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調中益氣湯

JIA JIAN DIAO ZHONG YI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20%
肺經 17%
肝經 12%
心經 7%
膽經 7%
大腸經 7%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人參,是基於其 補氣 之功效。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此方劑多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等症狀。人參能 補益中氣,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改善氣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疲乏、食慾不振、心悸氣短等。同時,人參亦可 益氣生津,緩解因氣虛所致的口渴、津液不足等症狀。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汗的功效。此湯方旨在調中益氣,白朮可補益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從而達到益氣的目的。
  2. 固表止汗: 白朮能固表止汗,對於氣虛導致的汗出不止、易感冒等症狀有改善作用。此湯方可能兼顧氣虛表虛的症狀,白朮的加入有助於提升機體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其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濕,避免水濕停滯,導致脾虛氣弱。而健脾寧心的功效則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有助於益氣補虛。

因此,在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茯苓,可以有效地改善脾虛水濕停滯的情況,同時也增強了益氣補虛的效果,使方劑的療效更加顯著。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加入陳皮,有助於調和脾胃,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狀,進一步提高益氣補虛的效果。

二、 降逆止嘔: 陳皮可降氣止嘔,對於脾胃氣逆、嘔吐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方中加入陳皮,可避免益氣藥物補益過度而導致氣機上逆,反而加重嘔吐等不適。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檳榔,主要是為了消食導滯。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消積導滯、降逆止嘔、殺蟲等功效。

方中加入檳榔,針對的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停滯,導致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檳榔能促進消化,排除積滯,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進而達到益氣健脾的目的。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山楂,主要是利用其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經。其酸性入脾,能健脾消食,化解積滯,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同時,山楂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胸悶氣短等症狀。

因此,在「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山楂,可以起到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作用,進一步增強益氣補虛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滯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青皮,可以幫助疏通氣機,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從而達到調中益氣的目的。

2. 健脾消積: 青皮還能健脾消積,促進脾胃運化功能。方劑中加入青皮,可以幫助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從而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達到益氣的目的。

總而言之,青皮的加入,不僅能改善氣血運行,還能促進脾胃功能,從而起到調中益氣的作用。

「加減調中益氣湯」方劑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方中若有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胸悶、脅痛、胃口不佳等症狀,柴胡可解鬱理氣,使氣機疏通,達到調中益氣的效果。
  2. 和解少陽:柴胡為少陽之主藥,具有調和少陽之氣的作用。方中若有少陽不和,導致寒熱往來、口苦咽乾、胸脅脹痛等症狀,柴胡可調節少陽,使寒熱平衡,達到調和氣血、益氣和中的目的。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加入蒼朮,主要有兩大原因:

  1. 健脾燥濕:蒼朮性溫燥,具有健脾燥濕之效。調中益氣湯常用於脾虛濕困之證,而蒼朮能祛除脾胃濕氣,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使藥效更顯著。
  2. 升清降濁:蒼朮兼具升清降濁之功,能升舉脾胃清氣,並能下降胃中濁氣。調中益氣湯注重升清降濁,以恢復脾胃功能,而蒼朮則可輔助此功效,使中氣得升,脾胃和諧。

加減調中益氣湯方中加入黃芩,主要考慮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的功效。方中若有熱證,如心煩口渴、舌苔黃膩等,則需黃芩清熱瀉火,以達到平衡。
  2. 調和脾胃: 黃芩入脾經,能燥濕健脾,有助於調和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黃芩的加入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幫助益氣健脾。

「加減調中益氣湯」方中加入「升麻」,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升陽舉陷: 升麻性味辛涼,入肺、脾經,具有升陽舉陷、解表散熱之效。方中以益氣養血為主,但若患者氣虛下陷,症見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氣短懶言、脈虛弱等,則需配合升麻以升舉中氣,避免氣虛陷下加重病情。
  2. 疏散風邪: 若患者伴有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等,升麻亦可疏散風邪,配合其他解表藥物,達到解表散寒、益氣養血的雙重功效。

加減調中益氣湯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此方旨在調中益氣,但若患者脾胃虛弱,氣機升降失常,則容易出現嘔吐、泛酸等症狀。半夏加入方中,可降逆止嘔,幫助脾胃恢復正常運化。
  2. 燥濕化痰:半夏亦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脾胃虛弱,容易導致濕邪內停,進而產生痰濕。半夏加入方中,可燥濕化痰,促進脾胃運化,改善痰濕阻滯之症。

總而言之,半夏的加入,有助於緩解患者因脾胃虛弱而產生的嘔吐、泛酸、痰濕等症狀,進一步提升調中益氣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調中益氣湯 」

本藥方主治瘧疾經過治療後症狀仍未消失,身體疲倦,脈搏虛弱,或者脈搏虛弱而有力。

白朮

白朮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檳榔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

柴胡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 散風熱、發汗解表
  • 止咳化痰
  • 平肝息風
  • 補陽
  • 清熱瀉火
  • 疏肝解鬱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青皮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山楂

山楂中藥功效齊全,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

升麻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加減調中益氣湯 總整理

中藥方劑「 加減調中益氣湯 」,主要成分是:人參,白朮,茯苓,陳皮,檳榔,山楂,青皮,柴胡,蒼朮,黃芩,升麻,半夏。方劑中的藥物成分均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健脾胃、化痰止咳、活血化瘀等功效,可以起到緩解瘧疾症狀、增強體質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方劑的配伍和劑量應遵醫囑,切勿自行服用。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白茯苓、陳皮、檳榔、山楂、青皮、柴胡、蒼朮、黃芩、升麻、半夏。
久瘧在陰分者,加芎、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益氣健脾、和胃止嘔的功效,適合於瘧疾經消導後仍不止,體倦脈弱,或脈虛大者。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瘧疾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調中益氣湯, 出處:《證治寶鑑》卷十一。 組成:補中益氣湯去白朮,加藁本、蒼朮、川芎、蔓荊、細辛、黃柏。 主治:瘦人頭痛,血氣兩虛,左右俱痛者。

加減調中益氣湯, 出處:《醫部全錄》卷二九○。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陳皮、檳榔、山楂、青皮、柴胡、蒼朮、黃芩、升麻、半夏。 主治:瘧疾經消導後仍不止,體倦脈弱,或脈虛大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