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疫回春丹

SHA YI HUI CHU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時病論》卷四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7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胃經 16%
脾經 15%
肺經 13%
心經 11%
膽經 10%
腎經 6%
大腸經 3%
三焦經 3%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痧疫回春丹」方劑中加入「蒼朮」的原因,主要在於其 解表散寒、燥濕健脾 的功效,針對痧疫病症起到重要作用。

痧疫病症多由外感風寒濕邪所致,蒼朮性溫燥,能 祛除寒濕 ,並 疏解表邪 ,幫助患者恢復正常體溫。此外,蒼朮亦有助於 健脾利濕,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機體抵抗力,有利於病症的康復。因此,在「痧疫回春丹」中加入蒼朮,有助於驅除病邪,恢復正氣,達到回春的效果。

痧疫回春丹方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闢穢: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闢穢、殺蟲之效。古人認為痧疫乃是由於外邪侵襲、毒邪內伏所致,雄黃可以驅散外邪,清熱解毒,達到消痧退疫之效。

2. 疏通經絡:雄黃能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將體內積聚的毒素排出體外,進而達到治療痧疫的作用。

然而,雄黃有毒,不可自行服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才能安全有效地治療痧疫。

痧疫回春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一、行氣解鬱,化痰止咳:沉香性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解鬱、溫腎納氣、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痧疫所致的氣滯血瘀、痰阻氣道等症,沉香能夠疏通經絡,化解鬱結,使氣機通暢,痰液易於咳出。

二、溫陽補氣,扶正祛邪:沉香具有一定的溫陽補氣作用,能夠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對於痧疫患者,沉香能夠補充元氣,提高免疫力,幫助機體恢復正常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痧疫回春丹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解毒化瘀:丁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解毒化瘀之功效。對於痧疫導致的寒凝氣滯、瘀血阻絡等症,丁香能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治療作用,幫助恢復氣血流通。
  2. 芳香闢穢:丁香氣味芳香,可起到闢穢解毒的作用。在痧疫流行期間,空氣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病邪之氣,丁香的芳香之氣能起到驅散疫氣、預防感染的作用,幫助機體增強抵抗力。

痧疫回春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解鬱,止痛消脹。痧疫多由外感風寒濕邪入侵,或飲食不節,導致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木香能疏通氣血,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症狀。
  2. 健脾和胃:木香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痧疫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木香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痧疫回春丹中包含鬱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化瘀止痛: 鬱金味苦辛,性寒,入肝膽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痧疫引起的發熱、頭痛、腹痛、嘔吐等症狀,並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鬱金還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作用,能緩解痧疫引起的肝氣鬱結,胸悶氣短等症狀,並能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總而言之,鬱金在痧疫回春丹中起著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疏肝解鬱的作用,是治療痧疫的有效藥材。

痧疫回春丹中包含蟾酥,主要源於其解毒、消炎、抗病毒的功效。

蟾酥是蟾蜍的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物,含有蟾蜍毒素、蟾蜍靈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病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蛇蟲咬傷等病症。

對於痧疫等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蟾酥能抑制病毒或細菌的繁殖,並促進人體免疫功能,達到消炎解毒的目的。因此,痧疫回春丹中加入蟾酥,可有效緩解痧疫引起的發熱、疼痛、腫脹等症狀。

痧疫回春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對於痧疫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可起到迅速蘇醒的作用。

二、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痧疫常伴有血瘀、疼痛等症狀,麝香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瘀血,消散腫痛。

因此,麝香在痧疫回春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有效改善痧疫患者的昏迷、神志不清、血瘀、疼痛等症狀,促進患者康復。

主治功效


痧疫回春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痧疫回春丹」主治「一切痧疫」,具有神效。痧病成因複雜,不限於六淫之邪,亦可由飢飽勞役、穢濁所犯等因素引發。其治療總則為「芳香化濁」。

治療原理分析:

古文指出「痧之為病,不盡六氣所觸,或因飢飽勞役,或因穢濁所犯,皆可成痧」,提示痧病病因的多樣性,包括外感和內傷兩方面。而「總宜芳香化濁法治之」,則指明了治療痧病的基本原則。「痧疫回春丹」的組方精妙,正體現了「芳香化濁」的治療思路。

方中:

  • 蒼朮健脾燥濕,為君藥,針對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生的病機。
  • 雄黃解毒殺蟲,與蟾酥之解熱鎮痛功效相輔相成,針對痧病中的「毒」邪。
  • 沉香、丁香、木香、鬱金皆為芳香之品,共奏行氣活血、溫中散寒、疏肝和胃之效。其中,沉香、丁香溫通之力較強,可散寒邪;木香、鬱金行氣之力較強,可疏理氣機,使氣血通暢。諸藥合用,可化解體內穢濁之氣,恢復氣機升降之常。
  • 麝香辛香走竄,開竅醒神,可助諸藥之力,通達表裡,迅速發揮藥效。

綜觀全方,以芳香化濁為核心,兼顧解毒、行氣、溫中、開竅等多重功效,針對痧病病因病機,可謂組方嚴謹,配伍精當。因此,古文稱其「治一切痧疫神效」,實非虛言。

方劑組成與古文記載的對應關係:

古文中提到「痧疫回春丹」出現在雷豐的《時病論》中,並詳細列舉了該方劑的組成,這與「痧疫回春丹」的組成完全吻合。古文更進一步說明了不同類型痧病的加減用藥,如風痧加荊芥、防風,暑痧加滑石、木瓜等,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而「痧疫回春丹」作為基礎方,適用於各種痧病,尤其是病情危急,來不及服用湯藥的情況,可先用此丹應急,以爭取救治時間。

總而言之,「痧疫回春丹」通過芳香化濁、解毒辟穢、行氣活血等作用,有效治療各種痧病,其組方精妙,功效卓著,是中醫治療痧疫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蒼朮2兩,雄黃7錢(飛淨),沈香6錢,丁香1兩,木香1兩,鬱金1兩,蟾酥4錢,麝香1錢。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加飛朱砂為衣。
每服5釐,開水吞服;亦可研末吹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毒性,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慎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損害。

本方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痧疫回春丹, 出處:《時病論》卷四。 組成:蒼朮2兩,雄黃7錢(飛淨),沉香6錢,丁香1兩,木香1兩,鬱金1兩,蟾酥4錢,麝香1錢。 主治:一切痧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