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益氣除風湯中使用黃耆,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益衛固表之效。風邪易襲表,導致表虛,出現一系列風寒證狀。黃耆能補益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使氣血充盈,固護肌表,抵禦風邪侵襲。
-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偏於活血化瘀,容易耗氣傷陰。黃耆補氣升陽,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偏寒或偏燥,使藥物協調配合,發揮最佳療效。
益氣除風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方中加入白朮,可補益脾胃之氣,增強機體正氣,提升抗病能力,進一步增強祛風除濕之力。
- 祛風除濕:白朮兼具祛風除濕之效,可協助其他藥物驅散體內風邪濕氣,達到治療風濕痹痛、肌肉痠痛等症狀的目的。同時,白朮還能利水滲濕,有助於去除體內積聚的濕邪,進一步改善風濕病症。
益氣除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益氣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益氣除風湯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氣血不足,筋骨疼痛等症,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流通,達到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效果。
- 和藥性,促進藥效發揮:益氣除風湯中其他藥材如羌活、獨活等具有祛風除濕之效,但性偏寒,容易傷脾胃。而當歸性溫,可中和藥性,保護脾胃,並促進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達到溫經散寒,益氣除風的效果。
益氣除風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風寒濕邪,兼顧補益氣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的功效。其性微寒,能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痺痛等症狀,同時又能滋養肝血,益氣補虛,協調脾胃,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祛風除濕、益氣補虛的功效。
- 緩和藥性,保護脾胃: 白芍味酸,入肝脾經,能緩和方中其他藥物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對脾胃造成損傷,有助於維持藥物的平和性,提升藥效。
益氣除風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散寒,解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防風能夠有效驅散寒邪,改善症狀。
-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 益氣除風湯以益氣補血為主,防風的加入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補氣過於燥烈,同時也能增強祛風效果,使藥效更加協調和全面。
因此,防風的加入,既能有效驅散風寒,又能調和藥性,使得益氣除風湯在治療風寒表證方面更加有效。
益氣除風湯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對於風邪入絡、筋脈拘攣所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白僵蠶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解毒散結: 白僵蠶還具有解毒散結的功效,能治療因風熱或痰濕阻滯經絡所致的腫瘤、瘰癧等疾病。在益氣除風湯中,白僵蠶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增強解毒散結的效果,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主治功效
益氣除風湯
一. 白芍
- 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 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
- 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二. 白朮
- 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三. 當歸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
- 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
- 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 鎮咳、祛痰、平喘,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四. 防風
- 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 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
- 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
- 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五. 黃耆
- 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
- 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六. 白僵蠶
- 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益氣除風湯」,主要成分為:黃耆、白朮、當歸、白芍、防風、白僵蠶。主治功效是:因氣虛而致風邪乘虛侵襲,使上眼瞼下垂。起病較急,忽然上眼瞼下垂,眼皮癢得好像有蟲子在爬,頭痛,頭暈。
傳統服藥法
黃耆12克,白朮9克,當歸9克,白芍9克,防風6克,僵蠶6克。
補中益氣,養血除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益氣除風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組成:黃耆12g,白朮9g,當歸9g,白芍9g,防風6g,僵蠶6g。 主治:補中益氣,養血除風。主治:氣虛受風之上胞下垂。起病較急,忽然上胞下垂,癢如蟲行,頭痛,目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