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養陰膏中加入生地黃,是基於其滋陰涼血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其主要功效為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能有效緩解陰虛火旺、內熱熾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潮熱盜汗等。
此外,生地黃還有潤肺止咳、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肺熱咳嗽、咯血、吐血等症亦有輔助治療功效。因此,養陰膏中加入生地黃,可有效滋陰降火,緩解陰虛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養陰膏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養陰膏旨在滋陰補血,而當歸能補血養血,並潤燥生津,與方劑主旨相符。
- 調和藥性,增效作用: 養陰膏中多為滋陰清熱藥材,而當歸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並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和發揮作用。因此,當歸可謂是方劑中的「調和之劑」,有助於整體藥效的提升。
養陰膏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養陰膏常用於治療陰虛內熱、血瘀證,赤芍的加入可幫助清解體內熱邪,同時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
- 緩解燥熱症狀:赤芍能清熱涼血,對於因陰虛內熱引起的燥熱症狀,例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便祕等,有緩解作用。配合養陰膏中的其他滋陰潤燥藥材,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養陰膏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源於其活血通絡、引藥下行之功效。
川牛膝性溫,味苦酸,入肝、腎經,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因陰虛導致的經絡不通、血行不暢等症狀。同時,川牛膝還能引藥下行,將藥力引導至下焦,滋陰補腎,更有效地達到養陰的功效。
因此,在養陰膏方中加入川牛膝,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引藥下行的作用,進一步提升藥方滋陰補腎的效果。
養陰膏中加入烏藥,看似與養陰功效無直接關聯,實則暗藏巧思。
烏藥味辛溫,擅長行氣止痛,能溫脾胃、助消化。養陰膏滋陰潤燥,若患者脾胃虛弱,難以吸收藥效,則烏藥可起到引藥入脾胃,促進藥效吸收的作用。
此外,烏藥還有理氣解鬱的功效,能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煩躁、失眠等症狀,配合養陰藥物,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養陰膏方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是基於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酸,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養陰膏以滋陰清熱為主,牡丹皮的加入可以增強清熱涼血之力,並有助於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各種症狀,例如口燥咽乾、心煩失眠、面紅潮熱等。此外,牡丹皮的活血化瘀作用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進一步提升養陰膏的療效。
養陰膏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利濕,滲濕止瀉: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的功效。養陰膏常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燥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而脾虛濕盛則會加重這些症狀。茯苓可健脾利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有助於陰虛症狀的改善。
- 寧心安神,益智健腦: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的功效,可改善因陰虛所致的心煩失眠、健忘等症狀。養陰膏中加入茯苓,可增強其滋陰安神之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養陰膏」方劑中加入紅花,看似與滋陰補血的主旨相悖,實則暗藏玄機。紅花性溫,入血分,善於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其加入此方,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因素:
- 促進藥效吸收: 紅花活血化瘀,有助於其他藥材有效滲透組織,提升藥效。
- 改善循環,協調陰陽: 紅花活血通絡,可改善氣血運行,促進陰陽平衡,避免滋陰過度,造成氣滯血瘀。
故紅花於「養陰膏」中,起著活血化瘀,協調陰陽,增強藥效的作用,使其更能有效地達到滋陰補血的功效。
「養陰膏」方劑中加入「水蛭」,看似奇特,實則蘊藏着深厚的中醫理論。
水蛭味鹹、性平,入肝、血分。其功效主治血瘀、閉經、跌打損傷等症。在「養陰膏」中,水蛭主要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
「養陰膏」通常用於治療陰虛內熱、血瘀証候,水蛭的加入可幫助改善因血瘀所致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進而促進陰液的生成與流通,達到養陰潤燥的功效。因此,水蛭的加入並非隨意,而是根據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症狀相結合的合理運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養陰膏」
中藥方劑「養陰膏」,主要成分是:生地黃、當歸、赤芍、川牛膝、烏藥、牡丹皮、茯苓、紅花、水蛭。主治功效是:年輕女性氣血相互碰撞,經脈不通暢,身體發黃面部浮腫,經常腹脹,食慾減退。
生地黃
生地黃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赤芍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赤芍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川牛膝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烏藥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可調理七情鬱結、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寒凝氣滯的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墜腫痛、痛經、寒邪侵犯肺臟、肺氣失宣、乳腺炎、瘰癘等證。
牡丹皮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牡丹皮清營血之實熱,同時還能治陰虛發熱。牡丹皮中的植物鞣素、芳香油和皁苷等成分有助於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壁強度、促進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環、止血,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應。牡丹皮還能清熱涼血,適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症。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紅花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紅花有助於刺激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張力,促進月經來潮,緩解痛經,調節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它還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可緩解瘀血積聚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此外,紅花還能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氣血運行,常被用於治療癥瘕積聚、心腹瘀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在清熱涼血方面,紅花可清熱解毒,緩解熱鬱血瘀引起的斑疹色暗、熱毒瘡瘍等症狀。然而,紅花活血化瘀作用較強,孕婦及有出血傾曏者應謹慎使用,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水蛭
傳統代劑,如水蛭、虻蟲、桃仁和大黃,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血、破血消癥等功效。水蛭善於活血化瘀,消散瘀血,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產後腹痛等瘀阻經脈所致的病症。虻蟲、桃仁和大黃則具有通經下血之功,可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產後惡露、臍腹作痛等血瘀之症。此外,水蛭亦能舒筋活血,緩解瘀血、淤血帶來的疼痛,常與三稜、桃仁、紅花等藥同用,增強破血祛瘀之力。
總結
中藥方劑「養陰膏」,主要成分是:生地黃、當歸、赤芍、川牛膝、烏藥、牡丹皮、茯苓、紅花、水蛭。主治功效是:年輕女性氣血相互碰撞,經脈不通暢,身體發黃面部浮腫,經常腹脹,食慾減退。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1兩半,當歸1兩,赤芍藥1兩,牛膝1兩,烏藥半兩,牡丹皮1錢,茯苓紅花(炒令黃)1錢,水蛭1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日1丸,空心好酒化下。
忌醋及酸物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養陰膏, 出處:《醫鈔類編》卷一。 組成:地黃、麥冬、當歸。 主治:噎膈反胃,血槁消瘦。
養陰膏,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生地黃1兩半,當歸1兩,赤芍藥1兩,牛膝1兩,烏藥半兩,牡丹皮1錢,茯苓1我,紅花(炒令黃)1錢,水蛭1錢。 主治:室女氣血相搏,經脈不行,體黃面腫,多脹減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