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痧至寶丹

急痧至寶丹

JI SHA ZHI BA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6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胃經 17%
肝經 16%
心經 12%
肺經 12%
腎經 9%
膽經 6%
大腸經 3%
三焦經 3%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急痧至寶丹」中含有蟾酥,主要是利用其毒性來達到治療效果。蟾酥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對於由外感風寒引起的急痧症狀,例如喉嚨痛發熱咳嗽等,能起到迅速緩解的作用。

此外,蟾酥還能活血化瘀,對於因氣血凝滯引起的痧症,也能起到一定的療效。不過,蟾酥毒性較強,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及體質來決定用量,不可自行服用。

「急痧至寶丹」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急痧多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蒼朮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功效,可解除肝氣鬱結,使氣機流通,緩解胸腹疼痛。
  2. 燥濕健脾,化痰止咳: 急痧常伴隨濕濁內阻,導致脾胃失健,蒼朮亦具有燥濕健脾之功效,可祛除濕氣,健脾和胃,並有助於化痰止咳,改善症狀。

急痧至寶丹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其溫中降逆、行氣止痛的功效。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並能行氣止痛。急痧症狀多為胸悶氣急、脘腹疼痛,甚至伴有嘔吐,丁香的溫中降逆、行氣止痛之效,可緩解上述症狀,起到舒緩急痧的作用。同時,丁香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預防感染。

「急痧至寶丹」方劑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對於急痧引起的驚厥、神志不清等症狀,硃砂能起到鎮靜作用,緩解症狀。
  2. 清熱解毒: 硃砂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急痧。

然而,硃砂屬重金屬,使用需謹慎。現代醫學已證實,長期服用硃砂會對人體造成損害,故建議使用時需遵醫囑,並密切觀察患者反應。

急痧至寶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急痧症多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而木香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痛、嘔吐等症狀。
  2. 燥濕健脾,和胃止嘔: 急痧症常伴有脾胃濕困,消化不良,木香具有燥濕健脾,和胃止嘔的功效,可改善脾胃功能,緩解嘔吐、腹瀉等症狀,有助於整體症狀的改善。

「急痧至寶丹」中含有雄黃,乃因其具有解毒辟邪之功效。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能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且具辟邪之效。

急痧多因感受外邪,如暑濕、風寒等所致,患者常伴有高熱、頭痛、惡寒等症狀。雄黃能清熱解毒,驅散外邪,同時也能化解痧氣,止痛止癢,有助於緩解急痧症狀。

然而,雄黃屬毒性藥物,需慎用且需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急痧至寶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 沉香氣味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對於痧症引起的胸悶、腹痛、嘔吐等症狀,沉香能有效緩解。
  2. 溫陽散寒: 痧症多因寒邪侵襲,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沉香性溫,可溫陽散寒,促進氣血流通,解除寒邪對機體的阻滯,從而緩解痧症。

急痧至寶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作用,能迅速改善因痧氣阻滯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口眼歪斜等症狀,起到急救的作用。
  2. 行氣止痛:麝香能通經活絡,行氣止痛,對於痧氣引起的疼痛、腹痛、胸痛等症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迅速止痛,改善患者的痛苦。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急痧至寶丹主治範疇為痧症相關急症,包含:

  1. 霍亂吐瀉、腹痛昏瞶:針對劇烈吐瀉伴隨意識模糊,屬中醫「穢濁之邪壅塞中焦」之證,常見於暑濕或瘴氣所致氣機逆亂。
  2. 一切痧氣、暑氣、瘴氣:此處「痧氣」泛指外感穢濁邪氣(如暑濕、瘴癘)引發的急性症狀,如胸悶、絞痛、煩躁等。
  3. 途行觸穢、中暑熱:強調環境穢濁或暑熱之邪侵入人體,導致氣血瘀滯。
  4. 絞腸痧:症狀類似現代醫學「急性腸痙攣」或「腸梗阻」,以腹部劇痛、欲吐不吐為主,屬氣血驟閉之急症。

此方定位為急救用藥,針對邪壅氣閉、暑濕穢濁內阻之證,以開竅醒神、辟穢解毒、行氣止痛為核心。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君藥:通關開竅,解穢毒

  • 蟾酥(3錢):辛溫有毒,善開竅辟穢、解毒止痛。其性烈走竄,可迅速通閉解結,針對痧症氣血壅滯之急。
  • 麝香(1錢):香竄之品,通十二經絡,開竅醒神,與蟾酥協同破除穢濁之邪。

2. 臣藥:行氣化濕,辟穢和中

  • 木香(2錢)、丁香(2錢)、沉香(2錢):三者均屬芳香理氣藥,調暢中焦氣機,降逆止嘔,化解濕濁壅滯。
  • 茅朮(4錢,土炒焦):焦朮加強健脾燥濕之力,土炒後更入中焦,針對霍亂吐瀉之濕濁內蘊。
  • 雄黃(3錢):辟穢解毒,兼有殺蟲之效,助君藥祛除穢濁疫毒。

3. 佐使藥:鎮靜安神,引藥護正

  • 西黃(牛黃,3分):清心解毒,防暑熱內閉心包,與麝香共奏開竅之效。
  • 朱砂(1錢5分):重鎮安神,緩解昏瞶煩躁,外用「滾衣法」亦增強藥丸穩定性(傳統製劑技巧)。
  • 糯米粽尖:黏合諸藥,兼顧護胃,緩和蟾酥、雄黃之峻烈。

治療原理總論
此方以芳香開竅、行氣辟穢為主軸,結合解毒鎮痛之力:

  1. 開閉通竅:蟾酥、麝香、牛黃速解氣血鬱閉,恢復神明。
  2. 行氣化濕:木香、丁香、沉香調暢氣機,茅朮健脾燥濕,針對中焦濕濁吐瀉。
  3. 解毒辟穢:雄黃、蟾酥祛除疫毒瘴氣,朱砂鎮靜安神。
    全方側重「急則治標」,適用於氣滯、濕阻、穢閉之痧症急症,通過多種芳香藥協同,迅速逆轉病勢。

傳統服藥法


蟾酥3錢(活蛤蟆,取下曬乾,臨用切片,燒酒化開),西黃3分(研),茅朮4錢(土炒焦),丁香2錢(研細),朱砂1錢5分(水飛淨),木香2錢(研細),雄黃3錢(水飛淨),沈香2錢(研細),麝香1錢(揀淨)。
止痛。
上件藥先期各為極細末,都拌勻,同蟾酥加糯米粽尖五個,搗千餘下,為丸,如椒子大,曬乾,盛於瓷蓋碗內;再用朱砂一錢五分,燒酒調塗碗內,蓋好,搖一二千下,則光亮,收貯瓷瓶內。
每服3丸,輕者1丸,重者5丸,泉水送下;或口內含化,津液咽下。
孕婦少服。服藥後停煙、茶、酒、飯兩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急痧至寶丹性味辛溫,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急痧至寶丹, 出處:《良方集腋》卷上。 組成:蟾酥3錢(活蛤蟆,取下曬乾,臨用切片,燒酒化開),西黃3分(研),茅朮4錢(土炒焦),丁香2錢(研細),朱砂1錢5分(水飛淨),木香2錢(研細),雄黃3錢(水飛淨),沉香2錢(研細),麝香1錢(揀淨)。 主治:止痛。主治:霍亂吐瀉,腹痛昏瞶;及一切痧氣、暑氣、瘴氣、途行觸穢,中暑熱,絞腸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