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麻清痰飲

ZHI MA QING TAN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15%
大腸經 13%
胃經 12%
肝經 11%
心經 8%
膽經 4%
腎經 3%
膀胱經 2%
小腸經 1%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止麻清痰飲

整體功效

清熱化痰,通絡止痛。

主治

口舌麻木,延及口角頭面者。

本方由黃連、川貝母、瓜簍仁、黃芩、茯苓、桔梗、枳殼、橘紅、天南星、皂莢、生薑、天麻、甘草、細辛等組成,具有清熱化痰、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口舌麻木,延及口角頭面者。

方解

本方中,黃連、川貝母、瓜簍仁、黃芩、茯苓、桔梗、枳殼、橘紅、天南星、皂莢、生薑、天麻、甘草、細辛等均具有清熱化痰、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口舌麻木,延及口角頭面者。其中,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川貝母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瓜簍仁清熱化痰,利咽開音;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枳殼理氣化痰,行氣止痛;橘紅理氣化痰,燥濕化痰;天南星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皂莢祛痰散結,利咽開音;生薑發散風寒,溫中止嘔;天麻平肝息風,止痙止痛;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細辛辛散溫通,祛風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通絡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止麻清痰飲,治口舌麻木,延及口角頭面者。麻木者,風痰阻絡也。此方以黃連、川貝母、瓜簍仁、黃芩、茯苓、桔梗、枳殼、橘紅、天南星、皂莢、生薑、天麻、甘草、細辛等,共奏清熱化痰、通絡止痛之功。」

傳統服藥法


黃連1錢2分,貝母1錢,瓜蔞仁1錢,黃芩1錢,茯苓1錢,桔梗1錢,枳殼1錢,橘紅1錢,南星(用白礬、皂角、生薑同煮透)1錢,天麻5分,甘草5分,細辛5分。
血虛,加當歸1錢。
水煎,加薑汁1匙,竹瀝3-4匙,食遠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黃連、川貝母、瓜簍仁、黃芩、茯苓、桔梗、枳殼、橘紅、天南星、皂莢、生薑、天麻、甘草、細辛等均具有清熱化痰、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口舌麻木,延及口角頭面者。其中,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川貝母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瓜簍仁清熱化痰,利咽開音;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枳殼理氣化痰,行氣止痛;橘紅理氣化痰,燥濕化痰;天南星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皂莢祛痰散結,利咽開音;生薑發散風寒,溫中止嘔;天麻平肝息風,止痙止痛;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細辛辛散溫通,祛風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通絡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痺心內膜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多痰舌頭發麻

相同名稱方劑


止麻清痰飲, 出處:《赤水玄珠》卷十二。 組成:黃連1錢2分,貝母1錢,瓜蔞仁1錢,黃芩1錢,茯苓1錢,桔梗1錢,枳殼1錢,橘紅1錢,南星(用白礬、皂角、生薑同煮透)1錢,天麻5分,甘草5分,細辛5分。 主治:口舌麻木,延及口角頭面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