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一粒丹」方劑中含有巴豆,乃因其具有峻下逐瘀之效。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大腸經,能瀉熱通便,消積化瘀。方劑中使用巴豆,旨在通過其強力瀉下作用,驅除積滯,活血化瘀,達到治療某些疾病之目的。
然而,巴豆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自行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一粒丹方劑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辛溫,味苦,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一粒丹常用於治療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症狀,而半夏可以有效地化解痰濕,使痰液易於咳出。
- 和胃降逆:半夏還具有一定的和胃降逆作用,可以緩解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一粒丹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痰溼阻滯引起的嘔吐、噁心,而半夏可以幫助調節胃氣,減少嘔吐。
因此,一粒丹中加入半夏,可以有效地治療痰濕阻肺、胃氣上逆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一粒丹方劑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一粒丹方劑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丁香能溫中散寒,解除脾胃寒凝,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降逆止嘔,醒脾開胃:丁香能降逆止嘔,醒脾開胃,對於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嘔吐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一粒丹方劑中常加入丁香,旨在增強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同時兼顧降逆止嘔,提高藥效。
中藥方劑[一粒丹]的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雄黃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瘡瘍等問題。在[一粒丹]中,雄黃的添加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效果,有助於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皮膚問題。然而,由於雄黃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發副作用。
中藥方劑[一粒丹]的組成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硃砂能夠穩定神經系統,減少由神經不安引起的失眠、焦慮等症狀。在[一粒丹]中,硃砂的添加可以增強方劑的安神效果,有助於改善由神經不安引起的睡眠問題,促進身體的恢復和平衡。然而,由於硃砂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發副作用。
一粒丹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對於神志昏迷、中風不語、跌打損傷等症狀,能起到迅速醒神、活血止痛的作用。
- 通經活絡: 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緩解疼痛,消腫止痛。對於風寒濕痹、瘀血阻絡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一粒丹中加入麝香,不僅可以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還可以通經活絡,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一粒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邏輯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痢疾、水瀉」,尤強調對「脾洩」效果顯著。
- 痢疾:古指下痢頻繁、夾雜膿血或黏液的腸道病症,多因濕熱或寒濕困脾所致。
- 水瀉:即暴瀉如水,多因脾失健運,水濕直趨大腸。
- 脾洩(《難經》所載):指因脾陽虛弱或濕阻中焦,導致大便溏泄、完穀不化的慢性腹瀉。
二、組成藥物與治療原理
寒水石(煅)
- 性味:辛、鹹,寒。
- 功用:傳統用於清熱降火、利濕消腫。煅製後寒性稍減,更增收斂固澀之效,尤善止瀉。推測其機理為:
- 清瀉腸道濕熱:針對濕熱型痢疾,緩解裏急後重。
- 吸附水液:煅後質地疏鬆,可吸收腸道過多水分,改善水瀉。
白礬(枯礬)
- 性味:酸、澀,寒。
- 功用:枯礬(煅製白礬)收斂力強,古籍載其「澀腸止瀉,止血殺蟲」。推測其作用為:
- 固澀黏膜:減緩腸道蠕動,抑制過度分泌,改善泄瀉。
- 抗菌斂瘡:對痢疾桿菌等病原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適合濕熱痢。
三、配伍邏輯
- 寒澀並用:兩藥均經煅製,寒性趨緩而收斂力增,共奏「清熱不傷中、固瀉不留邪」之效。
- 協同止瀉:
- 寒水石側重「滲濕吸水」,治標(急止水瀉);
- 枯礬側重「澀腸固脫」,治本(調節腸道功能)。
- 針對病機:
- 若因濕熱致痢,寒水石清熱、枯礬斂瘡;
- 若因脾虛濕盛致泄,煅藥減寒、協同收澀以護脾陽。
總結
此方以「燥濕收澀」為核心,通過煅製緩和藥性,專攻瀉痢之「濕、滑、熱」病理環節,尤其適合急性水瀉或痢疾後期(邪熱未盡而正虛滑脫)。然因藥性偏澀,若暴瀉初起、實邪壅滯者,恐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寒水石(煅)2兩,白礬(枯)1兩。上為末,水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1丸,米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一粒丹, 出處:《瘍科選粹》卷二。 組成:牛蒡子。 主治:癰疽無頭。
一粒丹, 出處:《幼科發揮》卷三。 組成:寒水石(煅)2兩,白礬(枯)1兩。 主治:小兒泄瀉。
一粒丹, 出處:《醫部全錄》卷四三六引《幼科全書》。 組成:枯礬1兩,人參。 主治:小兒吐瀉。
一粒丹, 出處:《惠直堂方》卷一。 組成:巴豆10粒,半夏10粒,丁香1錢,雄黃(醋煮,研)1錢,朱砂5分(爲衣),麝香5厘(爲末)。 主治:痢疾,水瀉;脾泄尤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