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麻黃湯

FU LING M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心經 19%
脾經 13%
肝經 9%
腎經 8%
胃經 6%
大腸經 5%
膽經 5%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0%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麻黃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痰的功效。麻黃性溫,發汗散寒,但容易耗傷津液,而茯苓可以補充津液,避免麻黃燥烈傷津。
  2. 緩解麻黃辛燥之弊:麻黃辛溫,發汗力強,容易傷津耗氣,而茯苓甘淡,能補脾益氣,緩解麻黃辛燥之弊,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猛烈,對身體造成損害。

因此,茯苓在茯苓麻黃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既能協同麻黃發汗散寒,又能緩解麻黃的燥烈之性,使藥物功效更加全面和安全。

茯苓麻黃湯中包含麻黃,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宣肺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之功效,可疏散風寒,宣通肺氣,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等。

二、 利水消腫: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二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麻黃宣肺解表,茯苓利水消腫,二者合用,可發揮協同作用,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兼有水腫的患者,例如風寒感冒導致的咳嗽、氣喘、痰多,伴隨肢體浮腫等症狀。

茯苓麻黃湯為一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水腫、喘咳等症狀。根據古籍記載,其基本組成包括了麻黃、茯苓等藥材,而黃耆作為一味補氣要藥,亦被加入此方之中。黃耆味甘性微溫,歸肺經、脾經,具有良好的補氣固表、利水消腫之效。在茯苓麻黃湯中,黃耆可以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對外邪的抵抗力;同時配合茯苓的利水作用,能更好地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消除因水濕停留導致的浮腫。此外,黃耆還能緩解麻黃可能引起的過度發汗或氣虛現象,使整體方劑更加平和穩定,適宜長時間服用。總體而言,黃耆在此方中的應用,不僅強化了治療效果,還兼顧了患者體質的調理與保護,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

茯苓麻黃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水濕內停、肺氣不宣所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其組成成分包括茯苓、麻黃等藥材,而加入大青葉則是為了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大青葉味苦性寒,歸心、肺、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作用,在此方中可以針對因外感風熱或內有積熱所致的相關症狀,如喉嚨痛、發燒等進行調理。由於茯苓麻黃湯主要用于治療伴有水濕停留的情況,加入大青葉還能幫助改善因為熱毒壅盛所導致的水液代謝障礙,從而更好地促進體內水濕的排出,使整體療效更為全面。總結來說,大青葉在此方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增強清熱解毒之力,還有助於提升該方對於複合性病徵的治療效果。

茯苓麻黃湯為一方經典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水腫、喘咳等症狀。其組成成分中包含有茯苓、麻黃及肉桂等多種藥材。其中,肉桂在此方中的應用頗具特色。肉桂性熱味辛,能溫陽散寒、活血通脈,在治療因寒邪引起的疾病上效果顯著。在茯苓麻黃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是為了增強發汗解表、溫化寒飲之效,並能輔助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利尿消腫的作用。此外,肉桂還具有溫腎陽、暖腰膝的功效,對於由腎虛引起的水腫亦有助益。總體而言,肉桂在茯苓麻黃湯中的應用,不僅能提升整體療效,還能兼顧調理人體陰陽平衡,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茯苓麻黃湯中加入細辛,乃取其辛溫發散之性,與麻黃、桂枝相輔相成,以助於宣肺解表、溫散寒邪。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可散寒解表、通鼻竅,並能溫肺化飲。麻黃、桂枝宣肺解表,但若寒邪鬱結,氣機不利,則療效難以完全發揮。細辛溫散寒邪,則可助麻黃、桂枝之效,使表邪得散,氣機通暢,達到宣肺解表的效果。

茯苓麻黃湯是一張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水氣病、喘咳等症狀。在該方劑中,杏仁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其加入有著深層的臨床意義。根據中醫理論,杏仁性溫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降氣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喘咳不止、胸悶痰多的患者來說,杏仁能夠有效地幫助平順呼吸,減輕症狀。此外,杏仁與方中的其他藥材如麻黃相輔相成,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而杏仁則能防止麻黃之升散過猛導致耗傷津液,二者合用可達到散寒止咳而不燥烈的效果。總體而言,杏仁在茯苓麻黃湯中的應用,不僅強化了整體方劑對呼吸道疾病的治療作用,還兼顧了藥性的平衡與患者的體質特徵,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華。

茯苓麻黃湯的組成中包含石膏,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兼除濕熱: 茯苓麻黃湯主治外感風寒,兼有濕邪,症見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石膏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表止汗之效,可輔助麻黃、桂枝散寒解表,並能清熱利濕,消除體內濕熱,達到治表兼治裏的效果。
  2. 防止麻黃升散過度: 麻黃性溫,善於發散風寒,但其升散之力較強,若不加制,容易耗傷津液,甚至出現口乾舌燥,鼻衄等症。石膏可與麻黃相配,起到收斂固澀,防止麻黃升散過度,避免損傷津液的作用。

茯苓麻黃湯是一張傳統的中醫處方,用於治療因寒濕困脾、肺氣不宣所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該方主要由麻黃、茯苓兩味藥材為主,其中加入丹參,是因為丹參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在本方中,丹參的作用不僅能夠改善因寒濕所致的血液循環不良,還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寒濕阻滯往往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而丹參能促進血液流動,使氣血得以順利流通,有助於寒濕的排出。此外,丹參還能調節免疫功能,增強身體對外邪的抵抗力。因此,在茯苓麻黃湯中加入丹參,既可增強治療效果,又能兼顧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態,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總體而言,丹參在茯苓麻黃湯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治療學中「祛邪扶正」的基本原則。

茯苓麻黃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水飲內停、肺氣不宣所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其組成包括了麻黃、茯苓等多種草藥,其中加入了五味子這一成分。五味子味酸、甘、苦、辛、鹹,故名「五味」,性溫,歸肺、心、腎經。在本方中加入五味子的目的,在於其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滋腎寧心的功效。

對於因外感風寒或內傷水飲而致的肺氣上逆、咳喘不止,五味子能夠收斂肺氣,防止津液過度流失,同時又能滋養腎氣,使下元得以固攝,從而有助於改善因肺腎兩虛所致的久咳不已。此外,五味子還能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對外界病邪的抵抗力。因此,在茯苓麻黃湯中加入五味子,不僅能夠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咳平喘的作用,還能兼顧固本培元,提升整體療效。

茯苓麻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麻黃性溫燥,易傷津耗氣,茯苓性平,利水滲濕,但亦有耗氣之弊。甘草性甘平,味甘能緩和麻黃之燥性,味平則能補益脾氣,以緩解茯苓之耗氣之弊,使藥性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麻黃、茯苓相配,可增強其利水消腫之效。甘草能調和藥性,使其更易於滲透到病竈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故茯苓麻黃湯中加入甘草,不僅有助於調和藥性,更能增強藥效,使治療更加安全有效。

茯苓麻黃湯是一張傳統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寒濕或水飲所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此方中的主要藥物為麻黃與茯苓,分別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滲濕的功效。在該方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取其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作用。川貝母性微寒,味甘苦,歸肺經,能有效清除肺熱,化解稠痰,對於因寒邪束肺而導致的咳嗽不止有良好的療效。此外,川貝母還能滋潤肺臟,緩解乾燥引起的喉嚨不適及聲音嘶啞。因此,在茯苓麻黃湯中加入川貝母,不僅可以增強整體方劑化痰止咳的效果,還能夠兼顧調理肺臟,使之更加全面地對症下藥,提高治療效果。

茯苓麻黃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是為了「理氣燥濕」,其原因如下:

  1. 理氣: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能理氣解鬱,化痰止咳。麻黃性溫,發散風寒,但易傷津液,橘皮可助其宣散肺氣,避免傷津。
  2. 燥濕:茯苓利水滲濕,麻黃宣肺散寒,但濕邪重則難以發散。橘皮入脾經,能燥濕化痰,與茯苓、麻黃配合,使濕邪得以降解,提高藥效。

因此,橘皮在茯苓麻黃湯中起到重要的輔佐作用,既可緩解麻黃的燥烈之性,又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外感風寒、濕阻肺氣的疾病。

茯苓麻黃湯為一方常用於治療水氣病、胸脹咳嗽等症狀的中藥方劑。根據傳統中醫理論,此方主要由茯苓、麻黃兩味藥材為主體構成,用以發汗解表、利水消腫。至於加入川芎這一藥材,則是基於其活血行氣的功效。川芎味辛性溫,歸肝經,有「血中之氣藥」之美譽,能活血袪風、止痛調經。

在茯苓麻黃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增強藥物對水濕滯留所導致的氣血不暢問題的處理能力。一方面,川芎能幫助改善因水濕停滯而引起的氣滯血瘀,促進血液循環;另一方面,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作用,共同達到祛風除濕、宣肺平喘的效果。因此,川芎在該方中的應用,既可調理患者體內的氣血運行,又能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對整體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茯苓麻黃湯為一方常用於治療水氣病或痰飲病的方劑。其主要成分包括茯苓、麻黃等,而加入了枳實,主要是取其破氣消積、行氣化痰之效。在本方中,麻黃能發汗解表、利水消腫;茯苓則能健脾利濕、安神。兩者相配,用於治療因寒濕阻滯所導致的喘咳、浮腫等症狀。

加入枳實的目的,在於增強方劑行氣導滯的能力。因為在水氣病或痰飲病的病機中,往往伴隨著氣滯不暢的情況,單純使用利水藥物可能效果有限。此時,利用枳實的破氣作用,可以幫助打通氣機,使水濕得以順利排出體外。此外,枳實還具有調和脾胃的作用,對於改善患者消化功能也有一定好處。總體來說,茯苓麻黃湯中加入枳實,使得該方劑在治療水濕病症時更加全面,既可利水消腫,又能行氣化痰,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茯苓麻黃湯」與其功效介紹

中藥方劑「茯苓麻黃湯」的主要成分包括:茯苓、麻黃、黃耆、大青葉、肉桂、細辛、杏仁、石膏、丹參、五味子、甘草、川貝母、橘皮、川芎、枳實。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大青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血、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風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茯苓麻黃湯具有大腸有實熱,會使人感到煩躁滿悶。

麻黃發汗解表,除去了風寒風熱,所以煩躁的情緒可以緩解。

細辛散寒開竅止咳的功效,所以滿悶的情緒可以緩解。

杏仁與大青葉治人泄瀉,杏仁潤腸通便,大青葉止腹瀉。

黃耆與茯苓止瀉,可以改善大腸有實熱的情況,腹瀉的症狀就會消失。

方劑中,黃耆、茯苓、肉桂、橘皮、甘草等補氣健脾,以補中益氣,使邪不復生。

細辛、杏仁、川貝母、五味子等潤腸通便,以瀉邪致病。

丹參、川芎活血化瘀,以改善血瘀而致的煩悶。

傳統服藥法


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麻黃(去根節)1兩半,黃耆(銼)3分,大青(銼)3分,桂(去粗皮)3分,細辛(去苗葉)1兩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1分,石膏2兩(碎),丹參半兩,五味子1兩,甘草(炙,銼)1兩,貝母1兩,陳橘皮(去白,焙乾)1兩,芎藭1兩,枳實(麩炒)3枚。
上為粗末。
帛裹3錢匕,井花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茯苓麻黃湯有發汗解表、清熱利水的功效,但是如果體質虛弱、脾胃虛寒的人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麻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 組成: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麻黃(去根節)1兩半,黃耆(銼)3分,大青(銼)3分,桂(去粗皮)3分,細辛(去苗葉)1兩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1分,石膏2兩(碎),丹參半兩,五味子1兩,甘草(炙,銼)1兩,貝母1兩,陳橘皮(去白,焙乾)1兩,芎藭1兩,枳實(麸炒)3枚。 主治:大腸實熱,令人氣憑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