸肉1兩,芡實1兩,山藥1兩,柏子仁1兩,熟地黃2兩,益智(去殼)半兩,破故紙(黑麻油炒)半兩,五味子半兩。
上各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空心、食前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陰道炎坐骨神經痛胰臟炎白帶女性不孕症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男性勃起障礙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子宮頸炎四肢痿軟無力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螽斯丸, 出處:《産乳備要》。 組成:附子(生,去皮臍)3錢,白茯苓(去黑皮)3錢,白薇3錢,半夏(湯洗7次)3錢,杜仲(去粗皮)3錢,桂心3錢,秦艽3錢,厚朴(去粗皮)3錢,防風2錢,乾薑(生)2錢,牛膝2錢,沙參2錢,細辛(去苗)半兩,人參4錢。 主治:婦人無子。

螽斯丸, 出處:《廣嗣紀要》卷四。 組成:當歸1兩,牛膝1兩,續斷1兩,巴戟1兩,蓯蓉1兩,杜仲(薑汁炒)1兩,菟絲(酒蒸)1兩,枸杞子1兩,山萸肉1兩,芡實1兩,山藥1兩,柏子仁1兩,熟地黃2兩,益智(去殼)半兩,破故紙(黑麻油炒)半兩,五味子半兩。 主治:陰痿不起、其精易泄者。

螽斯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生地(酒洗)4兩,熟地(酒蒸)4兩,陳皮1兩,白茯苓2兩,川芎2兩,赤芍2兩,香附1斤(童便浸,春 夏 秋 冬5日),當歸(酒洗)4兩,枳殼(麸炒)2兩,黃芩(酒炒)2兩,玄胡索(酒炒)2兩,青皮2兩,蘇木1兩,紅花1兩,五靈脂1兩,乾薑(炒)5錢,粉草2錢。 主治:婦人赤白帶下,經候不調,或前或後,或行時小腹作痛,腿膝麻痹,腰腹痛,子宮不能攝養。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