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當歸丸

HUANG QI DANG GU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16%
心經 16%
肝經 11%
三焦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5%
胃經 5%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當歸丸中加入人參,乃因三者皆屬補氣藥,相互配合,增強補益效果。

黃耆補氣固表,當歸養血活血,人參則補氣益血,三藥合用,相輔相成。人參能補益元氣,並能增強黃耆補氣固表之效,同時也協同當歸養血活血,使氣血雙補,效果更佳。此外,人參性溫,可緩解黃耆之燥性,使方劑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

黃耆當歸丸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當歸則養血活血,潤腸通便。兩者合用,可補氣養血,固表止汗,適用於氣虛血虧,面色蒼白,體倦乏力,易患感冒等症。
  2. 協調作用: 黃耆補氣升陽,當歸養血活血,兩者相輔相成,可協調氣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

黃耆當歸丸中加入白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補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與黃耆、當歸同用,可增強補氣升陽之效,使補氣力量更強勁,更能提升整體療效。
  2. 固本培元: 白朮能固脾胃,防止氣虛導致脾胃虛弱,進而影響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更能促進氣血生化,使補氣效果更持久,達到固本培元的功效。

因此,白朮在黃耆當歸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氣養血、固本培元的作用。

「黃耆當歸丸」方劑中包含「當歸」,乃因其藥性與黃耆相輔相成,能發揮更佳的補益效果。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而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擅長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

兩藥合用,黃耆補氣,當歸補血,相輔相成,可使氣血雙補,益氣養血,改善氣虛血虧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乏力疲倦、頭昏眼花、月經不調等。

黃耆當歸丸中添加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黃耆當歸補氣血之燥性: 黃耆性溫,當歸性溫潤,兩者合用補氣血之力強,但易燥熱。白芍性微寒,能緩解黃耆當歸的燥性,防止補過頭而上火,使補氣血更平和、溫和。
  2. 滋陰養血,調和氣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與黃耆當歸共同作用,能滋養陰血,使氣血更加充盈和諧,更有利於氣血運行,達到補益氣血的最佳效果。

黃耆當歸丸中添加陳皮,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黃耆當歸丸以補氣養血為主,但若脾胃虛弱,氣血難以生成,藥效難以發揮。陳皮加入可幫助脾胃運化,使藥物更易吸收,提高療效。
  2. 調和藥性: 黃耆甘溫補氣,當歸甘溫補血,兩者合用可溫補氣血,但容易偏於溫燥。陳皮性溫和,可緩和藥性,防止燥熱之弊,使藥物更平和,減少副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耆當歸丸」

「黃耆當歸丸」為中醫方劑的一種,具有遺溺、脈軟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白芍、陳皮等。

人參

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氣健脾,增強免疫力,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等功效。

黃耆

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等功效。

白朮

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等功效。

當歸

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

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黃耆當歸丸」為中醫方劑,具有遺溺、脈軟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白芍、陳皮。這些中藥材具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在中醫臨牀上廣泛應用。

傳統服藥法


人參3兩,黃耆5兩(蜜炙),白朮3兩(制),當歸3兩,白芍1兩半(炒),陳皮1兩半,炙草1兩半,豬脬1具。
上為末,煮豬脬搗爛為丸。
每服5錢,以淡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生濕。

相關疾病


尿失禁夜間遺尿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當歸丸, 出處:《醫略六書》卷三十。 組成:人參3兩,黃耆5兩(蜜炙),白朮3兩(制),當歸3兩,白芍1兩半(炒),陳皮1兩半,炙草1兩半,豬脬1具。 主治:遺溺,脈軟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