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驚朱砂丸

鎮驚朱砂丸

ZHEN JING ZHU SH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6.2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脾經 20%
腎經 16%
肝經 14%
胃經 10%
肺經 10%
大腸經 4%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鎮驚硃砂丸中加入硃砂,主要是基於其鎮心安神的作用。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古代醫家認為,心主神志,而硃砂能平心降火,使心神安寧,從而達到鎮驚的效果。

此外,硃砂還有重鎮的作用,能鎮住心氣,防止其浮動不安,因此常被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等症。

鎮驚硃砂丸中加入雄黃,其原因主要為:

  1. 解毒辟邪: 雄黃性溫,味辛,有毒,可解毒辟邪,驅除外邪,配合硃砂鎮驚安神,可治療因外邪入侵所致的驚癇、癲狂等症。
  2. 抑菌止癢: 雄黃具有抑菌止癢的作用,可治療由蟲毒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濕疹等,配合硃砂鎮驚安神,可治療因蟲毒所致的驚癇、失眠等症。

然而,雄黃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鎮驚硃砂丸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救逆,振奮心陽: 附子性熱,具有回陽救逆的功效,可溫補心陽,改善心氣虛弱,增強心臟功能,對於心氣不足所致的驚悸、失眠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散寒止痛,緩解驚厥: 附子亦可溫經散寒,驅散寒邪,對於寒邪入侵所致的驚厥、抽搐等症狀有止痛、鎮痛作用。

因此,鎮驚硃砂丸中加入附子,可溫陽救逆,散寒止痛,協同其他藥材,達到鎮驚安神、舒緩驚厥的功效。

鎮驚硃砂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驚癇發作,神志昏迷等症狀,麝香可以迅速通過鼻腔直達腦部,起到醒神開竅、鎮驚止痙的作用。
  2. 引藥入心: 麝香氣味強烈,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心經,增強藥效。硃砂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而麝香可以幫助硃砂更好地發揮效用,更快速地平息驚厥,改善心神不安的症狀。

鎮驚硃砂丸是一種具有安神鎮驚功效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括巴豆,這是由於巴豆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獨特的療效。巴豆性熱,味辛,能夠有效地祛除體內的寒濕,並且有助於化痰排毒。由於其辛辣的特性,巴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代謝功能,從而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失眠和焦慮等症狀。此外,巴豆對神經系統有一定的興奮作用,能夠幫助提振精神,減輕神志不安的情況。因此,在鎮驚硃砂丸的配方中,巴豆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整體的療效,還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平衡硃砂的重鎮作用,使之更好地達到安神和驚悸的效果。然而,由於巴豆性烈,使用時需謹慎,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服用,以免引發不良反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鎮驚朱砂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蝦蟆氣」,特徵為右脅處有聲如蝦蟆鳴叫,需用手按壓方能緩解,否則鳴聲連續不斷。古代醫家認為此症與「氣機逆亂、痰瘀阻絡」相關,發聲部位在右脅(肝膽經所過),推測病因可能為:

  1. 肝膽氣滯:氣行不暢,鬱而化風,擾動經絡。
  2. 痰瘀結聚:痰濕或瘀血阻於脅下,隨氣流動而發聲。
  3. 寒凝陽虛:陽氣不足,水濕不化,積聚成有形之邪。

方名「鎮驚」暗示此症或伴驚悸不安,朱砂重鎮安神,結合其餘藥物推測,此方旨在破結散瘀、通陽開竅、鎮驚化痰,使氣機通暢而鳴聲自止。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1. 君藥:朱砂(飛)、雄黃

  • 朱砂:性寒質重,鎮心安神、清熱解毒,針對「驚」與「聲」的風動之象。
  • 雄黃:辛溫有毒,燥濕祛痰、辟穢開竅,與朱砂相配,一寒一溫,共祛痰熱風邪。

邏輯:二藥均為礦物藥,重鎮沉降,直達病所,鎮驚同時化解痰瘀結滯。

2. 臣藥:附子(炮)、巴豆(去油)

  • 附子:大熱之品,溫陽散寒,針對可能因寒凝或陽虛導致的氣滯痰聚。
  • 巴豆:峻下冷積,破痰逐水,強力開通閉塞,使脅下痰瘀從二便而出。

邏輯:附子助巴豆溫通之力,巴豆得附子則散寒而不傷正,共逐陰寒痰濕。

3. 佐使藥:麝香、車前草湯送服

  • 麝香:辛香走竄,開竅醒神,助諸藥透達經絡,散結消聲。
  • 車前草湯:清熱利尿,既可緩解巴豆峻烈之性,又能導邪下行,「以利為度」。

邏輯:麝香引藥入絡,車前草調和藥勢,使攻邪而不耗正。


整體治療邏輯

此方以「溫通攻逐為主,重鎮開竅為輔」:

  1. 破結:巴豆、雄黃攻逐痰瘀;附子溫化寒凝。
  2. 鎮驚:朱砂安神定志,防氣逆擾心。
  3. 通路:麝香開竅,車前草利水,邪從二便出。

關鍵原理:針對脅下痰瘀氣結的「有形實邪」,以峻藥直攻其結,佐以溫陽、鎮驚、通竅,使氣順聲消。此方體現古代「結者散之,驚者平之」的治法,適用於實證為主的「蝦蟆氣」。

傳統服藥法


朱砂(飛)1兩,雄黃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麝香1分,巴豆仁20粒(去油)。
上研細和勻,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3丸,以車前草煎湯送下。以利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鎮驚朱砂丸有毒,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及十二指腸炎

相同名稱方劑


鎮驚朱砂丸,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三。 組成:朱砂(飛)1兩,雄黃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麝香1分,巴豆仁20粒(去油)。 主治:蝦蟆氣。右脅有聲如蝦蟆,常欲以手按之,否則聲聲相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