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戊己湯

知柏戊己湯

ZHI BAI WU J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腎經 16%
胃經 16%
脾經 16%
膀胱經 8%
大腸經 8%
心經 8%
肝經 8%
肺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知柏戊己湯中包含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知母性寒,味苦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方中因熱盛傷陰,出現口渴、便祕等症,知母可清熱瀉火,降解體內熱邪,緩解症狀。
  2. 滋陰生津: 知母能滋陰生津,緩解因熱傷陰導致的津液不足。方中患者多伴有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知母能補充津液,潤滑腸道,改善便祕。

綜上,知母在知柏戊己湯中,不僅能清熱瀉火,更能滋陰生津,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物。

知柏戊己湯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性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能抑制濕熱蘊結於下焦,而知柏戊己湯主治濕熱下注,引起的小便不利、淋瀝澀痛等症狀。
  2. 抑菌抗炎: 黃柏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抑制腸道菌羣失衡,減少炎症反應,進一步減輕濕熱下注導致的炎症反應,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黃柏在知柏戊己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燥濕、抑菌抗炎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泌尿系統疾病。

知柏戊己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為了調和藥性,平衡藥效。

首先,知柏戊己湯以知母、黃柏清熱瀉火為主,性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入脾胃經,可以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寒涼之性,保護脾胃,避免出現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其次,甘草味甘,能調和藥味,使藥物更容易入口,病人更容易服用。此外,甘草還有解毒的功效,可以減輕其他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知柏戊己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熱毒傷陰: 知柏戊己湯主治熱毒熾盛,灼傷津液的病症。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能緩解熱毒所致的陰虛內熱,並滋養因熱傷而耗損的津液,避免病情加重。
  2. 抑制燥熱傷津: 方中知母、黃柏清熱瀉火,但亦易傷陰。白芍酸甘微寒,可中和知母、黃柏的燥熱之性,避免其過度傷津,並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平和。

總之,白芍在知柏戊己湯中發揮著緩解熱毒傷陰、抑制燥熱傷津的作用,協調方中藥物,使藥效更趨於平衡。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知柏戊己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脾陰不足,火衝眩暈」,其症狀表現為:

  1. 暴發倒仆,昏不知人:因脾陰虧虛,陰不制陽,虛火上衝頭目,導致突然眩暈昏厥。
  2. 遺尿不覺:脾主升清,脾陰不足則氣機下陷,統攝無力,故見遺尿;虛火擾動下焦亦可加重此症。
  3. 汗出而醒,如平人:虛火耗氣,汗出後氣隨汗泄,火勢暫斂,故症狀緩解。
  4. 右關細數:右關脈候脾胃,細為陰虛,數為有熱,反映脾陰不足兼虛火內擾之象。

此證病機為「脾陰虛兼虛火上衝」,核心在於脾陰不足,無法濡養中焦,導致虛火浮越,上擾清竅,下迫膀胱,故以養脾陰、清虛火為治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戊己」命名,戊土屬胃,己土屬脾,暗含調理脾胃之意。其組方邏輯如下:

  1. 知母

    • 性味苦寒,歸肺、胃、腎經,功能滋陰降火。
    • 針對脾陰不足所生之虛火,清熱同時潤燥,防止火熱耗傷陰液。
  2. 黃柏

    • 性味苦寒,歸腎、膀胱經,善清下焦虛熱。
    • 與知母配伍(如「知柏地黃丸」思路),增強滋陰降火之力,尤其對虛火衝逆之眩暈、遺尿有效。
  3. 白芍藥

    • 性味酸寒,歸肝、脾經,功能養血斂陰、柔肝緩急。
    • 一則補脾陰,滋養中焦;二則斂肝防其乘脾(土虛木亢),協助平息虛火。
  4. 甘草

    • 甘平入脾,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 與芍藥相配(如「芍藥甘草湯」),緩急止痙,助脾氣復升,改善昏厥遺尿。

全方配伍特點

  • 滋陰清火為主:知母、黃柏直折虛火,白芍養陰,共奏「清補並行」之效。
  • 脾胃同調:白芍、甘草柔肝實脾,防肝火犯胃,契合「戊己」調和脾胃之旨。
  • 標本兼顧:治本在補脾陰,治標在清火斂陽,適用於陰虛火動之急症(如暴仆)與緩症(如反覆眩暈)。

此方結構簡潔,邏輯明確,體現了中醫「瀉南補北」(清火滋陰)、「扶土抑木」(調脾斂肝)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知母、黃柏、甘草、白芍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本方有滑腸作用,脾虛泄瀉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尿失禁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暈眩夜間頻尿多尿夜間遺尿

相同名稱方劑


知柏戊己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知母、黃柏、甘草、白芍藥。 主治:脾陰不足,火衝眩暈,暴發倒僕,昏不知人,甚則遺尿不覺,少傾汗出而醒,仍如平人,右關細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