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苓散

HUANG LING SAN | 更多圖表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17%
胃經 13%
肺經 8%
小腸經 8%
膀胱經 8%
肝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心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黃芩散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黃芩散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而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作用,可緩解肺熱,保護肺氣,避免藥性過於燥烈。
  2. 合緩解燥熱:黃芩散中黃芩、知母等藥性偏寒涼,容易造成脾胃虛寒,麥門冬性寒而不燥,加入後可減緩黃芩散的寒涼之性,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被吸收,提升療效。

黃連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解毒:大黃苦寒,善於瀉熱解毒,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與黃連、黃柏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功,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各種熱性疾病,如腸炎、痢疾、瘡瘍腫毒等。
  2. 通腑泄熱:大黃具有通腑泄熱之功,能促進腸蠕動,使熱毒隨大便排出體外。與黃連、黃柏等藥物配伍,可加強瀉熱解毒之效,避免熱毒壅滯於腸道,加重病情。

黃苓散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赤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腎經,具利水滲濕之效,能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腫脹、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而黃苓散主治濕熱內蘊所致的黃疸、小便不利、腹脹等症,赤茯苓能配合黃芩清熱利濕,加強利水滲濕的效果,使濕熱得以排出。
  2. 健脾和胃:赤茯苓亦能健脾和胃,增進脾胃消化功能。濕熱內蘊往往伴隨脾胃運化失常,食慾不振、腹痛等症狀。赤茯苓能配合黃芩清熱解毒,改善脾胃功能,使濕熱之邪得以消除,達到更好的療效。

黃苓散中包含木通,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清熱利濕:黃苓散以清熱利濕為主要功效,而木通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效。其能瀉火通淋,利小便,與黃苓、梔子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利濕的效果。
  2. 通絡止痛:木通亦具通絡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對於濕熱下注所致的腰膝痠痛、小便不利等症狀,木通能與黃苓、滑石等藥物協同作用,起到通絡止痛、利水消腫的效果。

黃芩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黃芩性寒,苦寒入肺、胃、膽、膀胱經,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但容易傷胃。甘草性甘,味甘入脾、肺經,可緩解黃芩的苦寒之性,減輕其對胃的刺激,使藥性更為平和,利於服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可調和藥性,使黃芩的清熱解毒之效更為顯著。甘草又能補脾益氣,與黃芩配合,能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苓散」

中藥方劑「黃苓散」,主要成分包括麥門冬、大黃、赤茯苓、木通和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黃苓散的主要功效是治療癰疽和大小便不通。

癰疽是指膿瘡,是皮膚或皮下組織感染化膿引起的疾病。黃苓散中的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治療癰疽。木通具有清熱利尿、消腫止痛的作用,也可以幫助治療癰疽。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血的作用,可以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促進癰疽的癒合。

大小便不通是指排尿和排便困難或不通。黃苓散中的大黃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可以幫助治療大小便不通。木通具有清熱利尿的作用,也可以幫助治療大小便不通。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血的作用,可以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促進大小便不通的癒合。

總之,中藥方劑「黃苓散」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清熱利尿、消腫止痛、瀉下通便、補氣益血等功效,可以治療癰疽、大小便不通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麥門冬(去心)半兩,大黃半兩,赤茯苓(去皮)半兩,木通(去皮)半兩,甘草半兩(炙)燈心1捻。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大盞,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黃苓散具有瀉下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黃苓散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尿道炎前列腺增生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黃苓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麥門冬(去心)半兩,大黃半兩,赤茯苓(去皮)半兩,木通(去皮)半兩,甘草半兩(炙)燈心1撚。 主治:癰疽,大小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