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

ZHI TONG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7%
脾經 14%
心經 13%
肺經 9%
膀胱經 6%
胃經 5%
膽經 3%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0%
大腸經 0%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中,止痛藥常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之功效。疼痛常與瘀血阻滯、氣血運行不暢有關,當歸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二、補益氣血,增強抵抗力: 當歸有補血養血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減輕疼痛。疼痛往往會伴隨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當歸可補益氣血,從根本上改善體質,緩解疼痛。

總之,當歸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的功效,使其成為止痛方劑中常見的藥材。

川牛膝在止痛方劑中常被使用,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作用。對於因氣血瘀阻、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腰膝痠痛等,川牛膝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二、 引藥下行,祛風除濕: 川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的特性,能將藥力引導至下焦,對於風濕痺痛、腰腿疼痛等病症,川牛膝能與其他藥物配合,祛風除濕,止痛消腫。

川芎為常用中藥材,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其功效主要為活血行氣、止痛。

在止痛方劑中使用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從而減輕疼痛。
  2. 疏通經絡,解除氣滯血瘀:川芎可疏通經絡,解除氣滯血瘀,有助於緩解因氣血不通導致的疼痛。

因此,川芎在止痛方劑中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如頭痛、牙痛、腹痛、肢體疼痛等。

赤芍在止痛藥方劑中常被使用,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特點:

  1.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赤芍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經絡阻滯而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風濕痹痛等,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2. 清熱涼血,解毒消炎: 赤芍還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炎的作用。對於一些伴有熱毒、炎症的疼痛,如牙痛、咽喉痛、瘡瘍腫痛等,亦能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赤芍作為一味常用藥材,在止痛藥方劑中常被選用,以發揮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清熱涼血的功效,達到止痛的效果。

白芷在止痛藥方劑中,多用於疏散風寒、止痛

其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解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

白芷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頭痛、牙痛、風濕痛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白芷還可活血化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阻絡所致的疼痛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白芷常被用於止痛藥方劑中,以發揮其解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提升整體療效。

中藥方劑中使用羌活作為止痛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羌活能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羌活亦有通經活絡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從而緩解疼痛。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羌活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獨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疏風散寒、祛風止痛、通痺之效。其入藥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獨活善於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疼痛。止痛藥方劑中常以獨活搭配其他藥物,如羌活、防風等,共同疏風散寒,祛風止痛,以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筋骨所致的疼痛。

其二,獨活具有通痺之效,能舒筋活絡,解除痺痛。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獨活可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達到止痛的效果。

杜仲入藥,性溫,味甘微辛,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在止痛藥方劑中,杜仲的加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的根源:杜仲能補益肝腎,而肝腎虛弱是很多疼痛的根本原因。例如,腰膝痠痛、風濕痺痛等,都與肝腎不足有關。杜仲能補益肝腎,從根本上緩解疼痛。
  2. 改善疼痛的症狀:杜仲還能強筋骨、安胎,對於一些由筋骨損傷或妊娠引起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杜仲在止痛藥方劑中,能有效緩解疼痛的根源和症狀,起到輔助止痛的作用。

續斷作為中藥材,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尤其是腰膝疼痛、筋骨痠痛等。

在止痛藥方劑中加入續斷,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續斷能補益肝腎,使腰膝筋骨得到滋養,從而減輕疼痛。
  2.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續斷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續斷在止痛藥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緩解各種疼痛症狀。

中藥方劑中加入肉桂,用於止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對於寒邪凝滯經脈、氣血瘀阻所致的疼痛,如風寒濕痺、寒凝血瘀等,肉桂能溫經散寒,促進氣血流通,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補腎壯陽止痛: 肉桂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腎氣充足則能溫煦臟腑,促進氣血運行,對於腎虛陽衰、腰膝冷痛、陽痿早洩等症狀,肉桂能補腎壯陽,溫腎止痛。

因此,肉桂在某些止痛藥方中,能起到溫經散寒、補腎壯陽的功效,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茴香入藥,性溫,味辛,歸肝、脾、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理氣和胃的功效。在止痛藥方劑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疼痛: 茴香具有行氣止痛作用,能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對於寒凝血瘀、氣滯不通導致的疼痛,如脘腹冷痛、痛經等,茴香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溫中散寒: 茴香溫中散寒,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疼痛,如風寒感冒、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等,茴香能起到溫中散寒,緩解疼痛的作用。

乳香在中藥方劑中常用於止痛,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 乳香還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其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水腫,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乳香常被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達到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劑中使用沒藥作為止痛藥材,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 沒藥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能減輕炎症反應,抑制疼痛物質的釋放,達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沒藥還具有抗菌消炎、生肌癒合等作用,也為其止痛效果提供了輔助作用。

木香在止痛藥方劑中常被使用,主要原因如下: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它可以疏肝理氣,調和脾胃,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胃痛、腹痛、脅肋痛等,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消食健胃: 木香還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可以促進消化,減少胃腸道脹氣,從而減輕疼痛。

因此,在止痛藥方劑中,木香可以起到行氣止痛、消食健胃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症狀。

丁香樹皮在中藥方劑中,因其具有溫中降逆、止痛止嘔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寒邪犯胃、胃脘疼痛、嘔吐等症狀。

丁香樹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驅寒止痛。其揮發油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此外,丁香樹皮還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消化功能,有助於緩解胃脘脹痛。

因此,丁香樹皮在止痛藥方劑中,能發揮溫胃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有效緩解胃寒引起的疼痛。

沉香於止痛方劑中,主要因其 行氣止痛 之效。沉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能 溫腎納氣行氣止痛,尤其針對 寒凝氣滯 所致的疼痛,如 腹痛、胸痛、胃痛、牙痛 等,常與其他溫裡止痛藥物配合使用,達到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效。此外,沉香還有 安神 的功效,可緩解疼痛帶來的焦慮和不安,有助於止痛效果更佳。

方劑中加入血竭止痛,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化瘀: 血竭性味苦、甘、溫,入心、肝經。其活血化瘀功效顯著,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減輕瘀血腫痛,達到止痛效果。

二、生肌止血: 血竭亦有生肌止血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出血,進而緩解疼痛。

因此,在止痛方劑中加入血竭,可藉其活血化瘀、生肌止血的功效,達到多重止痛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止痛藥」


白芷:

  •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牛膝:

  • 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沉香:

  •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

赤芍: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川芎:

  •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當歸: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獨活:

  • 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杜仲:

  • 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木香:

  • 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沒藥:

  • 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羌活:

  • 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肉桂:

  • 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乳香:

  • 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茴香:

  •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

續斷:

  • 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血竭:

  • 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

總結:

  • 中藥方劑「止痛藥」組成:當歸,川牛膝,川芎,赤芍,白芷,羌活,獨活,杜仲,續斷,肉桂,茴香,乳香,沒藥,木香,丁香樹皮,沉香,血竭。

  • 其主治功效:* 打撲傷損:因外力擊打或碰撞而造成的皮肉損傷。

  • 折骨出臼:因外力作用導致骨骼斷裂,並伴有骨頭脫離關節的情況。
  • 金瘡破傷:因金屬利器切割或刺傷而造成的開放性創傷。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牛膝1兩,川芎1兩,淮生苄1兩,赤芍藥1兩,白芷1兩,羌活1兩,獨活1兩,杜仲1兩,續斷1兩,肉桂5錢,八角茴香5錢,乳香5錢,沒藥5錢,南木香2錢半,丁皮2錢半,沈香2錢半,血竭2錢半。
上為末。
老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打撲傷損、折骨出臼、金瘡破傷等症,但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止痛藥, 出處:《準繩·瘍醫》卷六。 組成:當歸1兩,牛膝1兩,川芎1兩,淮生苄1兩,赤芍藥1兩,白芷1兩,羌活1兩,獨活1兩,杜仲1兩,續斷1兩,肉桂5錢,八角茴香5錢,乳香5錢,沒藥5錢,南木香2錢半,丁皮2錢半,沉香2錢半,血竭2錢半。 主治:打撲傷損,折骨出臼,金瘡破傷。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