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根白皮散

SANG GEN BAI P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15%
心經 15%
胃經 13%
小腸經 8%
大腸經 6%
三焦經 4%
腎經 4%
肝經 4%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小腸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桑根白皮散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原因如下:

  1. 清肺降氣: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降氣喘之功效。桑根白皮散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喘息氣促等症狀,而桑白皮正是其清熱降氣的主要藥材。
  2.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可輔助治療因肺熱導致的痰液壅滯、胸悶氣短等症狀。桑根白皮散中加入桑白皮,可增強利水消腫功效,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呼吸道阻塞。

桑根白皮散中加入白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水,化痰止咳: 白前味甘淡性寒,入肺、脾經,具有宣肺利水、化痰止咳之功效。桑根白皮散主治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白前的加入能幫助宣肺散寒,利水化痰,使咳嗽痰多之症得以緩解。
  2. 協同桑白皮,增強療效: 桑根白皮散中以桑白皮為主藥,具有清肺利咽、止咳化痰的功效。白前的加入則能協同桑白皮,增強其宣肺利水、化痰止咳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桑根白皮散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燥:桑根白皮散主治燥熱咳嗽,而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之效。它可以與桑根白皮等藥物相配合,共同起到清熱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
  2. 緩解燥熱傷陰:桑根白皮散中含有辛溫燥烈的藥物,如桑根白皮、杏仁等,長期服用容易傷陰耗津。麥門冬可以滋陰養肺,緩解燥熱傷陰的副作用,使藥物更平和、安全。

桑根白皮散中包含木通,主要源於其利水消腫的功效。

桑根白皮散主治風熱感冒,兼有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渴等症。而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通淋止痛之效。其清熱利水可輔助桑根白皮散清熱解表,並可通利水道,消解因熱邪壅滯而致的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此外,木通還能通絡止痛,對於因熱邪阻絡引起的咽喉疼痛也有緩解作用。因此,木通的加入能增強桑根白皮散的療效,使其在清熱解表的同時,更能有效地解決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伴隨症狀。

桑根白皮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瀉火解毒:桑根白皮散主治風熱上攻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大黃苦寒,具有瀉火解毒、清熱利咽之效,可輔助桑根、白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從根本上緩解咽喉腫痛。
  2. 通腑泄熱:大黃入腸經,可通便泄熱,清除腸道積熱,並可促進毒素排出,配合桑根白皮散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更有效地消除熱毒,緩解咽喉腫痛等症狀。

桑根白皮散中加入旋覆花,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止咳:旋覆花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降氣之效。桑根白皮散主治風寒咳嗽、痰多氣喘,旋覆花有助於疏散肺氣,化解痰液,緩解咳嗽症狀。
  2. 利水消腫:旋覆花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配合桑根白皮散中的桑白皮,共同作用於肺氣水腫,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腫症狀。

旋覆花加入桑根白皮散,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其宣肺止咳、利水消腫之效,進一步提升療效。

桑根白皮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桑根白皮散以桑白皮、桑根白皮為主,性寒涼,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甘草性甘溫,入脾胃經,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傷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味甘,能緩解桑白皮的苦味,提高患者服藥的順應性。甘草亦有補脾益氣之效,可增強桑白皮利水消腫的效果,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桑根白皮散中包含芒硝,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桑根白皮散主治風熱感冒,而芒硝性寒,能清熱瀉火,可有效緩解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
  2. 利咽開音:芒硝具有利咽開音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與桑根、白皮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奏清熱解毒、利咽開音之效。

主治功效


桑根白皮散

桑根白皮散是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傷寒, 肺熱咳嗽, 涕唾稠粘, 背拘急, 口乾頭痛, 大小便祕澀等症狀。

組成

桑根白皮散由以下中藥組成:

  • 桑白皮:味辛、苦,性寒。歸肺、腎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等功效。
  • 白前:味甘、溫。歸肺、脾經。具有溫中化痰、止咳化痰、降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功效。
  • 木通:味甘、性寒。歸腎經。具有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等功效。
  • 大黃:味苦、性寒。歸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
  • 旋覆花:味辛、溫。歸肺、肝、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等功效。
  •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芒硝:味苦、鹹,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等功效。

主治

桑根白皮散主治以下症狀:

  • 傷寒:感冒或流感。
  • 肺熱咳嗽:由肺熱引起的咳嗽。
  • 涕唾稠粘:鼻涕和唾液粘稠且厚重。
  • 背拘急:背部僵硬和疼痛。
  • 口乾頭痛:口乾和頭痛。
  • 大小便祕澀:大便和小便乾燥和困難。

用法用量

桑根白皮散的用法用量如下:

  •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 煎服:將桑根白皮散放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分次服用。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
  • 服用桑根白皮散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 若服藥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桑根白皮散是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傷寒, 肺熱咳嗽, 涕唾稠粘, 背拘急, 口乾頭痛, 大小便祕澀等症狀。桑根白皮散的主要成分包括桑白皮、白前、麥門冬、木通、大黃、旋覆花、甘草和芒硝。桑根白皮散的用法用量為口服或煎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桑根白皮散的注意事項包括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服用桑根白皮散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若服藥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桑根白皮半兩(銼),海蛤1分,漢防己1分,赤茯苓1分,白朮1分,甜葶藶1分(隔紙炒令黃色),川樸1兩,豬苓1分(去黑皮)。
上為粗散。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4次,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2. 本方含有大黃,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3. 本方含有芒硝,有瀉下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頭痛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腳氣病大便秘結排尿困難慢性肝硬化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桑根白皮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桑根白皮1兩(銼),羚羊角屑3分,漏蘆3分,敗醬1兩,茯神1分,木通1兩(銼),芎藭3分。 主治:小兒中風,四肢筋脈拘攣。

桑根白皮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桑根白皮半兩(銼),射乾半兩,赤茯苓半兩,黃芩半兩,木通半兩(銼),澤漆半兩,澤瀉半兩,漢防己半兩。 主治:小兒水氣,遍身腫滿,喘促,小便不利。

桑根白皮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七。 組成:桑根白皮1兩(銼),升麻1兩半,甘草1兩(炙微赤,銼),木通1兩(銼),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石膏3兩,葛根3兩(銼)。 主治:肺臟積熱,皮膚乾燥,鼻痛無涕,頭痛心悶。

桑根白皮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桑根白皮半兩(銼),海蛤1分,漢防己1分,赤茯苓1分,白朮1分,甜葶藶1分(隔紙炒令黃色),川朴1兩,豬苓1分(去黑皮)。 主治:小兒水氣腫滿,上氣喘促,小便赤澀,大便稍難。

桑根白皮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三九。 組成:桑根白皮(銼)1兩半,白前1兩半,麥門冬(去心)1兩半,木通1兩,川大黃(銼碎,炒微黃)1兩,旋覆花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川朴消3分。 主治:傷寒,肺熱咳嗽,涕唾稠粘,背拘急,口乾頭痛,大小便秘澀。

桑根白皮散, 出處:《聖惠》卷六。 組成:桑根白皮1兩(銼),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赤茯苓1兩,前胡1兩(去蘆頭),大腹皮3分,白朮半兩,木香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 主治:肺臟痰毒壅滯,心胸滿悶,肩背煩疼,不欲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