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益光散中包含寒水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寒水石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它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並抑制炎症反應,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瘡瘍腫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燥濕止癢: 寒水石的燥濕作用,能有效地去除皮膚濕氣,並抑制濕邪引起的瘙癢症狀。對於濕疹、蕁麻疹等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寒水石能起到良好的止癢效果,促進皮膚恢復。
益光散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遺精滑精等症狀,菟絲子可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 滋陰潤燥:菟絲子還具有一定的滋陰潤燥功效,能改善腎陰不足引起的口乾舌燥、耳鳴目眩等症狀。
因此,益光散中加入菟絲子,可以起到補腎益精、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益精填髓、增強體質的效果。
益光散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知母味苦寒,性寒涼,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益光散主要針對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熱證,知母可以清瀉肝火,消除眼部炎症,緩解眼部充血、疼痛。
- 滋陰潤燥:知母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以滋養肝腎陰液,緩解眼部乾燥、灼痛等症狀。對於因肝腎陰虛導致的眼疾,知母可以起到滋陰補腎、清熱瀉火的作用,從根源上改善眼部狀況。
益光散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玄參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可有效緩解由熱毒引起的皮膚病變,如濕疹、皮炎等。
二、滋陰潤燥:玄參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改善因燥熱引起的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
因此,益光散中加入玄參,可以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變的效果。
益光散方劑中包含石決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明目: 石決明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之功效。益光散多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症,而石決明的清熱明目功效,可有效緩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 平肝潛陽: 石決明亦具平肝潛陽之效。益光散中常與其他清肝明目藥物配伍,可共同達到平肝潛陽、熄風止痙的功效,對於頭昏眼花、眩暈目眩等肝陽上亢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益光散中包含車前子,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利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益光散主治濕熱蘊結,小便淋瀝澀痛,而車前子可清泄濕熱,利尿通淋,幫助改善泌尿系統的炎症和水腫。
- 滲濕止瀉: 車前子能滲濕利水,並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益光散部分方劑也用於治療脾虛濕盛,腹瀉便溏,而車前子可滲濕止瀉,改善脾胃功能,減輕腹瀉症狀。
益光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益光散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皮膚病,生地黃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皮膚紅腫、熱痛、出血等症狀。
- 滋陰養血: 生地黃還可滋陰養血,改善血虛所致的皮膚乾燥、色素沉着等問題。益光散中加入生地黃,有助於改善皮膚的整體狀態,促進皮膚的健康和美觀。
益光散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潤肺: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益光散主治肺熱燥咳、咽喉疼痛、口乾舌燥等症,麥門冬能滋陰潤燥,清熱止咳,緩解因肺熱所致的症狀。
- 養陰生津: 麥門冬能養陰生津,緩解因津液不足引起的口渴、咽乾等症。益光散中常配合其他滋陰生津藥物,如生地黃、沙參等,共同發揮滋陰潤燥、清熱生津之效,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狀。
益光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益光散主治頭風眩暈、目赤腫痛等症,而川芎能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有助於消除頭風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
- 升清降濁,清熱解毒: 川芎還具有升清降濁的作用,可以將頭部瘀血及熱毒向下引導,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益光散方劑中包含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胃經。其性寒涼,能清熱瀉火,尤擅清解心肺之熱,用於治療熱病心煩、口渴、咽痛等症。同時,梔子亦具涼血解毒之效,可治熱毒血瘀、瘡瘍腫毒等。
益光散方劑中,梔子的加入旨在清熱瀉火,同時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療效。
益光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益光散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燥的藥材,甘草可以起到中和藥性、平衡藥效的作用,使藥物更易於服用,減少副作用。
-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止咳化痰等功效。它可以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增強藥效,例如與黃芪配合,可增強補氣作用;與桔梗配合,可增強止咳化痰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益光散」
組成:
- 寒水石:性涼味辛,歸心、肺、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利竅、消腫之功。
- 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 石決明: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
- 車前子:性寒涼,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肝火過於旺盛,腎水不足,消耗了真正的陰氣,瞳孔逐漸縮小。
方劑組成介紹:
- 寒水石:清熱瀉火、利竅、消腫。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 石決明: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
- 車前子: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
益光散是一款用於治療肝火過於旺盛,腎水不足,瞳孔縮小的中藥方劑。方中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滋陰補腎之功。寒水石、知母、玄參、生地黃等藥材清熱瀉火,滋陰降火,能有效緩解肝火過旺、腎水不足的症狀。菟蕬子、石決明、車前子等藥材利水滲濕,清熱明目,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眼部充血、紅腫的症狀。川芎、梔子等藥材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視力。甘草具有補氣益血、調和諸藥的作用,能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益光散臨牀應用廣泛,不僅能治療肝火過於旺盛、腎水不足引起的瞳孔縮小,還能治療其他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內障、角膜炎等。同時,益光散還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功效,可常作為其他疾病的輔助治療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益光散性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寒水石8錢,菟絲子3錢,知母3錢,玄參5錢,石決明4錢,車前子3錢(外包),大生地6錢,寸冬3錢,川芎2錢,梔子3錢,甘草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益光散具有滋陰補腎、清肝明目的功效,但是陰虛火旺、肝腎陰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益光散,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寒水石8錢,菟絲子3錢,知母3錢,玄參5錢,石決明4錢,車前子3錢(外包),大生地6錢,寸冬3錢,川芎2錢,梔子3錢,甘草1錢。 主治:肝火太盛,腎水虧乏,耗散真陰,瞳神漸漸縮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