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滲濕」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滲濕,中醫名詞,指水濕內停,泛濫於體內的病理現象。

滲濕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

  • 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脾失健運[1],水濕內停;
  • 久病體虛,正氣不足[2],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內停。

滲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 水腫[3]:全身或局部水腫,以下肢為重。
  • 小便不利[4]:尿量減少,尿色混濁。
  • 大便溏薄:大便稀薄,不成形。
  • 舌苔白膩舌苔白厚,水滑。
  • 脈濡緩:脈象[5]濡緩,沉細。

滲濕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透泄下。《素問[6].五常政大論》:「其氣滯,其用滲泄。」
  2. 利尿。《素問.至真要大論》:「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3. 健脾利濕。《傷寒論》:「白朮四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三升。」
  4. 活血化瘀。《金匱要略》:「當歸四兩,川芎三兩,赤芍三兩,桃仁三十個,紅花三兩,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三升。」

滲濕的預防,主要有以下幾點:

  • 飲食清淡,少吃肥甘厚味。
  • 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波動。
  •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滲濕是中醫常見的病症,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參考資訊


  1. 脾失健運: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辯證施治,飲食調理,_中文百科全書

  2. 氣不足_註解、氣不足是什麼、拼音、英文_醫學百科

  3. 水腫 身體可能出了什麼問題?|一般內科|健康百科|元氣網

  4. 小便不利_小便不利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中医辨证治疗_医学百科

  5. 脈象:脈象,中醫診斷學名詞。脈象出自晉•王叔和《脈經》,將脈象總結為二十 -百科知識中文網

  6. 素问(中医古籍)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