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追毒丸

WU XIANG ZHUI D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3%
肝經 13%
胃經 13%
心經 10%
膽經 6%
大腸經 6%
三焦經 3%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香追毒丸」

沉香

  • 性溫、味苦。
  •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溫中止嘔、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

丁香

  • 性溫、味辛。
  • 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 脾胃虛寒、嘔吐、腹瀉、腹痛、消化不良、肺虛咳嗽、氣喘、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木香

  • 性溫、味辛。
  • 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

硃砂

  • 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

血竭

  • 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
  • 去除淤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供;止住出血、促進傷口癒合;局部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和修復、組織再生。

巴豆

  • 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 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

蟾酥

  •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
  • 癲癇、驚風、中風、水腫、腹水、肝硬化、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筋骨痠痛。

總結

中藥方劑「五香追毒丸」,主要成分是:丁香、巴豆、木香、沉香、血竭、硃砂、蟾酥,主治功效是:癰疽:一種嚴重的皮膚感染,通常由細菌引起,會導致皮膚腫脹、疼痛和發紅。一切無名腫毒:任何沒有特定原因或診斷的腫脹或感染。初起壯實者:剛開始時腫脹堅硬,有力的。

傳統服藥法


乳香(去油) 1錢2分,血竭1錢2分,巴豆霜1錢2分,老君須1錢2分,母丁香1錢2分,連翹1錢2分,沒藥(去油) 1錢2分,沈香1錢2分,廣木香1錢2分,苦丁香1錢2分。
去毒定痛。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朱砂為衣。
每服1丸或2丸,空心、食前酒送下。行2-3次後,冷粥補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丁香、巴豆、木香、沉香、血竭、硃砂、蟾酥等七味中藥組成。丁香辛溫,有散寒止痛、消腫散結的作用;巴豆辛熱,有破血逐瘀、通經活絡的作用;木香辛溫,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作用;沉香辛溫,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作用;血竭辛溫,有破血逐瘀、消腫止痛的作用;硃砂辛溫,有破血逐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蟾酥辛溫,有破血逐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破血逐瘀、消腫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破血逐瘀、消腫散結的作用,因此孕婦、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五香追毒丸,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一。 組成:老君須、母丁香(不見火)、苦丁香(即香瓜蒂)、去油乳香、去油沒藥、巴豆霜、廣木香、炒黑牛蒡子、上沉香、血竭、辰砂、蟾酥(火酒另化)各等分。 主治:去疔瘡毒,定痛。主治:癰疽,一切無名腫毒,初起壯實者。

五香追毒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 組成:乳香(去油)1錢2分,血竭1錢2分,巴豆霜1錢2分,老君須1錢2分,母丁香1錢2分,連翹1錢2分,沒藥(去油)1錢2分,沉香1錢2分,廣木香1錢2分,苦丁香1錢2分。 主治:去毒定痛。主治: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有餘之證,及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