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起生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起生丸多用於脾虛濕困,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蒼朮能燥脾胃之濕,健脾胃之氣,改善消化功能,促進食慾,緩解腹脹等症。
- 祛風除濕:蒼朮除了健脾燥濕外,還有祛風除濕的作用。起生丸也常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疼痛等症。蒼朮能祛除風濕之邪,使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起生丸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丁香味辛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起生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噯氣嘔吐等症狀。
丁香在方中能夠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脾胃消化功能,並能行氣止痛,緩解脘腹冷痛等症狀。因此,丁香的加入有助於提升起生丸的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效果,從而更好地治療脾胃虛寒、氣滯血瘀等病症。
起生丸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 驅蟲止癢: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較強的殺蟲功效,可驅除體內寄生蟲,並止癢消腫,適用於治療因蟲積引起的腹痛、腹瀉、皮膚瘙癢等症狀。
- 解毒消腫: 雄黃還具有一定解毒作用,可治療蛇蟲咬傷、毒瘡等,並有助於消腫止痛。
然而,雄黃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切勿自行使用或過量服用。
中藥方劑[起生丸]的組成中包含[硃砂],因為硃砂具有安神鎮驚、解毒的作用。硃砂常用於治療由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引起的症狀。它能夠有效鎮靜神經,緩解由心神不安引起的不適。在[起生丸]中,硃砂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安神鎮驚效果,對於改善由心神不寧引起的症狀具有顯著效果。
起生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而起生丸主治癥狀包括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故加入麝香以助其醒神開竅,引藥直達病竈。
- 活血通絡: 麝香能活血通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氣血瘀阻引起的昏迷、中風等症,具有輔助治療作用。起生丸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加入麝香可增強其活血通絡之效,協同作用,促進患者恢復。
中藥方劑[起生丸]的組成中包含[蟾酥],因為蟾酥具有解毒化痰、通絡止痛的作用。蟾酥主要用於治療由痰濕引起的病症,如痰熱咳嗽、關節疼痛等。它能夠有效解毒化痰,緩解痰濕所引起的不適。在[起生丸]中,蟾酥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解毒化痰效果,對於由痰濕引起的症狀具有顯著改善作用。
主治功效
起生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家用良方》記載,起生丸專治「一切危急痧症」,此方劑旨在應對病勢兇猛、變化迅速的急症,具備起死回生的功效。其治療原理,需從組成藥物的藥性及相互作用進行分析:
藥物組成及其功效:
- 蒼朮: 性味辛、苦、溫,歸脾、胃經。能燥濕健脾,消食除滿。《內經》雲:「濕邪困脾,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蒼朮通過燥濕健脾,可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使氣機升降正常,從而消除因濕邪所致的脘腹脹滿等不適。
- 丁香: 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之效。痧症多由寒邪或濕邪阻滯氣機所致,導致氣機逆亂,丁香溫中散寒,可驅散體內寒邪,並能降逆止嘔,緩解因氣機上逆所致的諸多症狀。
- 雄黃: 性味辛、溫,有毒,歸肝、胃經。能解毒殺蟲,燥濕祛痰。痧症常見身熱、煩躁等症,雄黃的解毒殺蟲作用,可針對體內毒邪,而其燥濕祛痰的功效,則有助於清除體內痰濁。
- 紅砂(大劈砂): 性味甘、寒,歸心、肝經。具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痧症常伴有心悸、煩躁等症狀,紅砂可清熱降火,並能鎮心安神,有助於穩定心神,緩解病情。
- 麝香: 性味辛、溫,歸心、脾經。有開竅醒腦、活血散瘀之效。痧症常因氣血阻滯,導致神志昏迷,麝香開竅醒腦,能迅速振奮精神,恢復神志,並能活血散瘀,改善氣血運行。
- 蟾酥: 性味辛、溫,有毒,歸心經。能解毒殺蟲,通絡止痛。痧症常伴有疼痛,蟾酥可解毒殺蟲,通絡止痛,可緩解因氣血不通所致的各種疼痛。
治療原理:
起生丸的組方精巧,諸藥協同作用,共同發揮其治療功效。痧症病機複雜,但總離不開邪氣阻滯、氣機紊亂、氣血不暢等。本方以蒼朮燥濕健脾,恢復脾胃運化,為氣機正常升降提供基礎;以丁香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可驅散寒邪,使氣機不再上逆;以雄黃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可清除體內毒邪痰濁;以紅砂清熱解毒、鎮心安神,可緩解心煩;以麝香開竅醒腦、活血散瘀,可使神志清醒,改善氣血運行;以蟾酥解毒殺蟲、通絡止痛,可緩解疼痛,疏通經絡。
此方整體而言,溫散之力強勁,可快速祛邪解毒,恢復機體氣血運行,故能治療「一切危急痧症」,具有起死回生之功。
服法分析:
《家用良方》記載,起生丸可含舌上,使藥物通過舌下吸收,快速發揮藥效,或以涼水吞服,亦可津液吞服,服用劑量則根據病情的輕重而定,重症可服至十三粒。其劑型以丸劑為主,利於攜帶,易於保存。強調「務須乾燥,毋使黴」,表明對藥物保存有嚴格要求,以確保藥效。
總之,起生丸針對痧症的病機,通過多種藥物的相互配合,達到祛邪解毒、恢復氣機、振奮精神的目的,故能治療「一切危急痧症」,實為應急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茅山、蒼朮1兩2錢,公丁香1兩,雄黃(水飛淨、曬燥)8錢,大劈砂(水飛淨,曬燥)9錢,當門子2錢,真蟾酥(切薄片,灰燥透,研,取淨細末)4錢。
上藥各為細末,端午時和勻,以堆花燒酒法丸,如細綠豆大,灰燥,瓷瓶收儲,勿使泄氣。
每服七粒,重者九粒或十二粒,含舌上覺麻,用涼水吞下或津咽亦可;若遇輕痧只須三粒。常宜備帶以救濟,務須乾燥勿使霉黔。若研細可代聞藥更妙。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起生丸, 出處:《急救應驗良方》。 組成:茅山蒼朮1兩2錢,公丁香1兩,雄黃(水飛淨、曬燥)8錢,大劈砂(水飛淨,曬燥)9錢,當門子2錢,真蟾酥(切薄片,灰燥透,研,取淨細末)4錢。 主治:一切危急痧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