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八寶丹

牛黃八寶丹

NIU HUANG BA BAO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救偏瑣言·備用良方》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4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肝經 19%
肺經 15%
脾經 11%
胃經 10%
腎經 10%
大腸經 3%
膀胱經 3%
膽經 1%
小腸經 1%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牛黃八寶丹中含有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內盛引起的各種病症,如高熱、神昏、驚厥、咽喉腫痛等。

2. 開竅醒神:牛黃能開通心竅,醒神止痛,尤其適合治療神志不清、昏迷、中風等疾病。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能更好地發揮其開竅醒神的作用。

牛黃作為八寶丹的關鍵組成部分,能有效提升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使其在臨牀應用中發揮更好的療效。

牛黃八寶丹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珍珠性寒,味甘鹹,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功效。對於牛黃八寶丹所治的熱病神昏、驚癇抽搐等症,珍珠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鎮靜安神,起到輔助作用。
  2. 平肝潛陽,熄風止痙:珍珠具有平肝潛陽、熄風止痙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控制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頭痛、抽搐等症狀。對於牛黃八寶丹所治的肝風內動引起的眩暈、痙攣等症,珍珠可以起到平肝熄風的作用,進一步加強療效。

牛黃八寶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鎮靜安神,廣泛應用於治療各類熱病及中風後遺症等。方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清心解熱、鎮靜安神的作用。硃砂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重鎮之藥",其甘寒的特性有助於潤心安神,並且能夠有效降低心火,進一步緩解焦慮和躁動的症狀。

此外,硃砂對於治療由於熱盛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有特別的效果。在牛黃八寶丹中,硃砂不僅增強了方劑的安神效果,還補充了其他成分的協同作用,從而提升整個方劑的療效。因此,硃砂作為方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符合中醫的理論體系,也為臨牀治療提供了重要支持。

牛黃八寶丹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之效。牛黃八寶丹方中多含有清熱解毒藥材,如牛黃、珍珠、硃砂等,而黃連的加入能加強藥方的清熱解毒功效,用於治療熱毒內蘊、神昏譫語、高熱驚厥等症。
  2. 瀉火解毒:黃連能瀉心火、肝火、胃火,對於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牛黃八寶丹本身也具有瀉火解毒功效,黃連的加入能更有效地達到瀉火解毒的目的,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牛黃八寶丹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古人認為犀角能清解熱毒,特別適用於熱毒熾盛、神昏譫妄、高熱煩躁等症狀。
  2. 鎮驚安神: 犀角亦有鎮驚安神之功,能平息躁動不安、神志恍惚等症狀。古人認為犀角能清心火、安神魂,有助於改善失眠、驚恐、癲癇等病症。

然而,由於犀牛瀕危,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入藥,應以其他藥材代替,例如水牛角等。

牛黃八寶丹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出於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以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狀。

羚羊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平肝熄風之效。其清熱解毒之功,可緩解熱病所致的神昏、煩躁不安、驚厥等症狀;鎮驚開竅之功,可有效地改善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平肝熄風之功,可抑制肝陽上亢,緩解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

因此,羚羊角在牛黃八寶丹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效,更有效地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病症。

牛黃八寶丹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 解毒辟邪: 雄黃性溫,味辛,歸肝、心經,具有解毒、殺蟲、辟邪之功效。古代醫家認為,此丹用於治療熱毒、瘟疫、蛇蟲咬傷等病症,雄黃可以起到解毒辟邪的作用,以助藥力。

二、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物如牛黃、珍珠、硃砂等,性寒涼,雄黃的溫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使藥物更加平和,更好地發揮功效。

牛黃八寶丹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肺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其清熱解毒作用主要體現在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病症,而涼血止血作用則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等出血症狀。

因此,在牛黃八寶丹中加入青黛,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進一步達到治療熱毒內盛、血瘀發熱等病症的效果。

牛黃八寶丹中包含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牛黃八寶丹用於治療熱病痰熱壅肺、咳嗽氣喘等症,川貝母的清熱化痰作用有助於疏散肺熱,化解痰液,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2. 潤肺止咳: 川貝母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牛黃八寶丹也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川貝母的加入可增強藥方潤肺止咳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牛黃八寶丹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與方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清熱解毒,消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2.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可與方中牛黃、珍珠等藥材共同作用,增強藥效,達到開竅醒神、清熱定驚的功效,適用於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

總而言之,冰片的加入不僅增強了牛黃八寶丹的清熱解毒功效,更使其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使其更全面地治療各種熱病,達到良好的療效。

牛黃八寶丹中加入琥珀,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清熱解毒,熄風定驚: 琥珀性味甘平,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熄風定驚的功效。其可以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並能有效緩解熱病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狀。

二、化瘀止痛,安神定志: 琥珀還具有化瘀止痛、安神定志的功效。其可以與方中牛黃、珍珠等藥物協同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炎症,改善疼痛,並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有效緩解頭痛、失眠等症狀。

牛黃八寶丹中包含羌活,主要因其具有疏風散寒、勝濕止痛的功效。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能通達經絡,驅散寒邪,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狀,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此外,羌活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某些因寒凝血瘀導致的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在牛黃八寶丹的組成中加入羌活,可以增強其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

牛黃八寶丹中加入玄參,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可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牛黃八寶丹主治熱毒壅盛,神昏譫語,口渴煩躁,咽喉腫痛,以及疔瘡腫毒等症。玄參的加入,可以幫助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使之更有效地治療熱毒所致的各種病症。

牛黃八寶丹中的乳香,其加入乃因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脾經,可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在方中,乳香與其他藥材如牛黃、珍珠、硃砂等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痛等病症的效果。因此,乳香作為牛黃八寶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整體療效發揮著重要作用。

牛黃八寶丹中加入沒藥,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沒藥性味苦辛,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牛黃八寶丹主要針對熱毒熾盛、神昏譫語、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病症,而沒藥能輔助牛黃清熱解毒,並消散局部炎症,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止血生肌:沒藥還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牛黃八寶丹亦常用於外傷瘀血、腫痛等症,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同時也能止血生肌,有助於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牛黃八寶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清代《痘疹活幼至寶》,針對嬰兒痘疹、痧症及惡瘡毒瘍而設,主治範圍涵蓋:

  1. 痘疹前後諸證:無論未發痘(預防)或已發痘(治療)均可用,尤擅化解痘毒內蘊所致的高熱、斑疹。
  2. 痧症危候:如痧毒壅盛引起的發斑、神志狂亂、皮膚赤紫,屬熱毒燔灼營血之象。
  3. 惡瘡毒瘍:痧痘後續發的化膿性瘡瘍,或無明顯誘因的深部瘡毒,具清熱拔毒之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核心配伍思路
全方以「清熱解毒、涼血透斑」為主軸,結合「化痰散結、活血消癰」之法,分層次化解熱毒、血瘀、痰凝三類病理產物。

  1. 峻瀉熱毒

    • 牛黃、犀角、羚羊角:直折心肝熾熱,牛黃清心開竅,犀角涼血解毒,羚羊角平息肝風,防止熱極生風。
    • 川連、青黛、玄參:川連瀉心胃實火,青黛清肝膽鬱火,玄參滋陰降火,共除氣分、血分熱毒。
  2. 化瘀透毒

    • 雄黃、珍珠、劈砂(朱砂):雄黃破血解毒,珍珠鎮驚斂瘡,朱砂安神定驚,針對熱毒擾神與血瘀成斑。
    • 乳香、沒藥、琥珀:乳沒活血止痛,琥珀散瘀安神,疏通經絡壅滯,助毒邪外透。
  3. 痰毒並治

    • 川貝母、冰片:川貝化痰散結,冰片開竅散火,化解熱毒煉液成痰之病機。

二、煎膏賦形之妙
金銀花、甘菊、紫花地丁為「瘡家聖藥」,輔甘草解毒、胡桃肉潤燥,熬膏後兼具:

  • 載藥上行:借甘菊輕清之性,引藥力達表。
  • 緩和藥性:蜂蜜與甘草調和諸藥峻烈之弊,適於嬰兒稚陰稚陽之體。

三、治療原理總析
此方體現「先清後透」策略:

  1. 清解:以牛黃、犀角等直接抑制熱毒熾盛。
  2. 透散:透過活血(乳沒)、化痰(貝母)、解表(羌活)等多途徑,使毒邪從血分→氣分→肌表層層外透。
  3. 固護:玄參、蜂蜜防苦寒傷陰,胡桃肉潤下防熱毒燔灼腸腑。

適用病機關鍵:熱毒深伏血分,兼夾痰瘀,外發為斑疹瘡癰者。

傳統服藥法


牛黃2分,珍珠4分,劈砂5錢(水飛),川黃連3錢(土炒),犀角3錢,羚羊角3錢,雄黃(透明者)5錢,青黛(水澄)3錢,川貝母(炒,淨)3錢,冰片2分,琥珀2錢,羌活3錢(炒),玄參5錢(瓦上焙,或曬燥),乳香3錢,沒藥3錢(共出汗盡)。
上為細末;外將揀淨金銀花2兩、甘菊1兩、甘草5錢、胡桃肉2兩(擊碎),紫花地丁(連根帶葉,理淨勿雜青苔,銼斷)2兩,長流水五碗,砂鍋內慢火煎至及半取汁,將渣絞乾,以綿濾清,桑柴火熬膏,入煉熟老蜜盞許,再熬至粘筋,將前末為丸,每丸3分。
一歲左右者,日服1丸;三歲左右者,日服2丸,蜜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癲狂狂躁皮膚瘀血斑疹

相同名稱方劑


牛黃八寶丹,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西黃1錢,琥珀1錢,辰砂1錢,梅冰1錢,雄精1錢,羚角片3錢,明乳香3錢,犀角片錢半。 主治:開竅透毒。主治:痧症竅閉者。

牛黃八寶丹, 出處:《救偏瑣言·備用良方》。 組成:牛黃2分,珍珠4分,劈砂5錢(水飛),川黃連3錢(土炒),犀角3錢,羚羊角3錢,雄黃(透明者)5錢,青黛(水澄)3錢,川貝母(炒,淨)3錢,冰片2分,琥珀2錢,羌活3錢(炒),玄參5錢(瓦上焙,或曬燥),乳香3錢,沒藥3錢(共出汗盡)。 主治:不拘已痘末痘,嬰兒諸般惡瘡惡毒。痧症發斑發狂,渾身赤紫,痧後惡瘡毒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