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聖丸

TONG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肝經 26%
肺經 15%
心經 10%
胃經 10%
膀胱經 5%
腎經 5%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通聖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通聖丸主治外感風寒,脾胃濕熱所致的發熱、腹痛、腹瀉、便祕等症。防風能疏散風寒,解除表邪,同時也能緩解因風寒引起的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防風與通聖丸中的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連翹等,具有協同作用。防風能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等功效,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通聖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潤腸通便:當歸味甘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潤腸通便之效。通聖丸主治熱結便祕,當歸有助於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緩解便祕症狀。

2. 調和藥性:通聖丸方中,大黃、芒硝等藥性偏寒,容易傷及脾胃。當歸性溫,能調和藥性,減輕寒性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保護脾胃,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通聖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基於其緩解腹痛、調和脾胃的功效。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等作用。通聖丸為瀉下通便之劑,容易導致腸胃氣機失調,而白芍可緩解腸道痙攣,抑制腹痛;同時,白芍養血柔肝,可保護脾胃功能,避免過度瀉下而損傷脾胃。

此外,白芍的酸味有助於收斂脾胃,防止瀉下過度,維持腸胃功能的平衡。因此,白芍在通聖丸中起到緩解腹痛、保護脾胃的重要作用。

通聖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健脾燥濕、益氣升陽的功效。

  1. 健脾燥濕: 通聖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引起的便祕,白朮能健脾燥濕,有助於清除腸道濕熱,改善消化功能,促進排便。
  2. 益氣升陽: 白朮亦有益氣升陽的作用,可補脾氣不足,使腸胃功能恢復正常,促進腸道蠕動,從而緩解便祕。

白朮的加入,既可有效清除濕熱,又可健脾益氣,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通便的目的。

通聖丸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熱上擾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為通聖丸清熱解毒、疏風散寒之主藥。
  2. 透疹止癢: 荊芥可透疹止癢,對於麻疹、風疹等外感熱病引起的疹子,可促進疹子發出,減輕瘙癢,加速疾病恢復。通聖丸用於治療腸胃積滯、熱毒壅盛引起的便祕、腹痛、發熱、口臭等症狀,其中也包含了因熱毒壅盛引起的皮膚疹子,而荊芥可有效緩解此症狀。

通聖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助消化: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助消化的功效。通聖丸主要用於治療寒邪犯胃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消化,緩解這些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功效: 通聖丸中包含多種藥材,乾薑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藥效。例如,乾薑與大黃相配,可增強大黃瀉下的效果,同時也減少其寒性對脾胃的刺激。

主治功效


通聖丸

通聖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防風、當歸、白芍、白朮、荊芥、乾薑。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肌肉痙攣、抽搐等;瘀血經閉、痛經等;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中藥白芍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乾薑

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荊芥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通聖丸組成多種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可治療各種發炎性疾病,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若有不適,請諮詢醫師。

傳統服藥法


乾薑(炮)2錢,白礬(燒令計盡)2錢,硫黃(細研)2錢,桂(去粗皮)1分,肉豆蔻仁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分,縮砂仁1分,訶黎勒皮1分。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食前醋、艾煎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白禿猩紅熱

相同名稱方劑


通聖丸,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防風2兩,當歸2兩,白芍(酒炒)2兩,白朮(土炒)2兩,黑梔2兩,荊芥2兩,乾薑2兩。 主治:一切陽毒,小兒禿瘡。

通聖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組成:乾薑(炮)2錢,白礬(燒令汁盡)2錢,硫黃(細研)2錢,桂(去粗皮)1分,肉豆蔻仁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吳茱萸(湯洗,焙乾,炒)1分,縮砂仁1分,訶黎勒皮1分。 主治:中焦虛寒,瀉痢不止,臍腹疼痛。

通聖丸, 出處:《外科傳薪集》。 組成:防風1兩,桔梗1兩,麻黃(去節)1兩,甘草1兩,當歸1兩,川芎(酒炒)1兩,滑石1兩,白芍(酒炒)2錢5分,石膏(煅)2錢5分,白朮(土炒)2錢5分,芒消(酒浸,焙坤)2錢5分,連翹2錢5分,黃芩(酒炒)2錢5分,黑梔2錢5分,薄荷2錢5分,荊芥2錢5分。 主治:一切陽毒,小兒禿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