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香串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芳香闢穢,溫中散寒: 丁香味辛性溫,具有芳香闢穢之效,能驅除異味,增進食慾。同時,其溫中散寒之性,有助於溫暖脾胃,改善寒涼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狀。
- 溫陽補腎,助陽固精: 丁香還具有溫陽補腎,助陽固精的作用,可以改善陽虛體寒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
因此,五香串中加入丁香,不僅能增強其香味,更能發揮其溫中散寒、溫陽補腎的功效,提升整體藥效。
五香串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其行氣止痛之效,能疏肝理氣,調和脾胃,並可緩解腹部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燥濕止瀉: 木香性溫燥,可燥濕止瀉,對於脾胃虛寒、濕氣重、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因此,木香在五香串方劑中,可起到行氣止痛、燥濕止瀉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
「五香串」方劑中包含沉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行氣止痛: 沉香氣味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之效。其香氣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胸痛、腰痛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二、 溫中散寒: 沉香性溫,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對於寒邪入侵脾胃所致的胃寒、腹痛、嘔吐等症狀,沉香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效。
五香串中加入降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暖脾胃、理氣止痛:降香性溫,入脾、胃經,可溫暖脾胃,理氣止痛。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降香能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與五香串中其他溫暖脾胃的藥材相輔相成,提升藥效。
2. 芳香開竅,醒脾開胃:降香具有芳香開竅之功效,能促進氣血運行,振奮精神,改善食慾不振、神疲乏力等症狀。五香串以香料為主,加入降香不僅能增添香氣,更能提升其開胃醒脾的功效,使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
五香串方劑中包含巴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峻下逐瘀: 巴豆性峻烈,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迅速清除腸道積滯,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瘀血,達到通經活絡之效。
- 消腫止痛: 巴豆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功效,可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腫痛,對於某些症狀,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然而,巴豆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五香串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特色在於將多種香料與藥材結合,形成獨特的風味和療效。其中,硃砂(也稱為硃砂)作為其成分之一,主要用於中藥中以其驅邪祛毒的特性。硃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具備清心解煩、鎮靜安神的作用。它在五香串中的使用,可能是希望透過其藥理效用來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
此外,硃砂的紅色顏色象徵著吉祥和喜慶,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深厚的意義,常被認為能夠辟邪護身,提升整體的靈性氛圍。而五香串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傳達祝福與祈求的文化表現,硃砂的加入讓這道美食不僅在味覺上有所增強,也在精神層面上提供了寄託。因此,五香串中的硃砂成為其獨特組合的一部分,突顯了中藥方劑的傳統與智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香串」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根據古文記載,「五香串」主要由丁香、木香、沉香、降香和巴豆霜組成。方劑針對「氣膈膨脹」的症狀進行治療,其原理可以從各味藥材的功效來分析:
- 氣機阻滯: 氣膈膨脹的主要病機是氣機阻滯,導致胸膈脹滿、不舒。
- 行氣理氣: 方中木香、沉香、降香皆為理氣藥。木香行氣解鬱,健脾和胃;沉香理氣溫腎,安神定志;降香活血化瘀,兼有理氣之功。三藥合用,可有效疏通氣機,緩解胸膈脹滿。
- 溫陽散寒: 氣機阻滯常與寒邪有關,丁香溫胃散寒,止痛消食,可溫通中焦,助陽散寒。
- 攻逐積滯: 巴豆霜具有峻瀉作用,可攻逐體內積滯,通利大便。這對於因氣機阻滯而導致的宿食停滯、大便不暢有一定的幫助。
- 活血化瘀: 降香、乳香、鬱金有活血化瘀,推動氣血運行,增強理氣效果。
- 燥濕健脾: 蒼朮、厚朴、陳皮燥濕健脾,豆蔻肉溫中和胃,五靈脂活血祛瘀、化濕止痛,諸藥合用,可增強健脾化濕之力,去除阻礙氣機運行的濕邪。
總體而言,五香串通過行氣、溫陽、攻逐、活血、燥濕等多重作用,達到疏通氣機、消脹除滿的目的。
古文佐證
- 《串雅補》: "丁香(一錢),廣木香(三錢五),沉香(二錢五),降香(三錢五),巴霜(一錢),硃砂(一錢,為衣)\n\n共為末,神麯糊丸。每服五分,白湯送下。" 這裡明確指出了五香串的基本組成。
- 《串雅內外編》: "右藥共研末,醋糊丸如桐子大,硃砂二錢為衣。每服五丸,重者七丸、九丸,或至十一丸。空心熱酒送下,忌生冷油膩,氣虛之人及孕婦忌服。" 此處除了指出藥物組成外,還說明了服用方法及禁忌,進一步證實了該方用於行氣消脹。
- 《串雅內外編》: "治腹心氣脅痞積,一切痛症,立效。沉香、丁香、木香、檀香、乳香(去油)、巴豆霜各三錢,大黃、甘草、鬱金、蒼朮、五靈脂、陳皮、厚朴、雄黃各五錢,豆蔻肉六錢。" 此處為另一組更為複雜的方劑,但同樣包含五香串的基礎藥物,主治範圍擴大到"腹心氣脅痞積,一切痛症",說明五香串這組藥物組合確實具有行氣止痛、消積除痞的功效。
結論
綜合分析古文內容和藥物功效,可以推斷「五香串」主要通過行氣理氣、溫陽散寒、攻逐積滯的機理,治療氣機阻滯所致的氣膈膨脹等症。古文的記載也佐證了該方的這一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丁香1錢,廣木香3錢5,沈香2錢5,降香3錢5,巴霜1錢,朱砂1錢(為衣)。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
每服5分,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香串, 出處:《串雅補》卷二。 組成:丁香1錢,廣木香3錢5,沉香2錢5,降香3錢5,巴霜1錢,朱砂1錢(爲衣)。 主治:氣膈膨脹。
五香串, 出處:《串雅內編》卷三。 組成:沉香3錢,丁香3錢,木香3錢,檀香3錢,乳香(去油)3錢,巴豆霜3錢,大黃5錢,甘草5錢,鬱金5錢,蒼朮5錢,五靈脂5錢,陳皮5錢,厚朴5錢,雄黃5錢,豆蔻肉6錢。 主治:腹心氣,脅痞積,一切痛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